春风彻底挣脱了冬日的桎梏,变得和煦而富有生机。它吹绿了山野,吹皱了河水,也吹鼓了小河村家家户户田地里希望的嫩芽。
李二狗家的地头,已然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那片经过精心翻整、施肥的薄地里,粟米和豆子的幼苗已经破土而出,排成整齐的行列,虽然纤细,却绿得精神,在阳光下舒展着叶片。旁边特意开辟出的一小畦“实验田”里,胡瓜和葵菜的种子也顶开了土皮,探出了娇弱却充满生命力的子叶,看得李二狗心花怒放,每天都要蹲在旁边看好久,像呵护宝贝一样小心间苗、浇水。
河滩边的苜蓿地更是长势惊人。越冬的老根焕发出磅礴的生机,新生的枝条密密麻麻地挤在一起,高度几乎没过膝盖,远远望去,像一片起伏的绿色海洋,紫色的花苞已经开始星星点点地绽放,空气中弥漫着特有的清香。这不仅意味着未来大量的优质饲料,更意味着土地的肥力正在被他一点点改良。
养殖场也热闹非凡。新孵化出的一批小鸡小鸭绒毛未褪,叽叽喳喳地追着母鸡母鸭跑,院子里充满了生机勃勃的鸣叫。兔舍经过扩建,规模更大,几十只兔子在里面啃食着鲜嫩的苜蓿,长得膘肥体壮,尤其是那些刚断奶的小兔,毛茸茸的格外可爱。小毛驴也享受着春天丰美的青草,皮毛油光水滑,显得越发健壮。
窝棚虽然依旧破旧,但屋檐下挂满了成串的干鱼、风干的野菜、以及各种待用的工具,显得充实而富有生活气息。
李二狗的生活节奏再次变得飞快,但却井然有序。清晨起来先喂牲口,然后去地里查看庄稼,除草捉虫。上午利用驴拉磨磨制当天需要的面粉和豆粉,下午则和赵四一起制作点心、果酱(改用新采的野菜和花朵试验新口味)或者处理农副产品。晚上则雷打不动地教小丫识字算数。
赵四已经成了他不可或缺的得力助手,不仅干活卖力,而且对养殖和农活上手极快,甚至能独立处理很多日常事务。小丫的进步更是神速,已经能磕磕绊绊地读下《千字文》,简单的账目也算得清清楚楚,偶尔还能帮李二狗记录些东西。
生意方面,李二狗采取了更加稳健的策略。点心铺子不再追求量大,而是主打“精致”和“特色”。除了传统的豆沙包、小米糕,他不断推出应季的新品,比如加入了嫩苜蓿汁的绿色馒头、用野花蜜调制的花糕,甚至尝试了咸口的野菜饼子。虽然产量不高,但因为独特、味道好,反而在码头和镇上吸引了一批固定的顾客,口碑渐渐传开。
他谨记之前的教训,不再过于扎眼,销售点分散,且与赵四轮流去,尽量低调。或许是刘记真的暂时无暇他顾,或许是李二狗的“上进”和与县学那丝微弱的关系起了一点作用,又或许是这点生意实在入不了对方法眼,总之,镇上再没出现过明显的刁难。
一切似乎都在朝着最好的方向发展。李二狗甚至开始盘算,等这一茬粟米和豆子收了,加上卖兔子、鸡蛋和点心的收入,或许今年秋天真的能攒够钱,把盖新房子的事提上日程!他连新房的选址和样式都在心里琢磨了好几个来回。
然而,就在这看似一片大好的形势之下,一丝不易察觉的微澜,正在暗处悄然涌动。
这天下午,赵四从镇上卖完点心回来,脸色不像往常那样轻松,眉头微微皱着。
“二狗兄弟,”他放下空筐,凑到正在给兔舍加水的李二狗身边,压低声音道,“我今儿个在镇上,好像又看见上回刘记那个伙计了。”
李二狗心里咯噔一下,手上动作没停:“哦?在哪看见的?他做什么了?”
“就在码头那边,也没干啥,就蹲在角落里跟人闲扯,眼睛好像往我这边瞟了几眼。”赵四挠挠头,“我也说不准是不是看错了,或者他就是路过……但心里总觉得有点不踏实。”
李二狗沉默了一下,问道:“咱们的点心,今天卖得怎么样?有人打听什么吗?”
“卖得挺好,老主顾都买完了。倒没人特意打听……”赵四想了想,“就是……好像有生面孔也买了点,尝了尝,也没说啥就走了。”
“嗯。”李二狗点点头,心里那根放松了没多久的弦又悄悄绷紧了。他宁愿是自己和赵四神经过敏,但在这个节骨眼上,任何风吹草动都不能掉以轻心。
“以后再去,多留个心眼。”李二狗叮嘱道,“看看还有没有生面孔盯着,听听别人都聊些啥。卖完了赶紧回来,别在镇上多逗留。”
“欸,我晓得。”赵四郑重地点头。
这件事像一小片乌云,飘进了李二狗晴朗的心空,虽然暂时没有影响什么,却投下了一抹阴影。他知道,刘记那样的地头蛇,绝不会轻易忘记一个曾经碍眼的存在。现在的平静,或许只是暴风雨前的间歇。
他更加警惕起来,但并没有慌乱。相反,这丝潜在的威胁反而激发了他更强的斗志。
他加快了手里的动作。兔子长得快,可以考虑提前出售一批,回笼资金。鸡蛋也不再一味攒着孵小鸡,增加出售比例。点心的花样更新更快,甚至开始尝试制作更耐储存、方便运输的干粮饼,以备不时之需。
他还特意抽空去拜访了村正王老栓和几户关系稍近的村民,送了点新做的点心,闲聊中也不经意地问起镇上刘记的近况,虽然没得到什么确切消息,但至少维持了良好的关系。
他甚至开始教赵四和小丫一些简单的应对突发情况的法子,比如万一有人来找麻烦该怎么应对,重要的东西要藏在哪等等。
日子依旧忙碌而充实,地里的庄稼一天一个样,牲口活蹦乱跳,生意平稳运行。但李二狗的内心深处,却始终保持着一份清醒和警惕。
他像一只辛勤的土拨鼠,一边努力地囤积过冬的粮食,构筑温暖的巢穴,一边时刻竖着耳朵,警惕着可能来自洞外的危险。
欣欣向荣的景象之下,暗流并未消失,只是潜藏得更深。李二狗知道,他必须变得更强,更坚韧,才能在任何可能到来的风浪中,保护好这来之不易的一切。
春天的阳光温暖而明媚,但李二狗已然做好了迎接风雨的准备。他的目光,变得更加沉稳和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