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木行走在万象峰的山径上,脚下的石阶布满青苔,多有破损,显然久未修缮。山路两旁,杂草丛生,间或能看到一些早已枯死的灵木残骸,诉说着此地曾经的生机与如今的衰败。
他并未急于挑选住处,而是先大致熟悉这座属于自己的……或者说,暂时落脚的山峰。
神识缓缓铺开,化神初期的神识强度,足以覆盖整座万象峰。反馈回来的信息与他肉眼所见并无二致——荒凉、破败,灵气混杂而稀薄。在山腰和山脚某些区域,能感应到几个微弱的气息,大多在筑基期、金丹期徘徊,应该就是云矶师尊口中那不足十人的常驻弟子了。这些气息都龟缩在自己的洞府或房间里,对于他这道陌生而强大的神识扫过,只是微微波动了一下,便恢复了沉寂,并未有人出来查看或打招呼。
“还真是……人丁寥落。”许木心中暗忖。不过这样也好,少了许多人际往来,多了清静。
他首先来到了山腰东侧的藏经阁。这是一座三层高的木石结构阁楼,同样显得古旧,门楣上的牌匾字迹都有些模糊。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一股陈旧的书籍和尘埃气味扑面而来。
阁楼内部空间不小,一排排书架整齐排列,上面堆满了玉简、兽皮卷、甚至还有不少竹简和纸质书籍。只是许多书架都蒙着厚厚的灰尘,显然很久无人打理,也少有人来此翻阅。
许木神识扫过第一层,发现这里收录的功法、典籍确实包罗万象,从最基础的五行法术、炼丹入门、炼器概要,到一些偏门的阵法初解、符箓绘制、御兽心得,甚至还有凡俗间的武学秘籍、地理志异、杂学怪谈,应有尽有。但品阶普遍不高,大多适用于炼气、筑基期,金丹期的都算珍贵了。
他直接上了第二层。这里的典籍数量少了许多,书架也干净一些,收录的大多是金丹期到元婴期的功法秘术,以及更深一些的杂学知识。对他而言,依旧价值不大。
最后,他踏上第三层。第三层只有寥寥几个书架,上面摆放的玉简不过百余枚。这里的禁制明显强了一些,需要他出示身份令牌才能进入。神识扫过,这些玉简记载的,多是化神期及以上的一些修炼心得、游记见闻,以及部分残缺的神通秘法。品阶依旧不高,且大多残缺不全,或是些大路货色。
许木仔细地搜寻着与“混沌”相关的记载。他花费了足足两个时辰,将三层所有玉简的名称和简介都粗略浏览了一遍,最终只找到了三枚相关的玉简。
第一枚是一篇名为《太古轶闻录》的残卷,其中提到:“天地未开,混沌如鸡子,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后世有惊才绝艳者,欲逆反先天,重演混沌,皆不知所终,或云遭天妒而殒。”
第二枚是一位自称“百晓生”的散修游记,提到他曾在一处上古遗迹中,见过关于“混沌体”的只言片语,描述为“万法不侵,万道归源”,但紧接着又批注“此乃妄语,世间岂有不受法则约束之物?多半是讹传。”
第三枚则是一篇探讨灵力本质的札记,作者推测,五行灵力乃至所有属性灵力,或许都源自一种更本源的“始源之力”,并暂且将其命名为“混沌之气”,但通篇都是猜想,并无任何实证法门。
许木将这三枚玉简的内容牢记于心,心中不免有些失望。果然,正如云矶真人所言,关于混沌的记载极少,且都被视为传说或无用之道。青岚宗万象峰的藏经阁,号称包罗万象,却也仅此而已。
“前路需自行摸索。”许木再次深刻体会到这句话的含义。他放下玉简,离开了藏经阁。
随后,他来到了峰后的那片废弃药园。药园面积不小,但栅栏倒塌,土地干涸板结,里面稀稀拉拉地长着一些顽强的杂草,以及少数几株品阶极低、几乎沦为野草的一阶灵药,如“聚气草”、“凝血花”,也都是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
许木蹲下身,抓起一把泥土,神识探入其中。土壤本身并无问题,甚至因为曾是药园,土质尚可,主要是灵气断绝,无人打理,导致地力流失,灵性全无。
他看着这片荒废的药园,心中微微一动。自己初来乍到,需要稳定的资源来源。宗门份例那点灵元石和丹药,对于拥有混沌元婴、消耗巨大的他来说,简直是杯水车薪。若能将这药园重新打理起来,种植一些灵药,无论是自用还是换取贡献点,都是不错的选择。
而且,他隐隐觉得,以混沌之气的特性,或许对滋养灵药有奇效。之前在望仙城外的猎妖小队中,他就曾以自身灵力悄悄滋养过队友的伤药,效果似乎比寻常木系灵力更好。此地灵气混杂,对别人是阻碍,对他而言,或许正是试验混沌之气种种妙用的绝佳场所。
心中有了计较,许木开始挑选住处。他走遍了峰顶那几间石屋和竹楼,最终选择了最边缘、也是看起来最破败的一间石屋。石屋一半嵌入山体,位置偏僻,远离云矶真人的居所和其他弟子可能活动的区域,正好符合他低调隐秘的需求。
