荥阳前线的汉军大营,刘邦正对着地图与张良、萧何商议东进策略,帐外忽然传来一阵喧哗。
“陛下,云中郡送来大捷报!”传令兵捧着奏报,一路小跑冲进帐内,脸上难掩兴奋,“蜀侯率轻骑营与边郡联防军,在黄河沿岸三战三捷,击溃匈奴主力,缴获战马三千余匹,粮草五万余石!”
刘邦猛地从座上站起,一把抢过奏报,匆匆浏览完毕,忍不住拍案大笑:“好!好个天宇!朕就知道他能守住边地,没想到竟赢这么漂亮!”
张良与萧何连忙接过奏报细看,越看越是心惊。从黄河初战的火攻浮桥,到鹰嘴峡的设伏截击,再到河滩决战的攻心之术,环环相扣,步步精妙,完全不像一个“主理盐铁”的文臣能策划出的战术。
“这战术……怕是韩信来指挥,也不过如此吧?”萧何喃喃道,他执掌后勤多年,最清楚边地兵力与匈奴的差距,能以少胜多,还缴获如此丰厚,绝非易事。
“何止是战术。”张良指着奏报中“联防军各族协同作战”的描述,“能让羌、氐、乌孙等部族同心协力,甚至冲锋在前,这份驭下之能,更是难得。”
消息很快传遍大营,将领们议论纷纷。樊哙正在擦拭他的重剑,听闻捷报,忍不住道:“我就说天宇这小子不简单!以前只知道他盐铁搞得好,没想到打仗也这么厉害!三千轻骑加些部族勇士,就敢硬撼匈奴主力,比某些只会躲在后面的强多了!”
韩信刚从齐地赶回,听闻战况,眼中闪过一丝赞许:“火攻浮桥阻其锋,峡谷设伏断其粮,最后攻心乱其阵,三步棋都打在匈奴的七寸上,好手段。”他想起自己攻齐时,天宇送来的两千柄特级环首刀立下大功,此刻更觉此人不仅是后勤支柱,更是能独当一面的帅才。
彭越、英布等人也纷纷感叹,以前只把天宇当作“供应粮草兵器的后盾”,如今才意识到,这位远在边地的蜀侯,手中竟握着如此强悍的军事力量——五千轻骑能击溃匈奴十万铁骑,若调至前线,对付楚军岂不是如虎添翼?
“难怪陛下总说天宇是栋梁。”有将领私下议论,“咱们在前线跟楚军死磕,他在边地不仅稳住了后方,还练出这么一支强军,这实力,怕是仅次于陛下和韩信了。”
这种震动,在刘邦收到天宇上缴的战利品后达到了顶峰。当一千匹战马、一万六千石粮草运抵大营时,看着那些膘肥体壮的良驹和饱满的粮袋,不少将领都沉默了——他们打了这么久的仗,还从未见过边地能一次性送来如此丰厚的物资,更别说这还是“三成战利品”。
“你们算算,”刘邦指着那些战马和粮草,对众将道,“天宇留了七成在边地,那得是多少?这还不算他盐铁贸易的家底!以前只知他富,如今才知,他不仅富,还强!”
萧何趁机进言:“陛下,蜀侯既有如此实力,不如调轻骑营一部来前线?有他们相助,定能加速击溃楚军。”
刘邦却摇了摇头,目光深远:“不可。边地刚经大战,匈奴虽退,根基未稳,离不得天宇和轻骑营。再说,有他在边地镇着,朕才能安心与项羽决战,无后顾之忧。”他顿了顿,对传令兵道,“传朕旨意,嘉奖天宇黄金五百斤,丝绸千匹,封其子为关内侯,食邑五百户!另,允许边地自行扩编军队,盐铁署可自主调配军需,不必事事请示。”
这道旨意,无疑是对天宇军事硬实力的最大认可。汉营上下都明白,从今往后,这位蜀侯不再只是“盐铁总管”,更是手握重兵、镇守一方的封疆大吏,其在汉营中的分量,已不可同日而语。
消息传回云中郡,天宇正在查看轻骑营的扩编名单。听闻封赏,他只是淡淡一笑,将旨意交给王敬存档,转身对赵信道:“陛下的恩宠,是将士们用命换来的。扩编的事抓紧,开春后,我要看到一支能横扫草原的铁骑。”
夕阳透过窗棂,照在他沉稳的侧脸上。天宇知道,汉营的震动只是开始,随着边地实力的增强,他肩上的担子将更重——既要守护好这片用鲜血和盐铁换来的安宁,也要为大汉一统天下,贡献最坚实的力量。而这一切,才刚刚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