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曹司的算盘声在清晨的阳光里格外清脆。李信正核对各郡县上缴的税银,突然发现北地郡的数目少了三成,账本上只写着“遇山匪劫掠”,没有详细记录。
“这怎么回事?”李信拿着账本去找冯异,“北地郡丞是新来的,不会是想蒙混过关吧?”
冯异翻看账本,眉头紧锁:“派人去北地郡核查,顺便让兵曹司派一队人护送,山匪活跃的地方,不安全。”
兵曹司接到消息时,张猛正带着巡逻队准备出发。他看了文书,当即调了二十人,由队正赵虎带队,跟着户曹司的小吏往北地郡去。
三日后,消息传回:山匪是真的,但只劫了少量税银,北地郡丞为了掩饰自己征税时多收了百姓的粮食,故意夸大损失,把差额算在了山匪头上。
“胆大包天!”天宇得知后怒拍桌子,立刻让人将郡丞押解到侯府,革去官职,同时让户曹司重新核算北地郡的税银,多收的粮食全部退还百姓。
百姓们拿到退回的粮食,对新税制的信任又多了几分。有个老农特意送来一篮鸡蛋:“侯爷,您这官,真是为咱们老百姓做主啊!”
但这件事也暴露了户曹司的漏洞——对地方官吏的监督不够。冯异主动请罪,提出在各郡县设“税银监督员”,由户曹司直接任命,定期巡查,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天宇批准了这个建议,同时让参军府重新评估北地郡的治安。周恒提交的新战略里,建议兵曹司调整巡逻路线,在山匪活跃的区域增加巡逻频次,必要时进行清剿。
“张校尉,”天宇把战略方案递给张猛,“北地郡的山匪,就交给你了。记住,要剿抚并用,愿意投降的可以编入联防军,顽抗的绝不姑息。”
张猛领命而去,出发前特意去户曹司找李信:“你们的监督员什么时候到位?我们清剿山匪时,正好能帮你们盯着地方官。”
李信笑着说:“已经在路上了,到时候让他们跟你们的巡逻队搭个伴,互相有个照应。”
巡逻队出发那天,北地郡的百姓自发来送行。有个曾被山匪抢过财物的汉子,非要给士兵们塞干粮:“官爷,狠狠收拾那些杂碎!”
张猛拍着他的肩膀:“放心,保证让他们再也不敢来捣乱!”
户曹司的监督员小王跟着巡逻队同行,他拿着账本,每到一个村子,就核对税银记录,询问百姓是否被多收粮税。遇到不清楚的地方,就请教同行的士兵:“赵队正,这村子后面的山路好走吗?听说山匪就藏在那边的山洞里。”
赵虎指着地图:“不好走,不过我们有办法。这次带了绳索和钩爪,保证能摸到他们老巢。”
小王把这些信息记在本子上,打算回去后建议户曹司,在险峻路段设“便民补给站”,既方便百姓通行,也能让巡逻队歇脚。
税银风波渐渐平息,北地郡的治安也好了不少。周恒在联席会上说:“这次能及时发现问题,多亏了户曹司的细致和兵曹司的果断,看来咱们的协调机制确实起作用了。”
张猛和李信相视一笑,之前的隔阂彻底烟消云散。
天宇看着三人融洽的样子,端起茶杯:“为了边郡安稳,干杯。”
茶杯相碰的脆响里,藏着三司磨合的印记,也藏着边郡日渐稳固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