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声音不高,却字字千钧,带着长期执掌组织权柄的威严,目光锐利地扫过在场众人。
“老吴所言,是守住了制度的底线。” 对面一位面容清癯、气质儒雅的老者缓缓接话,他是负责宏观经济调控的领导,语气平和却针锋相对,“但底线之上,尚有天理人情,更有现实国策!芯片‘息壤’突破封锁、国际陆港贯通欧亚、花都经济逆势腾飞、政治生态浴火重生……这一桩桩一件件,哪一件不是挽狂澜于既倒的硬仗?哪一件不需要超乎寻常的魄力与担当?非常之时,当用非常之才!若拘泥于两年、三年的年限,错失了能真正扛起‘芯火’这国家战略支点、能驾驭花都这艘改革巨轮的核心舵手,这个责任,谁来负?是国家战略的损失大,还是暂时突破一个年限的损失大?”
他顿了顿,目光投向坐在上首、一直沉默倾听的老者,语气更加恳切:“领导,‘芯火’刚点燃,陆港刚启航,花都模式正在成为全国转型升级的样板,此时临阵换将,风险几何?郑开叶在花都,是民心所向,是众望所归!破格,破的是僵化的条条框框,立的应是实干兴邦的导向!”
“老刘的话,我深表赞同,不过嘛……”
坐在吴老下首的一位面容红润、气度雍容的地方大员丘老笑着插话,他是南方某经济强省的封疆大吏,声音洪亮,“花都的成绩有目共睹,郑开叶同志的能力毋庸置疑,只是……如此重要的位置,肩负着为国家探索新路的重任,是不是也需要更……嗯,更‘全面’的考虑?我提议,是否可以考虑一位在多个重要岗位、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有丰富主政经验的同志,与郑开叶同志搭班子?这样既能确保花都战略的延续性,也能为郑开叶同志分担压力,加速其成长?我们省就有几位非常优秀的……”
他的话虽委婉,意图却昭然若揭——想将自己的人安插进花都这艘正在崛起的巨轮上镀金、分羹。
“花都,从一潭死水到‘芯火’燎原,从腐败重灾区到民心所向之地,从被芯片‘卡脖子’到陆港列车驶向国外……这不是按部就班能做出来的成绩。”
领导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一种洞察一切的穿透力。
“我意已决!郑开叶同志破格提拔担任花都市委书记的报告,原则同意其能力与贡献!但鉴于其市长任职年限确实未满,为最大限度凝聚共识、减少无谓阻力,也为给郑开叶同志创造一个更加心无旁骛的干事环境,花都市委书记职务,暂不正式任命,由郑开叶同志以市长身份,全面主持花都市委、市政府工作!待时机成熟,再行正式任命,组织程序上,这符合‘主持工作’的惯例,也给了各方一个缓冲。但在花都,在‘芯火’和陆港的战场上,郑开叶就是最高指挥官!大家要全力支持,各部委要全力配合!谁再拿资历说事掣肘,就是跟国家战略过不去!”
“是!”刘老第一个沉声应道,眼中闪烁着振奋的光芒。
吴老嘴唇翕动了一下,最终化为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微微颔首。
丘老脸上的笑容有些僵硬,随即也恢复了常态,点头称是。
一锤定音!一场足以影响花都乃至更广阔区域未来的权力布局尘埃落定。
郑开叶的名字,以一种特殊却更显分量的方式,牢牢镌刻在花都权力版图的最顶端。
消息传到花都时,郑开叶正在国际陆港的指挥调度中心。
巨大的电子屏幕上,代表“花都号”中欧班列的绿色光点正稳健地穿行在西伯利亚广袤的冻土带上,实时更新的货运数据在侧边栏飞速滚动。
港区内,龙门吊巨臂挥舞,又一艘满载“芯火”芯片模组的远洋货轮正在紧张装船,汽笛长鸣,震动着凛冽的空气。
李阳脚步匆匆地穿过忙碌的大厅,将一份标着“绝密·特急”的加密文件递到郑开叶手中,低语道:“市长,中枢决议。”
郑开叶接过文件,目光沉静地扫过那几行决定他乃至花都未来的关键文字。
当看到“暂不正式任命”、“全面主持工作”的字样时,他的眼神没有丝毫波澜,仿佛早已预料,没有失落,没有愤怒,甚至连一丝涟漪都未曾泛起。
他合上文件,递给李阳,目光重新投向屏幕上那个移动的绿色光点,声音平稳得如同脚下坚实的大地:“知道了,通知下去,下午三点,‘芯火’二期指挥部、国际陆港管委会、市发改委、经信委、商务局、科技局、各区县一把手,市政府一号会议室,召开‘百日攻坚’动员部署会,迟到一分钟,自己递辞职报告。”
“是!”李阳心头一凛,立刻转身去传达这带着凛冽寒风的指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