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3月19日-3月23日·江西南昌)
1939年3月19日,南昌会战正式打响的消息,随着电波传遍修水河防线的每一处阵地。清晨的雾气还未散尽,修水河畔的空气中便已弥漫着浓重的硝烟味,河水裹挟着上游战场的泥沙与血迹,浑浊地向东流淌,仿佛在诉说着这场战役的残酷。
101军指挥部临时设在修水河南岸的一座废弃祠堂内,墙壁上的弹孔与焦痕,是前几日日军轰炸留下的印记。林文澜站在挂满地图的墙壁前,眉头紧锁,指尖在“修水河中段——虬津渡”的位置反复摩挲。自1团驰援修水河后,防线虽暂时稳固,但日军第106师团主力并未撤退,反而在对岸不断增兵,看架势是要集中兵力突破虬津渡——这里河道相对狭窄,水流较缓,是修水河防线最薄弱的环节,也是日军进攻的重中之重。
“军长,日军昨夜又向虬津渡对岸增派了一个坦克中队和两个步兵大队,现在对岸日军兵力已达三万余人,火炮超过百门。”赵志远拿着刚收到的侦察报告,语气凝重地说道,“而且他们的侦察机今天一早就在防线上空盘旋,估计很快就会发起新一轮进攻。”
林文澜点点头,目光扫过指挥部内的几名团长:“1团刚经历强行军和激战,伤亡不小,但作为‘铁军’,必须守住虬津渡左翼;5团负责右翼防御,重点防范日军迂回;7团作为预备队,隐蔽在防线后方的山林里,随时准备支援;炮兵营把所有105mm榴弹炮推进至前沿隐蔽炮位,优先打击日军坦克和炮兵阵地!”
“是!”众人齐声应下,转身快步离去。林文澜走到祠堂门口,望着远处修水河对岸的日军阵地,隐约能看到日军士兵在修筑工事,坦克的履带碾过地面的声音,隔着河道都能隐约听到。他深吸一口气,从口袋里掏出一支烟,却半天没点着——手指因连日操劳,微微颤抖。
此时,虬津渡左翼的1团阵地上,士兵们正抓紧时间加固工事。李根生和王大锤所在的1营1连,负责防守一段长约两百米的战壕,这段战壕紧挨着河道,是日军进攻的重点区域。李根生蹲在战壕里,用铁锹将泥土拍实,他的手上布满了水泡,有的已经磨破,沾了泥土后钻心地疼,但他毫不在意,只是一个劲地加固战壕。
“根生,歇会儿吧,看你这手,再这么干下去,待会儿握枪都费劲。”王大锤递过来一块干粮,粗声说道。他的脸上沾着硝烟和泥土,一道新的伤口从额头延伸到眼角,是前几日战斗时被弹片划伤的,简单包扎了一下,仍在渗血。
李根生接过干粮,咬了一口,干涩的面饼在嘴里难以下咽,他咽了口唾沫,说道:“锤叔,我不累。多加固一点,待会儿鬼子进攻时,咱们就能多一分胜算。”自从在吴城战斗中第一次杀敌后,李根生仿佛一夜之间长大了,眼神里少了几分青涩,多了几分坚毅。
王大锤拍了拍他的肩膀,赞许地说:“好小子,越来越像个战士了。记住,待会儿战斗打响,一定要跟紧我,别乱跑,鬼子的子弹可不长眼。”
就在这时,一阵刺耳的防空警报声响起,紧接着,日军的轰炸机群出现在天空中。“隐蔽!快隐蔽!”1团团长林文斌在阵地上大喊。士兵们纷纷钻进战壕,或躲进防空洞。
日军轰炸机群在阵地上空盘旋一圈后,开始投弹。“轰!轰!轰!”炸弹像雨点一样落下,战壕被炸毁了好几段,泥土和碎石飞溅,不少士兵被埋在废墟里。李根生感觉耳朵嗡嗡作响,眼前一片漆黑,他被炸弹爆炸的冲击波掀翻在地,幸好被战壕壁挡住,才没有受伤。
“根生!你没事吧?”王大锤爬过来,扶起李根生,焦急地问道。
李根生摇摇头,咳嗽了几声,吐出嘴里的泥土:“我没事,锤叔。”他抬头望向天空,日军的轰炸机还在投弹,阵地上火光冲天,浓烟滚滚。
轰炸持续了一个多小时,日军轰炸机群才扬长而去。林文斌从指挥部里走出来,看着满目疮痍的阵地,心里一阵刺痛。他立刻下令:“各营迅速清点人数,抢救伤员,抢修工事!日军很快就会发起地面进攻!”
