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是……”
“沈族长进去了,快,我们也快跟上。”
在众人簇拥之下,人群纷纷涌入塔中,都想亲眼见证封学文口中的“珍贵典籍”究竟是何物。
一些年长的收藏家,心中已有了几分猜测。
但和刘一鸣、沈默一样,都不敢轻易相信。
毕竟那套典籍,在清政府时期便已散失大半,八国联军入侵之时更是遭遇重创。
可即便如此,那些隐约猜到答案的人,仍抱着一丝希望。
他们不愿相信,那段辉煌的历史就这样彻底湮灭。
他们希望,九门说的是真的。
他们希望,那套典籍,真的还存在!
“我的天啊!”
“这!这些……这些竟然是真的?”
“快,快打开看看,快!”
在场最为激动的,是清大和京大的师生。
他们几乎是以颤抖的双手,翻开了最近的一本书籍。
“是真的!”
“我这本上也有文字,清晰可见!”
“这套书我记得只剩三分之一存世,但这里……全都齐了,全齐了!!”
京城各界人士,站在这一望无际的藏书之中,眼中满是震惊与不敢置信。
“封四爷?”
沈默站在塔的第一层,目光扫过四周,那些书名让他心头震撼:“这里,真的是你所有藏书的十分之一吗?”
“千真万确。”
封学文语气平静,却如雷贯耳。
“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多少典籍毁于战火。”
一位清大教授激动落泪,跪地不起:“九门,你们是中华文明的功臣啊!”
“无价之宝。”
“这,这才是真正的无价之宝。”
世间再贵重的宝物,终究只是物质。
真正值得珍惜的,是知识,是文化,是技术。
“九门第四门门主,封学文。”
封学文望着眼前百态众生,缓缓开口:“这,便是我守关的底气。”
“明·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是有史以来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百科全书。
整套典籍共卷,总计册,约3.7亿字,涵盖古今图书七八千种。
自文字诞生以来,凡经、史、子、集、百家之书,尽皆收录其中。
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等方面的内容,皆被汇编成一部大书!
这部真正的《永乐大典》,涵盖内容极其广泛。
其中收录了经部、史部、子部、集部各类典籍。
也包括天文地理、阴阳五行、医术、释教经典、道藏、占卜术数、戏曲、工艺技术、农业知识等丰富内容。
此书被誉为汇集中华数千年智慧结晶的瑰宝。
是华夏民族五千年文明中,尽可能保存完整的文献集合。
“这本书的真假,不是由我说了算。”
“五脉也无权决定。”
“在场的任何一个人,都无法单方面定论。”
封学文说道:“不久之后,九门将邀请清华、北大及全国各大高校的师生。”
“共同参与抄写这册珍贵典籍。”
“流传于后世,传播至海内外!”
封学文语气激昂:“让那些外国人好好看看,我们的祖先留下的,绝不仅仅是些破铜烂铁。”
“这一万一千册《永乐大典》,才是留给四万万华夏儿女的真正无价之宝!”
一直以来,国外有人主张华夏文明仅有四千年历史。
一方面,是因为许多关键考古工作尚未展开;另一方面,则是缺乏足够文献支撑反驳。
而现在,九门填补了最后一块空白。
“九门!”
这一刻,之前那些关于称帝、复辟的言论,全都变得微不足道。
《永乐大典》失而复得,重新回到华夏文明之中。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更难得的是封学文宣布,九门将邀请全国各地师生共同抄写《永乐大典》。
这不仅是一次文化传承,更是对每一位渴望学习古籍的国民敞开大门。
“封四爷。”
沈默没有想到,在有生之年还能见到如此盛况。
“我代表五脉。”
沈默压下激动的心情,朝封学文深深鞠躬:“要替天下人,感谢九门。”
不只是他,在场的还有许一城、黄定坤,甚至药慎行。
他们每个人都对洛玄投以真诚的敬意。
此时,除了那三个日本人和隆亲王等人外,其余人心中都已平静下来。
他们站在这一望无际的藏书楼中,嗅着纸张与墨香,感受到文化的延续,体会到中华底蕴的深厚与自信。
“第四门的珍藏。”
沈默代表五脉正式宣布:“无价之宝,谁都买不起,谁也不会卖。”
“它属于每一位华夏子孙,属于我们所有人。”
若说在此之前,还有人对九门出身心存疑虑,认为他们曾是盗墓者,有所偏见。
那么现在,随着《永乐大典》被九门重新找回,出身已不再重要。
甚至有人开始庆幸:“幸好有九门。”
“幸好他们懂盗墓,才找到了那些不知藏在何处的珍贵典籍。”
他们并未损毁,而是极为谨慎地将之保护下来。
这才有了今天,永乐大典再度现世。
“第五门的金戈铁马,头顶高悬利剑。”
“第四门。”
许一城的眼神微微一震:“扭转局势,真可谓力挽狂澜。”
“从此以后,九门不再背负盗墓者的恶名。”
“他们是在国家正式考古之前先行一步,是真正的先驱。”
令人惊惧的是,许一城意识到九门布下的这局斗口,其背后深意远超想象,令人不寒而栗。
封学文这一举动,不仅让九门赢得了学界与百姓的认同,
更大大提升了华夏在国际上的声望。
哪怕有朝一日,华夏不复存在。
只要这些典籍尚存,知识文化仍在,就会有人不断学习、研究。
然后发出一声赞叹,华夏五千年文明,深厚无比。
这是一个不朽的民族。
“平三门到我这里为止。”
封学文搀扶着沈默:“沈老前辈,您德高望重,五脉也确有杰出人才。”
“听我一句劝,就此罢手吧。”
封学文说:“九门局势复杂,你们现在收手,我封老四可以保证五脉百年安逸。”
他的话听起来傲慢,但众人望向永乐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