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雨终于停了,但暴涨的河水没那么快退去。李二狗和小丫跟其他村民一起,在村后的山坡上挨饿受冻地熬了一天一夜。
期间,村正王老栓组织了几个青壮,冒险蹚水回去抢出来一些粮食和衣物,分给大家。李二狗也分到了半块硬得硌牙的杂粮饼子,兄妹俩分着吃了,勉强垫了垫肚子。
王老栓脸色很难看,他家地势稍高,但院子也进了水,损失不小。他看着一片汪洋的村子,唉声叹气:“完了,今年这庄稼……全完了……”
这话像石头一样砸在每个人心里。庄稼是农民的命根子,这场大水,等于要了半条命。
又过了一整天,浑浊的河水才开始慢慢消退,露出满地的狼藉。
淤泥有半腿深,到处都是冲倒的篱笆、破烂的家什、死掉的鸡鸭,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泥腥和腐烂混合的怪味。
李二狗拉着小丫,深一脚浅一脚地踩在厚厚的淤泥里,艰难地往自家方向走。
越走心越凉。
他们的两间破茅草屋,果然塌了一间半!剩下那半间也歪歪斜斜,眼看是没法住人了。院子里那个歪扭的篱笆墙早就不知被冲到哪里去了,那几只宝贝母鸡也不见了踪影,估计不是淹死就是冲走了。
灶房更是惨不忍睹,锅碗瓢盆全埋在了泥里。
小丫看着眼前的景象,眼泪又吧嗒吧嗒往下掉,却死死咬着嘴唇没哭出声。
李二狗心里堵得难受,但还是强打精神:“人没事就好,东西没了……咱再挣!”
他先拉着小丫,小心翼翼地去查看那半间还没完全倒的屋子,看能不能扒拉出点有用的东西。结果除了几根烂木头和满屋的淤泥,什么也没找到。
最后一点家当,彻底没了。
“走,去看看地。”李二狗声音干涩。那是他们最后的希望了。
走到村北山坡那块薄地,李二狗的心彻底沉到了谷底。
地里的粟米苗,几乎全军覆没!大部分都被淤泥彻底掩埋了,偶尔有几棵侥幸露在外面的,也东倒西歪,叶子破烂,眼看是活不成了。
他辛辛苦苦挖沟埋下的绿肥,早就被大水冲得无影无踪。
完了。最后的指望也没了。
李二狗一屁股坐在泥地里,看着眼前这片死气沉沉的泥沼,浑身冰凉,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
小丫终于忍不住,哇哇大哭起来:“哥……苗苗都死了……我们吃啥啊……”
周围地里,其他村民也都在查看灾情,哭嚎声、咒骂声此起彼伏。今年,整个小河村都遭了灭顶之灾。
村正王老栓也拄着棍子过来查看,看到这惨状,老脸皱成了苦瓜:“唉……这可咋活啊……”
李二狗失魂落魄地坐了很久,直到小丫哭累了,抽噎着拉他,他才慢慢回过神来。
绝望解决不了问题。活着的人还得想办法活下去。
他挣扎着爬起来,目光扫过被淤泥覆盖的土地,又看向远处依旧浑浊但已经退回河床的河水,还有那被水泡过、一片狼藉的后山。
“小丫,别哭了。”他拉起妹妹,用沾满泥的手胡乱抹了把脸,眼神里重新透出一股狠劲,“地里的粮食没了,但河里的鱼还在!山上的东西也还在!只要肯下力气,饿不死!”
他想起以前看过的纪录片,大水之后往往会有大量的鱼被困在浅滩或者水洼里。
“走!跟哥去河边看看!”
他拉着小丫,又深一脚浅一脚地往河边走。果然,河水退去后,岸边低洼的地方留下了不少大大小小的水坑,很多水坑里都有鱼在扑腾!
不少村民也发现了这一点,纷纷涌到河边浅洼里摸鱼,场面一时有些混乱。这时候谁也顾不得谁了,抢到一条鱼可能就是一顿饭。
李二狗没去跟别人挤。他仔细观察,发现有一个比较大的水坑,位置比较偏,里面水还挺深,隐约能看到有鱼影晃动,但还没被人发现。
“小丫,就在这!”
他让小丫守着,自己跑回破家废墟,拼命从淤泥里扒拉出那个当初送给村正后又因为发大水可能被冲出来、或者村正家也没顾上拿的改良鱼篓(也可能是之前编的另一个,他也顾不上了),又踉跄着跑回水坑边。
他把鱼篓沉进水坑,自己则跳进齐腰深的水里,奋力搅动驱赶,把鱼往篓口方向赶。
忙活了好一阵,拉起鱼篓一看,里面竟然有七八条大小不一的鱼在疯狂蹦跳!
虽然比不上之前,但在这灾后,简直是救命的粮食!
兄妹俩看着篓里的鱼,终于露出了一点劫后余生的笑容。
希望,就像这水坑里的鱼,只要肯找,总还是有的。
李二狗知道,最艰难的时期才刚刚开始。水退了,瘟疫、饥饿才是更大的考验。
但他看着手里的鱼,看着身边依赖他的妹妹,眼神越发坚定,必须早做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