士兵们立刻行动起来,有的抢救伤员,有的抢修战壕,有的搬运弹药。李根生和王大锤一起,将埋在废墟里的战友挖出来,有的战友已经牺牲,有的则身受重伤,哀嚎声此起彼伏。李根生的心里像被刀割一样疼,他默默地将牺牲战友的尸体抬到战壕后面,用泥土简单掩埋,心里暗下决心:一定要多杀几个鬼子,为牺牲的战友报仇。
上午十点,日军的地面进攻开始了。日军的炮兵首先对我方阵地进行了猛烈的炮击,数百门火炮一起开火,炮弹像冰雹一样落在阵地上。1团的战壕被夷平了大半,不少士兵被炮弹炸伤或牺牲。
炮击结束后,日军的坦克集群开始向我方阵地冲锋。二十多辆九七式中型坦克排成一字纵队,向虬津渡左翼的1团阵地冲来,坦克的履带碾过地面的碎石,发出沉闷的“隆隆”声,像一头头凶猛的巨兽。坦克后面,是密密麻麻的日军步兵,他们端着步枪,嗷嗷叫着,向我方阵地冲来。
“反坦克组,上!”林文斌大喊一声。早已准备好的反坦克组士兵们抱着炸药包和反坦克手雷,冒着日军的子弹,冲向日军的坦克。
一名士兵抱着炸药包,快速跑到一辆坦克旁边,将炸药包塞进坦克的履带里,拉响导火索后,迅速卧倒。“轰!”一声巨响,坦克的履带被炸断,坦克失去了动力,停在原地不动了。但这名士兵也被坦克炮击中,永远倒在了战场上。
“好样的!”阵地上的士兵们大喊起来,士气大振。
李根生趴在战壕里,手里紧握着一把步枪,瞄准坦克上的观察孔。他深吸一口气,屏住呼吸,手指轻轻扣下扳机。“砰”的一声,子弹穿过观察孔,击中了坦克里的驾驶员。坦克顿时失去了控制,撞在旁边的坦克上,两辆坦克都停了下来。
“打得好!根生,好样的!”王大锤大喊着,手里的重机枪疯狂地向日军步兵扫射,日军士兵一个个倒在地上。
日军见坦克进攻受阻,立刻调整战术,派出更多的步兵,向我方阵地发起冲锋。李根生和战友们趴在战壕里,用步枪和机枪向日军射击,一次次将日军的冲锋打退。
战斗打得异常激烈,日军的进攻一波接着一波,像潮水一样涌来。1团的士兵们伤亡惨重,1营1连原本有一百二十多人,经过几个小时的战斗,只剩下不到五十人。王大锤的手臂被日军的子弹击中,鲜血直流,但他只是简单地包扎了一下,继续用重机枪向日军射击。
“锤叔,你的手受伤了,快下去休息吧!”李根生焦急地说道。
王大锤摇摇头,咬着牙说:“我没事,这点小伤算不了什么。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不能让鬼子跨过阵地一步!”
就在这时,日军的一辆坦克突破了我方的防线,冲到了战壕前面。坦克炮对准战壕里的士兵,准备开火。李根生见状,拿起一枚反坦克手雷,就要冲出去。
“根生,别去!太危险了!”王大锤一把拉住他。
李根生挣脱王大锤的手,说:“锤叔,不能让它在这里开火,否则我们都会完蛋!”说完,他抱着反坦克手雷,冒着日军的子弹,冲向坦克。
日军的坦克兵发现了李根生,立刻用机枪向他射击。李根生左躲右闪,避开了日军的子弹,冲到坦克旁边。他用力将反坦克手雷塞进坦克的炮塔里,拉响导火索后,迅速卧倒。
“轰!”一声巨响,坦克的炮塔被炸开,坦克兵当场死亡。李根生被爆炸的冲击波掀翻在地,身上沾满了泥土和血迹,但他挣扎着爬起来,回到了战壕里。
“根生,你没事吧?”王大锤跑过来,扶起李根生,眼眶通红。
李根生笑了笑,说:“我没事,锤叔,坦克被我炸毁了。”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了冲锋号声。林文斌率领1团的预备队,从日军的侧翼发起了突袭。日军没想到我方会突然发起反击,顿时乱了阵脚。1团的士兵们士气大振,纷纷跃出战壕,向日军发起冲锋。
李根生和王大锤也跟着冲了出去,手里紧握着步枪,向日军士兵射击。战场上,枪声、喊杀声、爆炸声交织在一起,场面异常惨烈。日军的士兵们纷纷溃败,向后撤退。
激战持续了两个多小时,日军的进攻被彻底击退。1团的士兵们疲惫不堪地回到阵地上,坐在战壕里休息。阵地上到处都是尸体和武器残骸,鲜血染红了土地,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硝烟和血腥味。
林文斌走到阵地上,看着疲惫不堪的士兵们,心里充满了敬佩。他走到李根生和王大锤身边,拍了拍他们的肩膀,说:“兄弟们,你们打得好!你们用鲜血和生命,守住了阵地,为‘铁军’争光了!”
李根生和王大锤站起身,向林文斌敬礼:“团长,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当天晚上,林文澜来到1团的阵地,看望受伤的士兵。他走到王大锤的身边,看着他受伤的手臂,说:“王营长,辛苦了,你的伤怎么样了?”
