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天大典迫在眉睫,太子一系的军事异动已如箭在弦上。萧清璃深知此事关系国本,绝非她一人之力可完全掌控,必须联合所有可靠的力量,方能确保万无一失。她并未大张旗鼓,而是通过绝对隐秘的渠道,分别召来了谢云止、宸王萧景珩以及德妃,于镇北侯府最深处的密室进行紧急磋商。
密室内,烛火通明,气氛凝重。
萧清璃首先将青黛整合的情报,毫无保留地摊开在众人面前——被策反的将领名单、兵力部署、亡命之徒的藏匿点,乃至对方可能利用的“牵机”毒药,都清晰列明。
宸王萧景珩看着名单上“西山锐健营孙德胜”的名字,剑眉紧锁,沉声道:“孙德胜此人,本王有些印象,勇猛有余,却无大局,没想到竟敢行此大逆不道之事!七妹放心,本王已调遣一千玄甲精骑,化整为零,潜入京西待命,随时可截断孙德胜部,不使其一兵一卒靠近天坛!”他语气铿锵,带着军人特有的杀伐果断。
德妃虽居深宫,但消息亦十分灵通,她面色凝重:“宫内本宫会盯紧,绝不给皇后残存势力任何可乘之机。祭天当日,陛下身边的侍从、御前侍卫,本宫会亲自筛选,确保皆是可靠之人。只是那‘牵机’之毒,无色无味,防不胜防,需得万分小心。”她看向谢云止,眼中带着询问之意。
谢云止依旧是那副慵懒姿态,但眸底却是一片洞察一切的清明:“毒药之事,德妃娘娘不必忧心。届时,自有分晓。”他没有明说,但那股由内而外的绝对自信,让德妃莫名心安。
萧清璃总结道:“如此,军方有宸王兄压制,宫内有德母妃坐镇,毒药有世子应对。眼下关键,在于如何在他们发动之时,既能确保父皇与百官安全,又能人赃并获,将其一网打尽,永绝后患!”
“引蛇出洞,而后瓮中捉鳖。”谢云止指尖轻敲桌面,淡淡道,“他们既选了祭天大典,我们便让他们演完这出戏。只是这戏的结局,由我们来定。”
萧景珩点头赞同:“不错!可令我们的人,在祭天仪仗中故意露出些许‘破绽’,诱使他们提前发动。同时,在神武门、天坛外围预设伏兵,待其主力尽入彀中,再四面合围,一举歼之!”
德妃补充道:“届时,需有一支绝对可靠的力量,贴身护卫陛下,以防狗急跳墙。”
“此事交由夏竹与承影。”萧清璃当即决定,“夏竹率暗卫混入仪仗,承影带人隐匿于陛下左近,互为犄角。”
几人又就细节反复推敲,如何传递信号,如何区分敌我,如何控制场面避免大规模恐慌……每一个环节都力求周密。
最终,一个完整的反制计划成型:
1. 示敌以弱: 祭天当日,禁军防卫在关键节点“偶然”出现疏漏,引诱叛军按计划发动。
2. 雷霆一击: 宸王玄甲军在外围剿杀西山锐健营等叛军;谢云止确保皇帝绝对安全并解决毒药威胁;萧清璃与夏竹、承影负责清除突入核心区的亡命之徒及叛将。
3. 人赃并获: 务必生擒或取得太子、陆璟谋逆的直接证据,使其无从狡辩。
4. 掌控舆论: 事后迅速发布安民告示,定性为“太子伙同陆璟等人发动叛乱,已被陛下与永宸长公主、宸王联手平定”,抢占道德制高点。
计划已定,众人皆神色凛然。他们都知道,这将是一场你死我活的决战。
萧景珩看向萧清璃,目光中带着赞赏与决绝:“七妹,此番若能成功,你便是匡扶社稷的第一功臣!”
萧清璃微微摇头,目光扫过在场众人:“非我一人之功,乃我等同心协力。为了大晏江山,为了黎民百姓,此战,必胜!”
“必胜!”谢云止、萧景珩、德妃齐声低语,虽声音不高,却带着金石之音。
密议结束,众人悄然散去,各自按照计划进行最后的准备。一张无形的大网,已在天坛上空悄然张开,只待叛军自投罗网。
风暴将至,而这一次,执棋者,已然易位。
(第一百六十四章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