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阳文化输出总局出品的魔性歌舞《渔阳巴扎嘿》,如同一种新型病毒,通过“魔音海螺”和图文并茂的连环画册,在三韩的民间悄然传播、迅猛复制。那简单重复的旋律、扭胯摆臂的魔性动作,以及那句洗脑的“巴扎嘿”,仿佛具有某种不可抗拒的魔力,迅速攻占了三韩百姓的业余生活。田间地头,常有农妇一边插秧一边不自觉的扭动;市集巷口,一群半大孩子模仿着画册上的动作跳得热火朝天;甚至夜深人静时,某些村落还会隐约传来压着嗓子的“渔阳~渔阳~好吃的多~”
在这股席卷三韩的“渔阳潮”中,以李英爱为原型绘制的舞蹈教学画册,因其画工相对精细、人物形象温婉中带着一丝渔阳特色的“辣妹”风采,尤其受到欢迎,几乎成了三韩年轻女子和部分心思活络的男子的“梦中情册”。画册中的李英爱,姿态优美,笑容甜美,眼神仿佛会说话,指引着人们走向“火锅辣条英雄血”的极乐世界。无数三韩普通百姓茶余饭后,捧着那本辗转得来、边角都磨毛了的画册,痴痴凝望,心中涌起对偶像本人和画册中描绘的那个“好吃的多”的神奇之地——渔阳的无限向往。
这股暗流涌动的崇拜,终于在一次精心策划(或者说歪打正着)的事件中,迎来了第一次爆发。
这一日,由渔阳方面“无意”中通过几个“不小心”说漏嘴的民间商队散播出去的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飞遍了三韩边境的几个村落:“明日午时,大汉渔阳边境,‘巴扎嘿女神’李英爱本人,将亲临表演!仅此一场,过时不候!”
消息一出,三韩边境地带的百姓彻底沸腾了!
“是李英爱!画册上的仙子要下凡了!”
“我一定要去看!谁拦我我跟谁急!”
“听说真人比画册上还美!歌声像百灵鸟,舞姿像……像加了辣椒的泡菜,够劲!”
翌日午时未到,三韩一侧的边境线附近,已是人山人海,人头攒动。百姓们扶老携幼,翘首以盼,手里还紧紧攥着那本视若珍宝的画册。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狂热的期待,以及……隐约的泡菜味。
如此大规模的、目标明确的聚集,自然惊动了两侧的边防力量。
渔阳这边,阎柔早就按张承的指示,在边境线后方搭起了一个坚固(王铁柱特供水泥打底)、装饰喜庆(挂满了辣椒串和“渔阳欢迎您”横幅)的临时舞台。数百名渔阳士兵盔明甲亮,精神抖擞,维持着秩序,脸上带着一种“我就知道会这样”的淡定笑容,甚至还有炊事班在现场支起了大锅,熬着香飘十里的麻辣汤,勾得对面三韩百姓肚子里的馋虫更加躁动不安。
而三韩那边,守边的将领和士兵们可就倒了血霉了。他们接到的是死命令:严禁百姓越境,严防渔阳文化渗透!可眼前这情景,哪里是“渗透”,简直是“决堤”!
“回去!都回去!不准聚集!”三韩将领声嘶力竭地吼着,嗓子都快喊劈了。
“凭什么不让我们去看女神!我们就要看李英爱!”人群激愤。
“那是汉人的诡计!是糖衣炮弹!看了会亡国的!”一个三韩士兵试图讲道理。
“亡国?我看你是嫉妒我们能去看女神!你们当官的就能偷偷看画册,别以为我们不知道!”一个大胆的年轻人直接怼了回去。
“就是!凭什么你们能看,我们不能看?我们要见李英爱!巴扎嘿!”
群情汹涌,推搡之间,冲突不可避免地升级了。有百姓试图冲破士兵组成的人墙,士兵们则挥舞着棍棒(不敢真动刀枪,怕引发大规模暴动)试图驱散。场面一度十分混乱,叫骂声、哭喊声、孩子的啼哭声,以及不知谁带头又开始唱的“渔阳~渔阳~好吃的多~”的歌声混杂在一起,形成了一曲极其荒诞的交响乐。
就在这混乱达到顶点的时刻,一身盛装、经过精心打扮的李英爱,在渔阳士兵的护卫下,登上了舞台。
刹那间,仿佛按下了静音键。
三韩那边的喧闹戛然而止。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痴痴地望着对面那个光彩照人的身影。阳光洒在她身上,仿佛自带滤镜和美颜效果。
然后,不知是谁带的头,人群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呐喊:
“李英爱!女神!”
“巴扎嘿!真的是巴扎嘿!”
“让我过去!我就看一眼!就一眼!”
三韩士兵组成的防线,在这纯粹由热情和渴望凝聚的洪流面前,显得如此脆弱和可笑。不少士兵自己也偷偷瞄着台上的李英爱,手里的棍棒都不自觉地垂了下来。
与此同时,一些胆大(或者对“女神”执念更深)的三韩百姓,趁着守军注意力被舞台吸引、防线出现松动的瞬间,如同脱缰的野狗,嗷嗷叫着就冲过了边境线,扑向了……渔阳这边弥漫着麻辣香气和“自由”空气的土地。
这些“成功越境”的三韩百姓,一踏上渔阳的地界,反应出奇的一致。
首先,是贪婪地深呼吸。
“啊——!”