石屋内部积满了灰尘,蛛网遍布,除了一张石床、一张石桌和几个石凳,别无他物。许木并不在意,施展了几个简单的御风术、清水诀,将屋内打扫干净。
随后,他取出得自李家的那套阵旗。这套阵旗品阶不高,只是三阶的“小五行匿踪阵”,兼具一定的防御和隔绝神识探查的效果,对于化神修士来说不算什么,但在这万象峰,应该足够用了。
他熟练地将阵旗布置在石屋周围,嵌入几块下品灵元石作为能量源。光芒一闪,一道无形的屏障升起,将石屋笼罩在内,屋内的气息顿时与外界隔绝开来。
做完这一切,许木才盘膝坐在冰冷的石床上,轻轻吐出一口浊气。
总算暂时安顿下来了。
他内视丹田,那尊与他容貌一般无二的混沌元婴正闭目盘坐,周身混沌之气缭绕,缓缓旋转,自行吸收着外界那稀薄而混杂的灵气,将其提纯炼化。元婴下方,那两块得自李家的“混沌石”碎片静静悬浮,散发着微不可查的混沌本源气息,虽然缓慢,但确实在滋养着元婴。
“此地灵气虽混杂稀薄,但对我而言,反而省去了过滤提纯的步骤,混沌功法可直接吸纳炼化,效率未必比其他峰的弟子在单一灵气环境下慢多少。”许木评估着,“而且有混沌石碎片辅助,修炼速度应该还能提升一些。”
“接下来,有几件事需要做。”许木规划着,“第一,稳固修为,熟悉化神初期的力量,并尝试修炼《九转混沌体》的第一转。第二,打理药园,试验混沌之气对灵药的影响。第三,通过宗门任务或其它方式,赚取灵元石和贡献点,购买所需资源,同时打听更多关于混沌石和万灵盟的消息。”
他目光坚定。条件艰苦,但道心不改。
翌日清晨,许木便开始了行动。
他首先去了位于主峰区域的“任务殿”。任务殿人声鼎沸,各峰弟子穿梭其间,交接任务,热闹非凡。巨大的光幕上,滚动着数以千计的任务信息,从照料灵田、清理兽栏、协助炼丹炼器,到猎杀特定妖兽、采集珍稀材料、探索未知区域,应有尽有,奖励也从贡献点到灵元石、丹药、法器不等。
许木仔细浏览着。那些奖励丰厚的猎杀、探索任务,大多要求组队,且风险较高,不适合他现在的情况。他需要的是能独自完成,且相对稳定,不引人注目的任务。
最终,他的目光落在了一条发布已久,却少有人问津的任务上:
“照料低阶灵药‘青玉参’药圃。地点:百草峰丙字区第七十三号药园。要求:精通木系或土系法术,耐心细致。任务周期:一年。奖励:每年贡献点三百,下品灵元石五百。备注:该药园地气有异,青玉参长势常年不佳,接手者需有心理准备。”
奖励不高,地点还是在以灵植闻名的百草峰,那里弟子众多,竞争激烈,这种收益低又麻烦的任务,自然没人愿意做。但许木看中的,正是它的不起眼和稳定。而且,“地气有异”或许正适合他试验混沌之气。
他接下这个任务,登记了身份信息。负责登记的执事看了他一眼,确认是万象峰的记名弟子“木虚”,也没多说什么,将一块进入丙字区药园的临时令牌交给了他。
离开任务殿,许木便径直前往百草峰。
百草峰与万象峰的寂寥截然不同,整座山峰灵气盎然,以精纯的木系和土系灵气为主,随处可见规划整齐、灵气氤氲的药田,无数弟子在其间忙碌,空气中弥漫着各种灵药的清香。
按照令牌指引,许木来到了丙字区。这里位于百草峰的山阴处,灵气相对稀薄一些,管理的也多是一些品阶不高的低阶灵药。第七十三号药园更是位于丙字区的边缘角落,靠近一片杂木林,位置偏僻。
用令牌打开药园的简易禁制,眼前的景象让许木微微皱眉。
药园面积不大,约莫半亩地。里面的土壤呈现出一种不健康的灰黄色,灵气稀薄。种植的青玉参稀稀拉拉,叶片枯黄卷曲,参体细小,一副半死不活的样子。确实如任务描述所说,长势极其不佳。
他蹲下身,仔细检查土壤和青玉参的情况。神识深入地下,发现此地的地脉似乎被某种隐晦的力量阻隔了,导致大地灵气无法顺利滋养上来,加上可能之前管理不善,才造成了这副模样。
“地气有异……看来问题根源在此。”许木沉吟。对于寻常木系或土系修士而言,要疏通这种地脉阻隔,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得不偿失。但对他而言,或许没那么麻烦。
他没有急于动手,而是先按照最常规的方法,施展“云雨诀”,引来灵雨浇灌药园,又施展“沃土术”,试图改善土壤。效果微乎其微。
接下来的几天,许木每日都准时来到药园,进行日常照料,同时仔细观察。他确认,单纯依靠常规的灵植法术,根本无法扭转这片药园的颓势。
是时候尝试一下混沌之气了。
这一日,夜深人静。许木再次来到药园,开启了禁制。
他盘坐在药园中央,双手结印,丹田内的混沌元婴微微睁眼,分出一缕比发丝还要纤细的混沌之气,小心翼翼地引导出体外。这缕混沌之气呈现一种无法形容的灰蒙色彩,仿佛包容了世间一切颜色,又仿佛什么都没有,散发着原始、古老的气息。
他控制着这缕混沌之气,缓缓融入脚下的土地。
就在混沌之气接触土壤的瞬间,异变发生了!
