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边刚刚泛起鱼肚白,李二狗就习惯性地醒了。他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打算呼吸一口清晨新鲜的空气,却猛地吸进一口带着浓重湿气的凉风。
抬头望去,只见天色阴沉得厉害,灰黑色的云层低低地压着,远处山峦间甚至能看到明显的雨幕正在缓缓推进。
“要下雨了!”李二狗心里咯噔一下,暗叫不好!而且是秋雨!一旦下起来,可能连绵好几天!
他立刻看向那片已经长到齐腰深、大部分花朵已经凋谢结籽、正是收割晾晒最佳时机的苜蓿地!这要是被秋雨泡了,不仅没法晒干,很可能直接烂在地里或者发霉!这是他整个冬天养殖业的口粮保障!
“赵四!小丫!快起来!”李二狗转身冲回窝棚,声音急促,“要下雨了!赶紧抢收苜蓿!”
赵四一个骨碌从草堆里爬起来,小丫也揉着眼睛惊慌地坐起。
三人也顾不上吃早饭,抄起镰刀、草绳、扁担就冲向了苜蓿地。小毛驴似乎也感受到了紧张的气氛,不安地打了个响鼻。
“赵四,你割得快,负责砍!小丫,你把割下来的苜蓿拢成堆!我往家挑!”李二狗快速分工。
锋利的镰刀划过苜蓿根部,发出唰唰的声响,带着清香的草叶成片倒下。小丫费力地将湿重的苜蓿抱到一起,堆成一个个小垛。李二狗则用扁担将这些还带着晨露的苜蓿一担担飞快地挑回院子,摊开在能避雨的地方——驴棚底下、窝棚门口、甚至临时拆下来的门板上!
时间紧迫,云层越来越低,风里带来的雨腥味越来越浓。
三个人拼尽全力,汗水很快湿透了衣衫。赵四的手臂被苜蓿划出了细小的血口,小丫累得小脸通红,李二狗的肩膀被扁担压得生疼。但没人喊累,没人停下,都在与即将到来的大雨赛跑。
村里也有人家被他们的动静惊动,探头出来看。有人摇摇头觉得他们小题大做,几把草值得这么拼命?也有人看看天色,暗自庆幸自家粮食早收仓了。
终于,在雨点开始稀稀拉拉砸下来的时候,最后一大捆苜蓿被李二狗踉跄着挑回了院子。
几乎就在他踏进院子的瞬间,哗啦一声,秋雨如同瓢泼般倾泻而下,瞬间在地上砸起一片水雾,天地间变得白茫茫一片。
三人瘫坐在窝棚门口,看着门外如注的暴雨,大口大口地喘着气,脸上却带着庆幸和后怕。
“好险……再晚一点就全泡汤了……”赵四抹着脸上的汗水和雨水,心有余悸。
小丫靠着哥哥,累得说不出话。
李二狗看着院子里堆积如山的、还带着水汽的苜蓿,松了口气,但眉头很快又皱了起来。
苜蓿是抢收回来了,但麻烦才刚刚开始。这么多湿苜蓿,堆积在一起很容易发热霉烂!必须尽快摊开晾干!可这雨眼看着一两天停不了,家里根本没有足够的地方晾晒!
“不能等!”李二狗站起身,“雨太大不能摊外面,咱们就在屋里、棚底下摊开!薄薄地铺一层!勤翻着点!灶膛里还有火吧?小丫,去把灶膛里的火炭扒出来些,放在破瓦盆里,拿到苜蓿堆旁边烘着!小心别着火!”
他立刻下达指令。现在每一刻都很关键!
于是,窝棚里、驴棚下,凡是有屋顶的地方,都铺满了湿漉漉的苜蓿。三个人拿着木棍,不停地翻动,让空气流通。一个小小的瓦盆里装着微弱的炭火,散发着有限的热气,试图驱散苜蓿里的水分。
空气中弥漫着青草和潮湿泥土混合的气味。地方太小,苜蓿铺得太厚,翻动起来极其困难。李二狗知道,这样效果很差,很可能靠近地面的部分还是会霉变。
但他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只能尽人事,听天命。
这场突如其来的秋雨,打乱了他所有的计划。原本打算今天去镇上送新做的桂花糕给表弟,也泡汤了。接下来几天,恐怕都得耗在跟这些苜蓿的斗争上。
看着窗外连绵的雨幕,李二狗心情有些沉重。农业就是这样,看天吃饭,一场突如其来的灾害,就可能让辛苦付诸东流。
他再一次深刻体会到,仅仅靠地里刨食和一点小买卖,根基是多么脆弱。必须要有更稳定的产业,更好的抗风险能力。
也许……等雨停了,该把盖一间真正干燥、宽敞的储藏室提上日程了?甚至,想办法弄个简易的烤房,用来烘干东西?
秋雨带来的不仅是麻烦,也有新的思考和规划。
他转身拿起木棍,继续费力地翻动着厚厚的苜蓿层,眼神却越发坚定。
无论多大的困难,总要想办法去克服。这就是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