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岚宗议事大厅内,檀香萦绕,却驱不散厅中若有若无的暗流。
周玄端坐主位,目光扫过两侧——流云宗、浩然书院等云州本土宗门的长老神色平和,而昆仑墟、龙虎山等正道六仙宗留下的驻派长老,目光却不时落在石案上的青铜镜上,带着探究与难以掩饰的觊觎。
这面青铜镜静静躺着,褪去铜锈的镜身泛着温润的古铜色,边缘云纹古朴,看似平平无奇,可那日雷劫中吞噬紫雷、映照宫殿的异象,早已传遍各宗,成了所有修士瞩目的焦点。
“周宗主,此镜能引仙光破劫雷,实乃上古奇宝。”昆仑墟驻派长老玄真道人率先开口,语气带着几分试探,“青岚宗刚经大战,百废待兴,若需人手研究此镜,我昆仑墟愿派专人相助。”
龙虎山长老立刻接话:“我龙虎山典籍浩瀚,或许能从中寻得此镜来历。不如暂借我宗一观,数月后必当奉还?”
这话一出,厅中气氛顿时微妙起来。流云宗长老眉头微皱,却不好直言反驳——六仙宗势大,云州本土宗门如今根基未稳,不宜与之争锋。
周玄心中了然,面上却不动声色,抚须笑道:“多谢诸位道友厚爱。只是此镜乃我宗弟子许贤所献,按宗门规矩,需由本宗妥善保管。况且青岚宗大阵尚未修复,魔修隐患未除,此时分神研究古镜,恐有不妥。”
他将话题引向魔修与大阵,既是提醒,也是婉拒。
几位六仙宗长老对视一眼,眼中闪过一丝不甘。他们临行前,各宗太上长老都曾特意叮嘱:此镜关乎飞升线索,务必设法带回宗门,即便暂时无法得手,也绝不能让其他仙宗捷足先登,宁可留在青岚宗,日后再寻机会筹谋。
“周宗主所言极是。”慕容雪道人哈哈一笑,掩饰住眼中的盘算,“是我等心急了。魔修未灭,的确不宜分心。只是此镜非凡,还需青岚宗多加看护才是。”
这话看似关切,实则是在提醒——此镜已在六仙宗的关注之下,青岚宗若想独吞,恐怕要掂量掂量。
周玄自然听出弦外之音,点头应道:“多谢提醒,本宗自会妥善处置。”
接下来的商议,众人默契地避开青铜镜,转而讨论修复大阵、肃清魔气、安置凡人等事宜。散会后,六仙宗长老们纷纷告辞,离去时,看向宝库方向的目光都带着一丝复杂。
流云宗长老路过周玄身边时,低声道:“周宗主,树大招风,此镜怕是会给青岚宗招来麻烦。”
周玄苦笑一声:“事已至此,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最终,青铜镜还是被存入了青岚宗宝库,由三位核心长老轮流看守,对外只宣称是一面有避雷之效的古镜,暂时压下了各方的窥探。
而此时,后山洞府内,许贤正盘膝静坐。
他刚突破筑基后期圆满,体内灵力尚在稳固阶段。闭上眼,这段时间的厮杀画面在脑海中流转:黑风岭与魔修的初遇,护山大阵前的惨烈攻防,雷劫中青铜镜显威的震撼……每一次生死一线的瞬间,都让他对功法的理解更深一层。
“筑基后期大圆满,在于灵力的凝练与心神的掌控。”许贤喃喃自语,回忆着玄凌道尊挥剑时的从容,了尘大师佛光护持时的沉静,“之前总想着快些突破,却忽略了根基的稳固。”
他运转青岚宗心法,引导灵力在经脉中缓缓流转。与以往不同,此刻的灵力不再追求速度,而是如同细水长流,一点点冲刷着经脉中的滞涩,每一次循环,都比之前更加精纯。
这场大战,他虽未参与元婴修士的核心对决,却在生死间磨砺了心性。尤其是目睹墨渊借雷劫飞升的疯狂,以及青铜镜映照仙宫的缥缈,让他对“道”有了新的感悟——修炼并非一味求快,更要守住本心,步步为营。
“嗡——”
丹田内的灵力渐渐凝聚成一股柔和的气流,原本略显驳杂的气息变得纯粹起来。许贤能清晰地感觉到,筑基后期圆满的壁垒似乎松动了一丝,只要继续稳固,突破筑基大圆满指日可待。
不知过了多久,他缓缓睁开眼,眸中清亮,周身灵力收束自如。站起身,活动了一下筋骨,只觉浑身充满了使不完的力气,对青岚剑的掌控也更加得心应手。
“修为提升只是表象,心境的成长,才是真正的收获。”许贤走到洞外,望着重建中的宗门,心中一片平静。
他并不知道,自己上交的青铜镜已在各宗之间掀起暗流,只觉得卸下了一个重担。如今大战暂歇,正是沉淀己身、夯实根基的好时机。
远处传来弟子们修炼的呼喝声,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许贤微微一笑,提剑走向修炼场——无论未来有多少风雨,唯有自身强大,才能从容应对。
青岚宗的重建仍在继续,而围绕着青铜镜的暗流,也在平静的表面下悄然涌动,预示着未来更多的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