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擎的请罪折子递上去后,侯府表面上一派风平浪静,谢云止也“从善如流”地暂时闭门“思过”,醉仙楼那些惹眼的促销活动悄然停止。然而,在这平静的水面之下,一场由萧清璃主导的、缜密的反击准备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她深知,仅仅低调避让是不够的,必须手握足以扭转舆论的实据,才能在关键时刻给予对手致命一击。
锦瑟院的书房再次成为秘密行动的指挥中枢。萧清璃并未亲自抛头露面,而是运筹帷幄,指挥着麾下三股力量,分头行动。
“青黛,”萧清璃铺开一张京城详图,指尖点向户部衙门及几大钱庄聚集的区域,“王御史弹劾醉仙楼‘聚众赌博’、‘败坏民风’,意指其营收来路不正。你设法通过我们暗中联系的账房,核对醉仙楼近半年的流水,尤其是与大额银钱往来相关的记录。我要知道,其收入是否合法合规,有无涉及真正的赌博或灰色交易。同时,查一查王御史本人及其亲近族人的产业、投资,看看是否有见不得光的资金流动。” 她要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若对方屁股不干净,这便是最好的反击武器。
“是,殿下。”青黛领命,她如今掌管萧清璃的明面账目与部分商业网络,对资金流向尤为敏感。
“嬷嬷,”萧清璃的目光转向宋嬷嬷,“您经验老到,人脉广博。王御史此人,素以‘清流’自居,弹劾奏章写得冠冕堂皇。但人无完人,尤其是这等道貌岸然之辈,私下往往有不可告人之秘。您动用在各府邸的老关系,特别是与御史台或其他清流官员家眷有往来的,仔细打听,王御史可有受贿、徇私、家风不谨,或其族人仗势欺人等劣迹?哪怕只是风闻,也要记下线索。” 攻击对手的道德高地,最好的方式就是揭露其伪善面目。
宋嬷嬷眼中精光一闪,躬身道:“老奴明白,这便去安排。这类事情,往往后宅妇人间流传的消息,比朝堂上的奏章更接近真相。”
“夏竹,”最后,萧清璃看向一身劲装的侍女,语气最为凝重,“你动用暗线,重点盯住王御史府邸以及他与皇后母族可能的秘密联络渠道。我要知道,这次弹劾前后,他与皇后那边的人有过哪些接触,传递过什么消息。此外,醉仙楼附近,加派人手,若有地痞流氓或不明身份之人试图滋事、制造‘证据’,立刻拿下,撬开他们的嘴。” 她要防范对手狗急跳墙,伪造证据坐实罪名。
“属下遵命!”夏竹言简意赅,身影一闪便消失在门外。
三管齐下,一张无形的大网悄然撒开。萧清璃坐镇中枢,每日听取各方汇报,将零散的信息如同拼图般一点点整合。青黛那边很快传来消息,醉仙楼账目清晰,所有营收皆来自正常经营,并无赌博痕迹,反而因其新奇经营带动了周边商铺生意。而王御史的一位远房侄子,却在城外经营着一家颇具规模的赌坊,且与王御史家资金往来密切。
宋嬷嬷也带来了收获:王御史虽表面清廉,但其夫人酷爱攀比,所用首饰衣物远超其俸禄所能及,且王御史的一位门生近期刚通过“特殊渠道”谋得了一个肥缺。
夏竹的监视则发现,弹劾前两日,王御史的心腹管家曾深夜出入过皇后母族一名管事的外宅。
一条条线索汇聚到萧清璃手中,她的眼神越来越亮,越来越冷。王璞并非无懈可击,甚至可以说是破绽百出。皇后选择这样一把“刀”,或许是看中其“耿直”的名头,却也给了她反击的机会。
她没有立刻将这些证据抛出,而是吩咐手下继续深挖,务求铁证如山。她在等待,等待一个最合适的时机——要么不出手,出手便要一击制敌,不仅要化解侯府危机,更要让皇后和她的人,付出应有的代价!
这场由弹劾引发的风波,已然演变成萧清璃与皇后之间的一次隔空较量。而萧清璃,正冷静地编织着她的罗网,静待猎物彻底落入陷阱的那一刻。
(第四十三章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