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在期待中悄然流逝,林婉的孕肚日渐隆起,像一颗充满生命力的果实。
何雨柱的“下一代系统V1.0”文件夹变得前所未有的庞大和精细。
婴儿房已经准备就绪,那张由何雨柱亲手设计、选用顶级环保榉木定制的小床稳稳地立在房间中央,旁边是同样经过他严格“安全测试”的尿布台和储物柜。
他甚至模拟了不同时段的光照角度,确保婴儿床的位置能获得充足但柔和的自然光。
林婉的产期越来越近,何雨柱的“应急预案”也升级到了最高级别。
他的手机始终保持满电状态,汽车油箱永远是满的,那个早已准备好的待产包就放在门口最显眼的位置,里面的物品清单被他反复核对了不下十遍。
一个平静的深夜,林婉被一阵规律性的宫缩惊醒。
她轻轻推了推身边睡眠很浅的何雨柱。
“柱子……”
几乎在她出声的同时,何雨柱就猛地睁开了眼睛,眼神在瞬间的迷茫后立刻变得清明而锐利。
“开始了?”他的声音异常冷静,但开灯的手却有细微的颤抖。
他一边按照孕期课程上学到的方法,用手机App记录宫缩间隔和持续时间,一边迅速但有条不紊地行动。
“妈,婉婉发动了,我们现在去医院。”他先给张小娥打了电话,言简意赅。
然后扶林婉起身,帮她穿上宽松舒适的衣服,将待产包背在身上。
去医院的路上,何雨柱车开得极稳,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但每一次红灯等待都显得格外漫长。
他一手握着方向盘,另一只手始终紧紧握着林婉的手。
“呼吸,跟着我说的节奏,吸气……呼气……”他重复着拉玛泽呼吸法的要点,声音沉稳,像在引导一项重要操作。
林婉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阵痛来袭时紧紧抓住他的手,但看着何雨柱比自己还紧张却强作镇定的侧脸,心里竟奇异地安定下来。
到了医院,提前预约好的单人产房已经准备就绪。
何雨柱换上了消毒服,全程陪产。
产房里的时间仿佛被拉长又缩短。
林婉的每一次用力,每一声压抑的呻吟,都像重锤敲在何雨柱心上。
他忘了之前熟读的所有医学知识,只是机械地按照助产士的指示,给林婉擦汗、喂水、支撑她的后背,一遍遍地重复着“婉婉,加油,我在”。
他的工程师大脑第一次出现了短暂的“宕机”,所有的逻辑和计算都被一种最原始、最强烈的情感所取代——对林婉的心疼和对新生命的期盼。
当一声响亮的啼哭终于划破产房的紧张空气时,何雨柱觉得自己的心跳都停了一拍。
“恭喜,是个男孩,六斤八两,非常健康!”助产士将清理干净的、红扑扑的小婴儿抱到他们面前。
何雨柱的目光先是急切地投向虚脱但微笑着的林婉,确认她安然无恙后,才颤抖着,小心翼翼地接过那个被包裹在襁褓里、小小软软的生命。
那么小,那么轻,却又那么有分量。
小家伙闭着眼睛,皱巴巴的小脸像个小老头,但五官依稀能看出他和林婉的影子。
何雨柱僵着胳膊,一动不敢动,仿佛抱着的是世界上最精密的仪器,生怕一点点晃动就会造成损坏。
他低头看着怀里的小生命,一种从未有过的、汹涌澎湃的情感瞬间将他淹没。
骄傲、感动、敬畏、还有一丝不知所措的慌乱。
这个由他和林婉共同创造的生命,这个他用了近十个月的时间在图纸、数据和想象中构建的“项目”,此刻真真切切地躺在他的臂弯里。
他的眼眶迅速湿润,视线变得模糊。
他抬起头,看向林婉,声音哽咽,千言万语最终只化作一句:
“婉婉……辛苦了……我们的项目……成功了。”
林婉疲惫却幸福地笑着,伸出手,轻轻碰了碰宝宝的小脸,再握住何雨柱因激动而颤抖的手。
一家三口的手,第一次握在了一起。
消息很快传开。
守候在产房外的何大清、张小娥和何雨水第一时间冲了进来,围着宝宝啧啧称奇,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林婉的父母也很快赶到,看着平安的女儿和健康的外孙,激动得老泪纵横。
何雨柱站在一旁,看着被家人和爱包围着的林婉和宝宝,心里被一种巨大的、圆满的幸福所填满。
他悄悄走到一旁,拿出手机,点开那个名为“h&L幸福工程”的文档。
在“下一代系统V1.0”的目录下,他新建了一个文件,郑重地命名为:
“何星源(暂定名)- 成长日志 day 1”
他在里面只记录了一行字:
“东八区时间,x年x月x日x时x分,项目核心成果‘何星源’(小名:元元)正式上线。系统运行稳定,核心成员林婉状态良好。此为一切之始。”
放下手机,他回到床边,从林婉手中接过再次熟睡的儿子。
这一次,他的动作自然了许多。
他凝视着宝宝安详的睡颜,心中默念:
“欢迎来到这个世界,元元。爸爸会和你妈妈一起,为你构建最稳固、最温暖的运行环境。”
窗外的天色已经蒙蒙亮,新的一天开始了。
而对何雨柱和林婉而言,一个全新的人生阶段,也伴随着这第一声啼哭,正式拉开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