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后的时光,沈若犹如一个上紧发条的陀螺。白日于杂役院劳作,挑水、劈柴、清扫药园,事事皆处理得无懈可击,却从不主动与人交谈,更不会卷入任何纷争。他人讥笑她愚钝,她便低头佯装未闻;被分配到繁重活计,她也只是默默接手,绝不多言半句。
灵石数量,如雨后春笋般逐渐增多。一块、两块、五块、十块……她每日皆要数上一遍,指尖摩挲着冰凉的灵石,心中既安稳又忐忑。
时光荏苒,转瞬便至次年之春。储物袋中的灵石终于积攒至一百五十块。沈若数完最后一块,将储物袋紧紧攥于手中,指节皆已泛白。
藏经阁位于宗门之东,乃是一座三层高的木楼。第一层放置着些许基础功法及杂记,供外门弟子与杂役弟子借阅,然若要借书则需支付灵石——要么是借阅费,要么是直接买下。
沈若选了个雨天,背着背篓前往藏经阁。雨天杂役院的活计较少,且路上行人稀少,不易引人注意。她换上一件洗得发白的灰布衫,将头发梳理得整整齐齐,又在脸上涂抹了些许灶灰,以使自身更不引人注目。
藏经阁的管事是个白胡子老头,据传年轻时亦是一名修士,后因走火入魔伤及根基,方退下来管理藏经阁。他坐在门口的竹椅上,手中捧着一本泛黄的书,眼皮都未曾抬起。
“欲购何书?”老头的声音沙哑得犹如磨石。
“欲……欲购两本适合杂灵根的功法。”沈若的声音略有些发紧,手心皆是汗水。
老头这才抬起头,浑浊的目光扫了她一眼:“杂灵根?五行杂灵根?”
沈若赶紧点头,入门测灵根的时候她知道自己的灵根驳杂得厉害,金、木、水、火、土五行都有,只是每种灵根的纯度都低得可怜,是修仙界最不待见的五行杂灵根。
老头从竹椅上站起来,慢悠悠地走进藏经阁第一层。沈若跟在后面,眼睛忍不住往书架上瞟。架子上摆满了书,封面上写着《基础吐纳法》《练气入门详解》《百草图谱》……每本书的封面上都贴着张纸条,写着借阅费和购买价。
老头在最里面的书架前停下,抽出两本蓝色封皮的书扔给她:“就这两本,《五行决》和《五行基础法术》。都是最基础的,适合杂灵根入门,一共一百二十下品灵石。”
沈若赶紧接住书,指尖碰到书页时,心里像揣了只兔子。她把背篓里的包裹解下来,倒出一百二十块灵石,一块一块数给老头看。
老头数完灵石,拿出个册子,让她在上面签字。沈若写下自己的名字,字迹歪歪扭扭——她小时候只跟着爹认过几个字,还是进了宗门后偷偷跟着外门弟子学的。
“拿了书赶紧走,别在这儿碍事。”老头把册子收起来,又坐回竹椅上,继续看他的书。
沈若抱着两本书,像抱着什么稀世珍宝,低着头快步走出藏经阁。直到走出老远,确认没人注意自己,她才敢抬起头,雨水打在脸上,凉丝丝的,心里却像烧着团火。
回到杂役院路上,她把两本书放进了空间。
从那天起,沈若的生活又多了项内容。每天晚上练完功,她就借着微弱的灯光,趴在床上看书。
《五行诀》讲的是如何同时运转五行灵气,功法听起来简单,练起来却难如登天。五行灵气相生相克,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克金又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沈若第一次尝试运转《五行诀》时,刚把灵气分成五股,就感觉丹田像被五只手撕扯,疼得她差点晕过去。她赶紧停下,额头上全是冷汗。
“难怪杂灵根难修仙。”她揉着丹田,心里总算明白为什么五行杂灵根被称为“废灵根”。单灵根修士运转功法,就像在空地上走直线;可杂灵根修士要同时控制五股灵气,简直像在钢丝上跳五人舞。
她没有放弃。每天晚上吸收完灵石,就拿出一个时辰研究《五行诀》。先从最基础的五行感应开始,闭上眼睛,去感受自然界的五行之气。
