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了食盐问题,天宇的目光投向了士兵身上的甲胄。
清晨的操练场上,士兵们正进行着格挡训练,匈奴弯刀的仿制品劈砍在秦军甲胄上,发出沉闷的响声。天宇走近细看,发现不少士兵的甲胄已经出现了裂痕,有的皮革甲甚至被劈出了口子,露出里面粗糙的麻布战袍。
“这甲胄……”天宇拿起一具被换下的旧甲,入手沉重,甲片之间的连接松散,边缘更是锈迹斑斑,“这般质量,如何能抵挡匈奴的弯刀?”
身旁的军侯苦笑一声:“百将有所不知,边郡铁器匮乏,能有这般甲胄已是不易。多数士兵穿的还是皮甲,遇上锋利些的兵器,根本不堪一击。”
天宇眉头紧锁。甲胄是士兵的第二生命,防护不足,再多的战术也难以弥补伤亡。他忽然想起此前勘察地形时,曾在三十里外的荒山发现过一座废弃的铁矿,只是因开采困难、冶炼技术落后而被遗弃。
“赵信!”天宇高声喊道。
赵信快步上前:“末将在!”
“你即刻率一队士兵,前往荒山修复那座废弃的铁矿,召集附近的矿工,恢复开采。”天宇沉声道,“所需人手、粮草,皆从军需库支取,务必尽快出铁!”
“修复铁矿?”赵信有些疑惑,“百将,铁矿开采耗费巨大,咱们……”
“盐矿的收益,全部投入铁矿!”天宇打断他,语气坚定,“有了铁器,才能有好的甲胄和兵器,军队的战力才能真正提升。”
赵信恍然大悟,抱拳领命:“末将领命!”
安顿好铁矿的事,天宇又召集了营中所有的铁匠。边郡的铁匠不多,加起来不过二十余人,大多是些只会打制农具和简单兵器的老手艺人。
“诸位师傅,”天宇将一具破损的甲胄放在铁匠们面前,“你们看,这甲胄笨重不说,防护力也不足。今日召集大家,是想改良甲胄和兵器。”
说着,他取来笔墨,在竹简上画出图样:“我想将甲胄改为‘鱼鳞甲’,用巴掌大的细小铁片,以铜钉层层叠加,如同鱼鳞一般。这般设计,既能减轻重量,又能增强防护,活动起来也更灵活。”
他又指向一旁的长戈:“还有这长戈,木柄虽坚韧,却怕刀剑劈砍。改用铁柄,再在连接处加固,便能避免被匈奴骑兵轻易斩断。”
铁匠们围过来看那图样,脸上先是惊讶,随即露出难色。为首的老铁匠迟疑道:“百将大人,这鱼鳞甲工艺复杂,一片一片敲打、连接,耗费的铁矿和工时都远超寻常甲胄。咱们边郡铁矿本就不多,恐难大规模打造啊。”
“铁矿的事不必担心。”天宇早有准备,“盐矿每日的收益,会优先供给铁矿开采和冶炼。至于工时,我会从军中抽调人手,协助你们打下手,只求尽快出活。”
他顿了顿,看向众铁匠,语气诚恳:“而且,第一批改良的甲胄和兵器,会优先装备前线士兵。他们守着边疆,护着咱们的家园,总得让他们有副好甲胄傍身,不是吗?”
铁匠们对视一眼,心中的疑虑渐渐消散。老铁匠拱手道:“百将大人心系士兵,我等佩服!既然大人有此决心,我等定当尽力!”
“好!”天宇大喜,“所需材料尽管开口,军营会全力支持!”
接下来的半个月,铁矿的炉火日夜不熄,铁匠营更是叮叮当当响个不停。士兵们轮流去铁矿帮忙搬运矿石、拉风箱,铁匠们则埋头赶制,按照天宇的图样,一点点打磨、锻造、连接。
半个月后,第一批改良甲胄和铁柄长戈终于制成。
天宇让人穿上鱼鳞甲试试,只见那甲胄贴合身形,士兵活动起来灵活自如,再不像以前那般笨拙。天宇拿起一把匈奴弯刀的仿制品,狠狠劈在甲胄上,只留下一道浅浅的白痕,甲片完好无损。
“好!”周围的士兵纷纷喝彩。
“再试试行军速度!”天宇下令。
穿改良甲胄的士兵与穿旧甲的士兵同时出发,奔袭三里地,前者竟比后者快了近三成,到达终点后也只是微微气喘,远没有后者那般疲惫。
老铁匠捋着胡须,满脸欣慰:“百将大人的法子果然高明!这鱼鳞甲,怕是能让弟兄们少流不少血啊!”
天宇看着那闪亮的鱼鳞甲,眼中闪烁着光芒。装备的升级,只是提升战力的一步。他知道,要让这支军队真正成为锐不可当的劲旅,还需要更多的革新与磨砺。
而此时的匈奴王庭,也已收到了那支八百骑兵全军覆没的消息,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悄然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