那原本板结、灰黄的土壤,仿佛久旱逢甘霖一般,竟然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湿润、黝黑起来!土壤中那些微弱的、原本死气沉沉的灵性粒子,像是被注入了活力,开始活跃、增殖!
更神奇的是,地下那处阻隔地脉的隐晦力量,在接触到混沌之气后,竟如同冰雪消融般,缓缓化开!一丝丝精纯的大地灵气,开始从地底深处渗透上来,与混沌之气交融,然后反馈给整片药园。
许木心中一震,连忙收敛心神,更加小心地控制着那缕混沌之气。他不敢释放太多,生怕引起过大动静。
他只是用这一缕混沌之气,如同引子一般,在药园地底游走了一圈,初步疏通了那处地脉阻隔,并留下了一丝微不可查的混沌道韵。
做完这一切,他立刻收功,额角甚至渗出了细密的汗珠。控制混沌之气离体进行如此精细的操作,对心神的消耗极大。
他仔细感知着药园的变化。地脉已经初步疏通,大地灵气开始缓慢滋养土地。那几十株奄奄一息的青玉参,虽然外表还没有立刻变化,但其内在的生机,似乎壮大了一丝。
“有效!而且效果惊人!”许木眼中闪过喜色。混沌之气,竟有化腐朽为神奇之效!不仅能疏通地脉,似乎还能激发土壤和灵药本身的潜能!
他强压下心中的激动,清理掉自己留下的所有痕迹,悄然离开了药园。
此后,许木依旧每日前来,进行常规照料。但他不再尝试用普通法术改善土壤,而是每晚夜深人静时,前来催动那一缕作为“引子”的混沌道韵,并极其小心地补充一丝混沌之气,缓慢滋养。
时间一天天过去。半个月后,药园的变化开始显现出来。
土壤变得黝黑肥沃,散发着浓郁的土灵气。那些原本枯黄的青玉参叶片,逐渐舒展开来,变得翠绿欲滴,甚至隐隐泛着一层极其淡薄的、难以察觉的混沌光泽。参体也开始明显膨大,生长速度远超正常的青玉参。
一个月后,这片原本无人问津的药园,已经变得生机勃勃。青玉参长势喜人,每一株都叶片肥厚,参体饱满,灵气充盈,看其年份,仿佛已经生长了数年之久,远超它们实际种植的时间。
这种变化,自然引起了一些人的注意。
首先发现异常的,是负责丙字区巡查的一位百草峰外门弟子。他例行巡查到第七十三号药园时,被眼前长势旺盛、灵气逼人的青玉参惊呆了。
“这……这怎么可能?这片废园子……”他难以置信地揉了揉眼睛,确认自己没有看错。他记得很清楚,一个多月前,这片药园还是一副半死不活的样子,怎么突然就……
他立刻将此事上报给了管理丙字区的执事。
那执事前来查看后,也是啧啧称奇。他仔细检查了土壤和青玉参,发现土壤地脉不知何时已经通畅,而且土地异常肥沃,青玉参更是品质上乘,药龄似乎也远超预期。
“是谁接管了这片药园?”执事问道。
巡查弟子翻看记录:“是一个叫木虚的弟子,是……万象峰的记名弟子。”
“万象峰?木虚?”执事愣了一下。万象峰的人,什么时候有这等化腐朽为神奇的灵植手段了?而且还是个记名弟子?
消息很快在小范围内传开。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