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二皇子萧景瑞那番虚与委蛇的周旋,让萧清璃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在这波谲云诡的朝堂与后宫,一个稳固可靠的盟友是何等重要。二皇子不可信,皇后是死敌,而德妃,经过数次或明或暗的互动,已然证明了其价值与诚意。是时候,将这份心照不宣的默契,推向更实质性的合作阶段。
她再次递帖求见德妃,这一次,带去的并非寻常礼物,而是一份经过精心筛选、关于吏部近期几个关键职位变动背后人脉牵扯的分析摘要。这份摘要并非直接证据,却足以反映出皇后一党在人事安排上的某些动向和意图,价值非凡。
翊坤宫内,德妃屏退了左右,只留一位心腹老嬷嬷在旁伺候。她仔细翻阅着萧清璃带来的薄薄几页纸,温婉的脸上神色渐凝。
“清璃有心了。”德妃放下纸张,抬眸看向萧清璃,眼中带着毫不掩饰的赞赏与更深一层的认可,“这些消息,正是本宫目前所需。皇后娘娘近来,在吏部确是动作频频。”她没有追问消息来源,这是一种信任,也是一种默契。
“母妃为后宫操劳,还要为前朝之事费心,清璃能为母妃分忧,是分内之事。”萧清璃语气恳切,将自己放在一个晚辈和合作者的位置。
德妃微微颔首,沉吟片刻,也投桃报李:“既然清璃如此坦诚,本宫也不瞒你。边疆那边,陛下虽未明言,但增兵备战的意向已定。首批粮草军械的调配,不日便会由兵部与户部协同办理。主持此事的,是兵部左侍郎刘峥,此人……与永宁侯府有些拐弯抹角的姻亲关系。”
这是一个极其关键的信息!不仅证实了边疆局势的紧张,更点出了军需调配的关键人物及其潜在的政治倾向。永宁侯府是皇后那边的人,刘峥若与之有亲,那么在军需采购、运输等环节,很可能会有意无意地向皇后相关的势力倾斜,甚至设置障碍。
萧清璃心中一震,面上却不露声色,只郑重道:“多谢母妃提点,清璃明白了。”
德妃看着她沉稳的模样,心中愈发满意,又道:“另外,四皇子前日与陛下奏对时,曾提及漕运效率关乎军国大事,陛下似有所动。或许不久,便会有人提议整顿漕务。清璃你名下既有船队,或可早做打算。”
这又是另一个极具价值的信息!涉及漕运整顿,就意味着新的机会和利益重新分配。德妃此举,无疑是在为她未来的商业布局指明方向。
至此,双方的信息共享已然超越了简单的互相示好,进入了实质性、战略性的互助阶段。萧清璃提供后宫难以触及的前朝人脉动向,德妃则反馈来自权力核心的决策风向和具体机遇。
“母妃恩德,清璃没齿难忘。”萧清璃起身,郑重行了一礼。这一礼,是谢意,更是对同盟关系的正式确认。
德妃含笑受了她这一礼,亲自上前虚扶一把:“你我之间,不必如此多礼。往后,常来常往便是。”
离开翊坤宫时,萧清璃感觉手中的筹码又厚重了几分。与德妃的同盟,如同为她在迷雾重重的宫廷与朝堂中,点亮了一盏指引方向的明灯。她不再是被动接招,而是能够更早地洞察先机,更精准地布局落子。
这份基于共同利益和相互需要的“金兰之谊”,虽无血脉相连,却在权力的熔炉中,锤炼得比许多血缘关系更加牢固。萧清璃知道,在她通往权力之巅的道路上,德妃与四皇子,将成为她不可或缺的重要助力。
(第六十六章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