春天的草木是木气,燃烧的柴火是火气,脚下的泥土是土气,溪里的水是水气,偶尔碰到的铁器是金气……她像个刚学说话的孩子,一点点分辨着五种气息的不同。
三个月后,她终于能勉强控制两股灵气同时运转。先练相生的水木灵气,让水灵气滋养木灵气,两种灵气像两条小鱼,在经脉里慢慢游动,虽然缓慢,却不再冲突。
又过了半年,她能同时运转三种灵气;一年后,五种灵气终于能在她的经脉里按照《五行诀》的路线缓缓流转,虽然依旧生涩,却再也没有出现过撕扯感。
与此同时,她也在练《五行基础法术》。书里记载了五个最基础的法术:金系的“锐金术”,能让指尖弹出寸长的金色锐芒;木系的“催生术”,可以让植物快速生长;水系的“凝水术”,能凝聚出小水团;火系的“引火术”,能点燃干燥的东西;土系的“浮土术”,可以让脚下的泥土松动。
这些法术看起来简单,练起来却同样不容易。沈若每天干完活,会找个没人的角落偷偷练习。
练“凝水术”时,她对着空碗练了半个月,才终于凝聚出一滴水珠;练“引火术”更惨,好几次差点烧到自己的头发,最后只能在溪边练习,一出错就往水里钻。
有一次在竹林里练“催生术”,她对着一株小草施法,结果那草疯长起来,转眼间长到了半人高,差点把她藏身的地方暴露。她吓得赶紧用“锐金术”把草割掉,之后再练法术,再也不敢在靠近竹林的地方。
时间像山间的溪流,悄无声息地流淌。沈若的日子依旧过得平淡无奇,每天干活、攒灵石、练功法、学法术,三点一线。杂役院里的人换了一批又一批,有人因为受不了苦走了,有人因为表现好升成了外门弟子,只有她还像块石头,稳稳地待在原地。
没人知道,这块看起来不起眼的石头,内里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丹田那点微弱的气感,早已壮大成一团朦胧的气旋。五行灵气在气旋里缓缓转动,金气如星,木气如芽,水气如露,火气如豆,土气如尘,五种气息相互缠绕,却又泾渭分明。
她的身体也悄悄发生了变化。以前挑三十桶水就累得直不起腰,现在挑着水走山路,脚步轻快得像阵风;晚上在竹林里打坐,即使是寒冬腊月,也感觉不到丝毫寒意;甚至连视力和听力都敏锐了不少,隔着老远就能听到别人的脚步声。
这天晚上,沈若像往常一样在竹林里打坐。运转《五行诀》一周天后,她感觉丹田的气旋突然猛地一缩,紧接着一股比之前强盛数倍的气流涌了出来,顺着经脉流转全身,所过之处,像是被温水浸泡,舒服得让她忍不住轻哼出声。
气流在体内转了三圈,最后重新汇入丹田,原本朦胧的气旋变得清晰起来,像个小小的旋涡,不断吞吐着周围的灵气。
“这是……炼气一层?”沈若睁开眼,眼里闪过一丝难以置信的狂喜。
她试着抬手,运转火系灵气。指尖“噗”地一声冒出一小簇火苗,稳定得不像之前那样摇摇欲坠。再试水系,手心瞬间凝聚出一个拳头大的水球,晶莹剔透。
她真的突破了,成了一名真正的修仙者。
沈若坐在竹林里,看着指尖跳动的火苗,突然想笑,又想落泪。一年多的隐忍,每天像个惊弓之鸟般藏着秘密,挑水时故意放慢速度装作体力不支,被人欺负时低头忍受……所有的委屈和辛苦,在这一刻都有了意义。
她深吸一口气,压下翻涌的情绪。炼气一层只是开始,杂灵根的修行速度本就比单灵根慢,她没有骄傲的资本。
“还要继续苟着。”她收起火苗,杂役院不能再待了,炼气期修士需要更浓郁的灵气,而且继续留在这里,迟早会被人发现异常,引起别人的嫉妒之心。
明天,她就去外门登记处,申请成为外门弟子。
沈若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草屑。月光透过竹叶洒在她脸上,映出一双明亮却沉静的眼睛。她的修仙路,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