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八章:星火传承
脆弱的停战协议如同一层薄冰,覆盖在汉亳边境之上。双方在缓冲地带立石为界,约定的边境集市也如期开放,进行了几次小规模、充满试探性的交易。汉部落的雪盐和细棉布让亳邦商人趋之若鹜,而亳邦的青铜块和特色谷物也引起了汉部落的兴趣。但在这看似平静的交易之下,暗流依旧涌动。亳邦的巡逻队虽然后撤,但目光始终未曾远离东陲营;汉部落的哨探也依旧警惕地监视着东南方向的一切动静。
就在这种微妙的平衡中,一个出乎所有人意料的身影,在一个月色朦胧的夜晚,悄然出现在了东陲营之外。
来的只有三人。为首的,正是亳邦王庭那位地位尊崇却并无实权的大卜偃!他依旧穿着那身陈旧的白色麻袍,手持一根古旧的藤木杖,身边只跟着两名最信任的、同样身着朴素麻衣的年轻弟子。他们没有携带任何表明身份的仪仗,更没有军队护卫,如同苦行的学者,风尘仆仆,脸上带着疲惫,眼中却燃烧着一种近乎虔诚的求知火焰。
他们的到来,立刻引起了哨兵的警觉。但当消息传到阳歌和巫那里时,两人都露出了惊讶却又仿佛预料之中的神情。
“大卜偃……他竟然亲自来了。”巫抚摸着手中的龟甲,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看来,王上那日关于‘同源’的话语,真正触动了他的心神。”
“请他进来吧。以礼相待,但加强警戒,防止这是亳邦的诡计。”阳歌下令道,心中也升起一丝期待。这位老祭司,或许是亳邦内部唯一一个真正超脱于权力与武力,纯粹追求知识与根源的人。
大卜偃被恭敬地请入营寨,他没有在意营中战士警惕的目光,也没有关注那些与亳邦风格迥异的建筑,他的全部心神,似乎都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直到他被引到一间安静的、点着油灯的土屋,看到早已等候在此的阳歌和巫时,他的目光才骤然聚焦。
没有寒暄,没有客套,老祭司甚至省略了所有礼节,直接开口,声音因长途跋涉而沙哑,却急切无比:“定澜王,巫者,老朽冒昧前来,只为一事——请让我看一看,你们的神龙图腾,还有……你们所使用的文字。”
他的直接反而让人心生敬意。阳歌与巫对视一眼,点了点头。
巫缓缓展开了一面珍藏的、用茜草和赭石染色的麻布旗帜,上面绘制着汉部落传承的龙图腾。那龙形与饕餮纹的威严肃杀截然不同,它更显修长、灵动,穿梭于云水之间,带着一种沟通天地、庇护苍生的神秘与亲和力。
大卜偃猛地站起身,踉跄着走到旗帜前,枯瘦的手指颤抖着,虚抚过图腾的每一道线条,嘴唇无声地嗫嚅着,浑浊的老眼中竟有点点泪光闪烁:“像……又不像……但这神韵……这源自古老自然崇拜的神韵……绝不会错……”
接着,绘也被召来,带来了他创造和收集的所有文字记录——从最初的结绳记事符号,到模仿万物形态的象形字根,再到目前尝试组合使用的初级文字。他甚至拿出了记录节气、天象的历法图谱。
老祭司完全沉浸了进去。他忘记了时间,忘记了身处何地,如同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贪婪地审视着每一个符号,对比着亳邦成熟文字的结构,询问着每一个发音的含义。他与巫、绘、阳歌进行了长时间的、深入骨髓的交谈。他们用半生不熟的语言,辅以大量的图画和手势,艰难却又热烈地交流着。
他们比较“日”、“月”、“星”、“辰”的写法和发音;他们探讨洪水、干旱、地震(“喀喇”的某种表现形式?)在不同传说中的地位;他们争论图腾演变背后的信仰变迁——是从沟通天地的灵物走向了代表权力与秩序的饕餮?
油灯添了一次又一次油。老祭司时而激动得手舞足蹈,时而陷入长久的沉思,时而为某个惊人的相似处拍案叫绝,时而又因巨大的差异而困惑摇头。
“错了……或许我们都错了……”大卜偃在某次沉默后,忽然喃喃自语,声音充满了沧桑与感慨,“亳邦以饕餮为尊,强调威权、秩序、征服,视四方为不臣之地,视异族为草芥奴仆……或许,我们早已在漫长的岁月中,背离了最古老的祖先对于天地的敬畏与和谐共处的智慧……”
他抬头看向阳歌,目光复杂:“你们的龙,翱翔于云水,沟通天地人神;你们的文字,虽显朴拙,却更贴近自然万物;你们的历法,用心观察星辰运转以指导农时……这些,或许才更接近那失落已久的、我们共同的原初之本相。”
老祭司的到访,早已超越了刺探情报的范畴,变成了一场纯粹而深刻的、跨越了阵营隔阂的文明对话。他们不是在争论胜负强弱,而是在共同摸索一条被时光尘埃掩埋的、通向共同源头的蛛丝马迹。
直到天色微明,大卜偃才仿佛从一场大梦中醒来,脸上带着极度疲惫却又无比满足的神情。他郑重地向阳歌和巫行了一个古老的、表示对智者和传承者尊敬的礼节。
“感谢定澜王,感谢巫者,不吝赐教。此行所见所闻,胜读百年宗庙残卷。”他真诚地说道,“老朽无法代表亳邦承诺什么,但在我心中,你们绝非蛮族,而是……走失了太久太久的同路之人。”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沉重:“然,王庭之中,贪婪与傲慢仍居主导。他们对‘金精’之术的渴望绝不会熄灭,对领土的野心亦不会轻易消散。此次停战,恐难长久。望贵部……早作准备。”
留下这句忠告后,老祭司婉拒了挽留,如同来时一样,带着弟子悄然离去,消失在黎明前的薄雾之中,仿佛从未出现过。
屋内,油灯即将燃尽。阳歌、巫和绘沉默地坐着,心中都充满了巨大的震撼和一丝沉重的希望。
老祭司的到来,如同一颗火种,证实了文明同源并非虚妄的猜测,也让他们看到了在亳邦那庞大而冰冷的青铜躯壳之下,依然跳动着寻求真知的星火。
这星火虽然微弱,却可能在未来,成为照亮两个文明另一种可能性的关键。
第三百三十八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