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能啊!学习任务重着呢!”朱明轩一屁股坐在旁边的沙发上,拿起一个苹果啃了一口,眼睛亮晶晶地看着父亲,“爸,你们那个全固态电池项目,现在可是我们学校论坛里的顶流话题!太牛了!我们好多同学都说,毕业了就想进你们项目!”
儿子的崇拜让朱煜昌的心情好了不少,他笑了笑:“那得好好学,没真本事可进不来。”
“那是必须的!”朱明轩用力点头,随即像是想起了什么,脸上露出一种混合着崇拜和渴望的神情,“爸,跟您商量个事儿呗?”他凑近了些,语气带着恳求,“您……您下次见郑开叶书记的时候,能不能……能不能带上我?或者介绍我认识一下?就认识一下就行!”
朱煜昌愣了一下,没想到儿子会突然提出这个请求:“你想认识郑开叶书记?”
“对啊!”朱明轩瞬间兴奋起来,话匣子打开了,“郑开叶学长可是我们青大的传奇!神一样的人物!我们都快把他的人生经历扒烂了!天才少年、技术大牛、商业巨子、现在又是主政一方的政治明星!还搞出了这么牛的国家项目!我们好多同学都是他的死忠粉!我要是能亲眼见见他,跟他说句话,要个签名……不,哪怕合个影!我能吹一辈子!我们宿舍那帮小子得羡慕死我!”
朱明轩兴奋得满脸通红,他的眼睛像是被点亮了一般,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声音也不自觉地提高了八度,语速快得像连珠炮一样,让人几乎插不上嘴,他滔滔不绝地讲述着关于他偶像的一切。
此时的朱明轩,完全就是一个狂热的追星少年,他对偶像的崇拜已经到了一种近乎痴迷的程度,让人不禁为之感叹。
朱煜昌看着儿子这副模样,心情却有些复杂,一方面,他为郑开叶能获得年轻人如此纯粹的崇拜而感到一丝微妙的……醋意?另一方面,他也意识到,郑开叶的形象和故事,对于下一代而言,确实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和榜样力量。
朱老在一旁听着,脸上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插话道:“明轩啊,你崇拜郑开叶,是崇拜他哪些地方呢?”
朱明轩想都没想就回答:“当然是崇拜他厉害啊!学习厉害,搞企业厉害,搞政治也厉害!而且他做的事,感觉都特别有意义,不是为了赚钱,是为了改变世界,为了国家!特别酷!不像有些官或者商人,就知道钻营。”他说完,可能意识到这话有点影射自己父亲之嫌,赶紧找补,“当然我爸也很厉害!但我爸是走宏观路线的,郑学长是技术大神,路线不一样嘛!”
朱煜昌被儿子这拙劣的找补弄得哭笑不得,他沉吟片刻,看着儿子充满期待的眼神,心中忽然一动,或许……这并非一件坏事?
“开叶书记平时工作非常忙,而且我和他……更多是工作关系,私下并不算熟络,但大家同住首都,作为一个战线上的同事,坐在一起聊一聊也无可厚非。”
朱煜昌看着儿子两眼冒光的眼神,斟酌了下措辞接着说道。
“这样吧,我一会儿给开叶书记打个电话,就当是作为同事之间的正常拜访。”
“耶耶耶!”
朱明轩得到想要的结果后,一蹦三尺高,激动的像一个追星的孩子马上要见到偶像一样。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个干练的女声。
“朱明轩,在爷爷家就大喊大叫,成什么样子了!”
说话间,门口就走进来一个中年女人,正是朱煜昌的妻子林慧,因为接到丈夫电话说今天不回济州了,现在在父亲这里,于是马不停蹄的赶了过来。
“妈,我马上就要见到偶像啦,我高兴怎么啦?我高兴怎么啦?哈哈!”
“熊孩子!”
林慧轻拍了下儿子的肩膀。
这边的朱煜昌听着妻子和儿子的对话,又看到儿子兴奋的欢呼,心中那点微妙的醋意很快被更复杂的思绪取代,他尚未回应,坐在一旁的朱老却忽然发出一声悠长的轻笑,打破了暖房内的气氛。
“呵呵呵……明轩啊,你这股子热忱劲儿,倒让爷爷想起了年轻时读《三国》的光景。”朱老放下手中的书,目光温和地落在孙子身上,却又似有深意地扫了儿子朱煜昌一眼。
朱明轩被爷爷的话吸引了注意力,好奇地问:“爷爷,这跟三国有什么关系?”
“关系大着呢。”朱老端起紫砂壶,缓缓呷了一口茶,神态悠然,仿佛不是在谈论眼前棘手的政局,而是在品评一段古老的历史,“三国鼎立,魏、蜀、吴,各自雄踞一方,相互制衡,又时而联合,共抗外敌,其间的谋略、格局、用人之道,至今仍值得玩味。”
他放下茶壶,目光变得深邃起来,看向朱煜昌:“煜昌,你现在面临的局面,像不像一个小小的‘新三国’?刘建国组长坐镇中枢,如同曹魏,势大权重,要求结果,令出必行;孙连城副主任手握审计监察之权,恰似东吴,据守要津(程序规矩),精于算计,不易妥协;而你和郑开叶,身处前沿,一个要效率速成,一个重根基自主,倒有几分……蜀汉与西凉,或说是蜀汉内部不同派系之争的影子?虽同属一方,理念路径却各有侧重。”
朱煜昌凝神细听,父亲用历史比喻现实,总是如此一针见血又发人深省。
朱老继续道:“三国之中,英雄辈出,但最终能成事者,绝非仅凭一己之勇或一地之利,诸葛亮七擒孟获,是为安定后方;联吴抗曹,是为争取战略空间,他深知,即便志在匡扶汉室,也需要合纵连横,需要化解内部纷争,更需要……甚至与潜在的对手保持一种必要的、不失礼数的往来,因为今日之对手,或许明日就是共渡难关的盟友,即便不是,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