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婆子血溅庭院的惨状,如同最凛冽的寒风,一夜之间吹遍了镇北侯府的每一个角落。那沉闷的棍棒声和凄厉的哀嚎,不仅终结了一个背主奴仆的性命,更深深烙印在所有目睹或听闻此事的仆役心中。
接下来的几日,侯府内的气氛发生了肉眼可见的变化。
以往,下人们虽也规矩,但难免有些倚老卖老的松懈,或有些暗中较劲、偷奸耍滑的小心思。如今,这些现象荡然无存。无论是锦瑟院,还是侯府其他院落,所有仆役行走做事,皆屏息凝神,步履轻捷,眼神专注,不敢有半分懈怠。回话时腰弯得更低,语气更加恭谨,效率却出奇地高。以往需要三催四请才能办妥的事,如今一声吩咐,立刻便有人抢着去办,且办得妥帖周到,生怕慢了一步,或出了一丝差错。
就连几位在侯府伺候了几十年、颇有些体面的老管事,在向萧清璃回话时,也下意识地挺直了原本可能有些微驼的背,言语间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敬畏。他们清晰地意识到,这位年轻的长公主,手段之狠辣、心思之缜密、掌控力之强,远超老侯爷和侯夫人。侯府的天,已经彻底变了。
一次,厨房一个新来的小丫鬟,不小心打碎了一只普通的瓷碗,吓得当场瘫软在地,面无人色,以为自己必死无疑。管事嬷嬷也是战战兢兢地将人带到萧清璃面前请罪。萧清璃只是淡淡地看了一眼,道:“无心之失,扣一月月钱,以儆效尤。下次小心便是。”
轻飘飘的处罚,却让那小丫鬟和管事嬷嬷感激涕零,磕头谢恩不止。众人这才恍然,长公主并非一味嗜杀,她罚的是“心”,是“忠诚”,而非无心的“过错”。恩威并施,方是御下之道。经此一事,下人们在敬畏之余,更多了几分归附之心。
老侯爷谢擎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心中感慨万千。他治军严厉,却对后宅这些琐事不甚上心,以至于让皇后的眼线潜伏多年。如今萧清璃以雷霆手段肃清内外,将侯府打理得如同铁桶一般,他非但没有觉得权威被挑战,反而生出一种“后继有人”的欣慰。他甚至私下对柳氏感叹:“有清璃在,我侯府至少可再保三代安稳。”
侯夫人柳氏更是彻底放了心,将中馈之事几乎全权交给了萧清璃,自己乐得清闲,只偶尔过问一下。府中大小事务,如今皆需经锦瑟院首肯方能执行。
萧清璃行走在侯府之中,能清晰地感受到那无处不在的、混合着恐惧与敬畏的绝对服从。每一个遇到她的下人,都会立刻停下手中的活计,垂首肃立,待她走过,才敢继续动作。这种如臂使指的感觉,让她真正体会到了掌控权力的滋味。
她知道,“杀鸡儆猴”的目的已经达到。如今的镇北侯府,上下齐心,再无二心,真正成了她稳固的后方基地,进可攻,退可守。
站在修缮一新的庭院中,萧清璃目光沉静。内患已除,是时候将目光更多地投向府外那更加广阔、也更加凶险的天地了。皇后的反击或许正在酝酿,但她已无所畏惧。因为她的身后,是一座铁板一块、唯她马首是瞻的镇北侯府。
(第五十八章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