王大锤连忙站起身,说:“军长,我没事,这点小伤不影响战斗。”
林文澜点点头,说:“好好养伤,后面还有硬仗要打。1团是‘铁军’,是全军的榜样,我相信你们一定能守住虬津渡,守住修水河防线。”
随后,林文澜来到战壕里,看着牺牲的士兵们,心里一阵悲痛。他默默地脱下帽子,向牺牲的士兵们鞠躬,说:“兄弟们,你们安息吧,我们一定会守住南昌,把鬼子赶出去,为你们报仇!”
离开1团阵地后,林文澜回到指挥部,召开紧急会议。赵志远拿着一份伤亡报告,说:“军长,经过今天的战斗,1团伤亡了近一半,5团和7团也有不同程度的伤亡。日军虽然伤亡更大,但他们的兵力和装备都比我们雄厚,而且后续补给源源不断,这样耗下去,对我们非常不利。”
林文澜皱着眉头,沉思了许久,说:“我知道,我们不能再这样硬拼下去了。日军的目标是突破修水河防线,直逼南昌城。我们必须改变战术,不能只被动防御,要主动出击,打乱日军的进攻节奏。”
“军长,你的意思是?”赵志远问道。
林文澜说:“我决定,让7团趁着夜色,对日军的后方补给点发起突袭,烧毁他们的弹药和粮食,切断他们的补给线。同时,让1团和5团在阵地上佯装进攻,吸引日军的注意力,为7团的突袭创造条件。”
“军长,这个计划太冒险了。7团深入日军后方,一旦被日军发现,后果不堪设想。”一名团长担忧地说。
林文澜说:“我知道这很冒险,但我们已经没有退路了。如果不这样做,我们迟早会被日军拖垮。7团的战斗力很强,而且熟悉地形,只要计划周密,一定能成功。”
会议结束后,7团团长接到命令,立刻召集各营营长开会,部署突袭任务。7团的士兵们得知要去突袭日军的补给点,都非常兴奋,纷纷表示愿意为国捐躯。
3月21日深夜,夜色深沉,天空中没有月亮,只有几颗星星在微弱地闪烁。7团的士兵们趁着夜色,悄悄地向日军的后方补给点进发。他们穿着黑色的衣服,手里紧握着武器,脚步轻盈,像幽灵一样在山林中穿梭。
日军的补给点设在修水河对岸的一座小村庄里,村里驻扎着一个步兵中队,负责守卫补给点。7团的士兵们在距离村庄还有一公里的地方停下来,隐蔽在山林里。7团团长观察了一下地形,决定兵分三路:1营从正面进攻,吸引日军的注意力;2营和3营从两侧迂回,绕到村庄的后方,发起突然袭击。
凌晨三点,突袭开始了。1营的士兵们向村庄里的日军发起了进攻,枪声和喊杀声打破了深夜的宁静。日军士兵从睡梦中惊醒,纷纷拿起武器,向1营的士兵们射击。
就在日军注意力被1营吸引时,2营和3营的士兵们从两侧迂回,绕到村庄的后方,发起了突然袭击。日军士兵们没想到我方会从后方进攻,顿时乱了阵脚。7团的士兵们像猛虎下山一样,冲进村庄里,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近战。
日军的补给点里堆满了弹药箱和粮食袋,7团的士兵们一边与日军战斗,一边放火焚烧弹药和粮食。火光冲天而起,照亮了夜空。日军的弹药箱被点燃后,发生了巨大的爆炸,整个村庄都在剧烈颤抖。
激战持续了一个多小时,日军的步兵中队被全歼,补给点被彻底摧毁。7团的士兵们带着缴获的武器和弹药,趁着夜色,悄悄地撤离了村庄,返回了我方阵地。
当7团突袭成功的消息传到指挥部时,林文澜非常兴奋。他立刻下令:“传令嘉奖7团,给他们记大功一次!同时,让1团和5团加大进攻力度,趁日军补给中断,发起反击,打退日军的进攻!”
接到命令后,1团和5团的士兵们士气大振,向日军的阵地发起了猛烈的进攻。日军由于补给中断,弹药和粮食短缺,战斗力大大下降,根本抵挡不住我方的进攻,纷纷向后撤退。
3月23日,日军被迫收缩防线,停止了对修水河防线的进攻。修水河防线暂时得到了稳固,南昌城的危机也暂时解除了。
战斗结束后,林文澜来到修水河防线的阵地上,看着疲惫不堪但眼神坚定的士兵们,心里充满了自豪。他走到士兵们中间,说:“兄弟们,你们打得好!你们用鲜血和生命,守住了修水河防线,保卫了南昌城!你们都是国家的英雄,都是人民的骄傲!”
士兵们纷纷欢呼起来,声音洪亮,充满了斗志。李根生站在士兵们中间,望着远处的日军阵地,心里暗下决心:一定要继续战斗,把鬼子赶出中国,让祖国和人民过上和平幸福的生活。
此时,南昌会战的局势虽然暂时得到了缓解,但日军并没有放弃进攻南昌的企图。林文澜知道,更大的战斗还在后面,他和101军的将士们,将继续坚守在修水河防线,用鲜血和生命,守护着这片土地。而“铁军”1团和英勇的7团的事迹,也将永远铭刻在南昌会战的历史丰碑上,激励着更多的人为国家和民族的解放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