一位跑得气喘吁吁的三韩青年,停下脚步,闭上眼,满脸陶醉地感叹:“这大汉的空气……吸一口,感觉肺都被净化了!是甜的!是麻辣鲜香的甜!比我们那边带着泡菜坛子味的空气不知高到哪里去了!”
旁边另一个刚跑过来的大妈连连点头,激动得热泪盈眶:“是啊是啊!这空气,吸一口提神醒脑,吸两口延年益寿,吸三口……我感觉自己都能跟着‘巴扎嘿’了!”
更有甚者,直接趴在地上,亲吻着渔阳这边平整坚硬的水泥路面,喃喃道:“这地!这路!都是知识的味道!是辣条的味道!”
舞台上,音乐适时响起,李英爱伴随着《渔阳巴扎嘿》的魔性旋律,翩然起舞。她那经过专业编排(虽然本质还是魔性)的舞姿,在狂热的粉丝眼中,无疑是天女下凡。越过边境线的三韩百姓们,立刻加入了狂欢,跟着节奏笨拙却又兴奋地扭动起来,嘴里喊着“巴扎嘿”,脸上洋溢着“朝圣”般的幸福光芒。
渔阳太守府内。
张承听着乌骨派快马加鞭送来的、关于边境“李英爱粉丝暴动”及“三韩百姓盛赞大汉空气香甜”的详细报告,乐得直接从椅子上蹦了起来,在书房里来回转圈,最后实在忍不住,双手叉腰,发出了极其反派的笑声:
“桀桀桀……桀桀桀桀……!”
这笑声回荡在太守府,听得门口站岗的卫兵都忍不住打了个寒颤,互相交换了一个“主公今天又吃错药了?”的眼神。
张承笑够了,抹了抹笑出来的眼泪,对一旁默默喝茶压惊的郭嘉道:“奉孝!听见没?空气都是甜的!还是麻辣味的甜!老子这文化输出,直接给他们干出‘皈依者狂热’了!连嗅觉都给你改造了!这就叫‘精神征服领域的辣条霸权’!”
郭嘉放下茶杯,无奈道:“主公,‘桀桀桀’此等笑声,多为话本中奸邪之徒所用,有损您的光辉形象……”
“管他呢!爽就完了!”张承大手一挥,毫不在意,“这说明效果拔群!他们不是闭关锁国吗?不是严防死守吗?老子用魔性的舞蹈和‘女神’的魅力,直接给他们凿开了一个口子!现在不是我们要进去,是他们的人民哭着喊着要出来!要呼吸我们‘香甜’的空气,要拥抱我们的‘巴扎嘿’!”
他越说越兴奋,仿佛已经看到了三韩边境防线名存实亡的未来:“通知下去!给李英爱记特等功!奖励……奖励她终身免费吃辣条!再让王铁柱给她铸个纯水泥的等身雕像,就立在边境线上,让三韩那些看不到真人的粉丝有个念想!”
“另外,”张承眼珠一转,又一个骚主意冒了出来,“趁着这股‘香甜空气’的热度,咱们再添把火!让管宁先生赶紧写几篇软文,标题我都想好了,就叫《论大汉空气质量与长寿的关系》、《深呼吸一口大汉气,胜读十年圣贤书》、《为何三韩精英纷纷用脚投票,选择呼吸大汉空气?》,通过各种渠道给我散播到三韩去!要营造出一种‘不吸一口大汉空气,人生枉活几十年’的舆论氛围!”
郭嘉闻言,差点被自己的口水呛到,咳嗽了好几下才缓过来:“主公……这是不是……有些过于……”
“过于什么?过于有效?”张承得意地挑眉,“这叫把握时机,精准营销!他们不是觉得空气都甜吗?咱们就坐实这个‘人设’!等三韩的百姓都相信呼吸我们的空气能治百病、能涨智商的时候,我看他们王室还怎么关得住人!到时候,咱们开个‘空气罐头’卖过去,都能发财!”
他仿佛已经看到,未来的三韩,满大街都是戴着口罩(渔阳特产,过滤本地“劣质”空气,专注偷吸渔阳“香甜”气)、眼神渴望地望着北方边境线的百姓……
“桀桀桀……”张承忍不住又笑了起来,只觉得心情无比舒畅,连窗外传来的、马钧工坊那如同钢铁摩擦的“魔音海螺”试音声,此刻听起来都如同天籁。
“这,就是文化的力量啊!”他装模作样地感慨一句,顺手拿起桌上李英爱的舞蹈画册,看着上面那个巧笑倩兮的“女神”,满意地点点头,“下一个目标,就是把咱们的‘巴扎嘿’广场舞,跳进三韩的王宫里去!让他们的王也跟着扭起来!哇哈哈...桀桀桀!”
笑声再次回荡,充满了快活(且反派)的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