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北地边境,联防军的训练正热火朝天。汉军教官喊着口令,羌人、氐人的勇士们努力学着列阵,虽然脚步还有些凌乱,但眼神专注。他们手中的环首刀、弩箭都是盐铁总署特制的二级兵器,比自己原来的弯刀、骨箭好用得多。
“出列!”教官指着一个叫木阿的羌人勇士,“演示一下昨日教的突刺!”
木阿握着环首刀,深吸一口气,跨步、出刀,动作虽不如汉军士兵标准,却带着一股草原人的狠劲。教官点头:“不错!再快一点!”
木阿咧嘴一笑,又练了起来。他以前是烧当部落的牧羊人,去年羊群被匈奴抢了,差点没熬过冬天,如今拿着汉人的刀,想着能护住羊群,练得格外卖力。
联防军的编制很灵活:汉军士兵负责指挥、传递信号,部族勇士负责熟悉地形、冲锋陷阵,平时各司其职,遇袭时则通过烽火、号角联络。天宇还让人在各族聚居区之间修了简易的驿站,既能传递消息,又能囤积粮草和盐铁,确保遇袭时能快速支援。
苻健带着氐人勇士驻守在青石峡,这里是匈奴进入陇西的必经之路。他让人在峡谷两侧的山坡上挖了掩体,藏好弩箭,又派熟悉地形的族人在外围巡逻,一旦发现匈奴踪迹,立刻用烟火报信。
“以前匈奴来,我们只能躲,现在有了汉军的弩箭和阵法,能跟他们干一架了!”苻健拍着身边的石墙,这墙是用汉军送来的石灰、石块砌的,比氐人原来的木栅栏坚固十倍。
联防军组建半个月后,就迎来了第一次考验。一股百余人的匈奴游骑想从青石峡潜入,刚进峡谷,就被巡逻的氐人发现。烟火升起,苻健立刻带着五十名勇士进入掩体,等匈奴人走到峡谷中段,一声令下,弩箭如雨点般射下。
匈奴人没想到这里会有埋伏,顿时慌了阵脚,想往后退,却被赶来支援的汉军骑兵堵住退路。氐人勇士们挥舞环首刀冲下山,与汉军配合,不到半个时辰就击溃了匈奴游骑,斩杀三十余人,活捉十余人,自己只伤了五个。
消息传到云中郡,天宇正在查看联防军的训练日志,听闻首战告捷,笑着对赵信道:“你看,部族勇士熟悉地形,汉军擅长阵法,配合起来果然厉害。”
赵信点头:“以前咱们守边,总像瞎子摸象,不知道匈奴从哪来。现在有部族帮忙巡逻,等于多了无数双眼睛,再也不用被动挨打了。”
烧当部落的勇士们也不甘示弱。他们在草原上设下陷阱,用汉军教的“诱敌深入”战术,活捉了一股抢羊的匈奴小股部队,缴获了二十多匹战马。烧当让人将战马送到边市,换了五十石盐和三十具铁犁,分给参战的勇士,笑着说:“守边不仅能保命,还能换盐铁,这买卖划算!”
周边的部族看到联防军的好处,纷纷要求加入。两个月内,联防军的规模扩大到八百人,涵盖了十个部族,防线从陇西一直延伸到九原,像一条由汉人与各族勇士共同编织的锁链,牢牢锁住了匈奴南下的通道。
匈奴的袭扰越来越少。偶尔有零星游骑靠近边境,看到联防军的烽火和巡逻队,便吓得掉头就跑。一个被俘的匈奴士兵说:“以前以为汉人不懂草原,现在到处都是他们的人,还有羌人、氐人帮忙,根本没法抢了。”
天宇让人将俘虏放回,特意让他们带话给匈奴部落:“大汉与诸部同心守边,再敢来犯,定不轻饶。若肯安分贸易,盐铁依旧供应。”
夕阳下,联防军的士兵们在边境线上巡逻,汉军的铠甲与部族的皮袍交相辉映,环首刀的寒光与牛角号的声音在草原上交织。天宇站在望北堡上,望着这条越来越稳固的防线,心中清楚,盐铁换来的不仅是战马和归附,更是边地真正的安宁——这种安宁,由汉人与各族人共同守护,比任何城墙都坚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