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决定带上《语文》和《英语》课本——语文课本里收录了许多经典诗词和散文,她可以提前预习中文系的课程内容;英语课本则用来巩固词汇和语法,免得开学后跟不上进度。还有原身的笔记本,里面记满了学习方法、错题整理和考试心得,她也一并放进箱子里,像是带着一位无声的老师同行。
“姐姐,这些书好厚啊。”小汤圆小心翼翼地摸着语文课本的封面,惊讶地说,“比我的绘本厚好多,拿起来都沉。”
“这些是姐姐高中时的课本,里面装着很多知识。”汤予竹笑着说,“等你长大了,也要读很多书,学很多本领,去看更大的世界。”
小汤圆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又跑去收拾他的玩具:一辆红色的小火车,轮子还能转动;一套彩色积木,拼成的小房子已经有些松动;还有几个毛绒玩具——小熊、小兔、小象,都是村里叔叔阿姨送的。他把玩具一件件放进小行李箱,摆得满满当当,还特意在角落留出一小块空间,放上他的小零食:几颗奶糖,糖纸已经有些融化;一包饼干,是王婶送的苏打饼干;还有昨天剩下的糖炒栗子,用旧报纸包着,香气依旧。
收拾完行李,已是中午时分。汤予竹系上围裙,走进厨房。她从菜篮里挑出两个熟透的番茄,洗净切碎,放入热油锅中翻炒,番茄的汁水慢慢渗出,红油翻滚,酸香四溢。她打入两颗鸡蛋,蛋液遇热迅速凝固,化作金黄的絮状,与番茄融为一体。面条下锅,煮得软烂,捞出后浇上浓郁的汤汁,撒上一点葱花,香气扑鼻。
小汤圆坐在小板凳上,眼巴巴地望着灶台,等不及地接过碗,大口大口地吃起来。番茄的酸甜裹着面条,蛋花滑嫩,他吃得满嘴油光,脸颊鼓鼓的,像只偷吃了果子的小松鼠。“姐姐,明天我们就要坐大飞机了吗?”他一边嚼着面条,一边含糊地问。
“是啊,”汤予竹坐下,也端起一碗,“先坐大巴去县城机场,然后坐飞机去京城。飞机很快,几个小时就能到。”
“飞机是不是像小鸟一样,会飞很高很高?”小汤圆仰起头,眼睛亮晶晶的。
“是呀,能飞到云层上面。”汤予竹笑着说,“你可以从窗户往外看,下面的房子像小积木,河流像银线,云朵像,软绵绵的,好像伸手就能抓到。”
小汤圆听得入神,连碗里的面条都忘了吃。
午饭后,汤予竹又仔细检查了一遍行李:证件、衣物、厨具、设备、课本、小汤圆的玩具和零食,还有给京城房东准备的见面礼——一小罐桂花、一包自家种的茶叶,是村长特意送的,说让她带去,给房东留个好印象。“都齐了。”她满意地点点头,将两个行李箱盖好,扣上扣子,稳稳地立在门口,像两个即将启程的伙伴。
夕阳西下,天边染上一片橙红,云朵被晚霞烧得通红,像一幅流动的油画。汤予竹牵着小汤圆的手,走出院门散步。老槐树的影子被拉得很长,横斜在青石板路上;葡萄架上的藤蔓开始泛黄,几串未摘的葡萄在晚风中轻轻摇晃;桂花树开得正盛,香气浓郁,随风飘散,沁人心脾。
小汤圆蹦蹦跳跳地踩着地上的光斑,嘴里哼着不成调的歌。忽然,他停下脚步,仰头问:“姐姐,到了京城,我们还能种桂花树吗?”
汤予竹低头看着他,轻轻笑了:“应该可以。我们租的房子有个小阳台,到时候我们种一盆桂花,再种点薄荷和小葱,像在家里一样。”
小汤圆开心地笑了,眼睛里满是期待,仿佛已经看到了阳台上那盆金黄的桂花在秋风中摇曳。
汤予竹望着远处的山峦,夕阳把天空染成一片温暖的橙红。她知道,明天过后,她就要离开这个生活了半年的小山村,离开熟悉的乡邻,去一个陌生的城市。但她不害怕。因为她有小汤圆,有自己的一双手,有原身的梦想,还有对未来的期待。
回到家,她把行李箱放在门口,又从抽屉里取出原身的笔记本,翻开最后一页。纸页微微泛黄,上面写着一行清秀的字迹:“我想去京城,去看天安门,去读最好的大学,带着妈妈的期望,带着小汤圆,好好生活。”
汤予竹轻轻抚摸着那行字,指尖微微颤抖,眼眶不知不觉有些发热。她闭上眼,深吸一口气,低声说:“你的愿望,我会实现的。”
声音很轻,却坚定如铁。像是对原身的承诺,也像是对自己未来的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