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政和初年,建州文风鼎盛,每年都有不少读书人赴京赶考,希望能金榜题名,改变命运。这年秋天,建州贡士李弼、翁楶、黄崇三人,结伴从建州出发,前往京师汴梁参加科举。三人自幼相识,都有才学,一路上吟诗作对,畅谈理想,对未来充满了憧憬。
抵达汴梁后,离科举考试还有些时日,三人听说相国寺一带热闹非凡,不仅有各色商铺,还有不少身怀绝技的奇人异士,便相约去相国寺游览。刚走进相国寺,就看到一处摊位前围满了人,挤进去一看,原来是一位相士正在为人看相。这相士须发花白,眼神锐利,据说能通过面相断人平生祸福,言语不多,却精准如神,不少人都慕名而来。
“咱们也让相士看看,算算这次能不能考中?”李弼提议道,翁楶和黄崇也颇为心动,便一同走上前,向相士拱手行礼:“先生您好,我等三人皆是来京赴考的贡士,想请先生为我等看看前程,不知可否?”
相士抬眼打量了三人一番,先看向李弼,缓缓说道:“这位郎君,你此次科举便能成名,日后官运尚可,能做到外郎之职。”接着又看向翁楶:“你需再考一次才能中第,不过官运也不差,会紧随这位李郎君之后。”最后,他的目光落在黄崇身上,沉吟片刻后说道:“你要等三次科举之后,才能顺利考中,官职与这位翁郎君相当。”
三人听了相士的话,心中各有盘算。李弼喜上眉梢,对自己此次考中更有信心;翁楶虽需多等一届,却也知道了大致方向,心中安定不少;黄崇则有些失落,想到要多等三年,难免有些焦躁,可转念一想相士说的“官与翁同”,又稍稍放下心来。三人向相士道谢后,便离开了相国寺,各自投入到考前复习中。
科举考试结束后,三人静待放榜。不久后,榜单公布,李弼果然榜上有名,顺利考中进士,后来按照相士的预言,官至外郎;翁楶此次落榜,并未气馁,按照相士的说法,继续苦读,果然在下次科举中得中,官运也紧随李弼之后。唯有黄崇,接连两次科举都名落孙山,直到第三次——距离初次赴京整整九年之后,才终于通过乡试,获得了参加会试的资格。
这年,黄崇再次赶赴京师。抵达汴梁后,他无意间又来到相国寺,竟发现当年那位相士还在原地摆摊。相士看到黄崇走来,先是愣了一下,随即突然站起身,对着他大声说道:“你怎么会到这里来?”
黄崇心中纳闷,走上前向相士行礼,笑着说道:“先生不记得我了?九年前我曾与两位友人一同来向您问过前程,您说我要三次科举才能考中,如今我终于获得了会试资格,特来赴考。当年的李弼、翁楶两位友人,也都已按照您的预言登科做官了。”
相士闻言,摇了摇头,说道:“每日来问相的人往来如织,我哪里还记得九年前的事?不过,我且看你今日的面相——按照你原本的命数,本该能做到升朝官以上的高位,可你如今印堂发黑,面带凶相,定是做了不义之事,谋财杀人,已遭严重阴谴!你还是速速回乡去吧,不用参加会试了,过不了多久就会丧命。”
黄崇听了,脸色骤变,连忙辩解道:“先生说笑了!我一向谨守本分,从未做过伤天害理之事,怎会谋财杀人?”
相士眼神锐利地盯着他,语气坚定地说道:“我断相从未出错,你是否做过亏心事,自己心中清楚。我再问你,你有几个儿子?”
黄崇心中一慌,答道:“有三个儿子。”
“你的儿子,日后也会相继夭折,你黄家的香火,终将断绝。”相士的话,如同一记重锤,狠狠砸在黄崇心上。他心中又惊又怒,却不敢再多说,只能强压着情绪,闷闷不乐地离开了相国寺。
之后,黄崇硬着头皮参加了会试,果然如相士所言,再次落榜。他带着满心的沮丧和不安,回到了建州。没过多久,黄崇就染上了重病,卧床不起,不到一年,便一命呜呼。更离奇的是,在他死后,他的三个儿子也相继染上怪病,短短半年内先后夭折。黄崇的妻子悲痛欲绝,无奈之下,只能改嫁他人,黄家就此断了子嗣,彻底绝了后。
直到此时,人们才渐渐知晓黄崇遭此报应的缘由——原来,黄崇的母亲早逝,父亲年过六十时,家境还算殷实,便买了一位年轻的妾室。不久后,妾室怀了身孕,即将临盆。当时黄崇正在郡学读书,他的父亲便与黄崇的弟弟商议:“我已年过花甲,如今突然有了孩子,实在有些羞愧。这孩子生下来后,是不养活他,还是送给别人?不然,先养着他,等他长大了,让他出家为僧如何?”
黄崇的弟弟性子温和,说道:“父亲晚年得子,也是常理,全凭父亲做主。不过,我觉得还是应该把他生下来,等兄长回来,再商量如何安置。”不久后,妾室顺利生下一个男孩,黄崇的父亲便派人送信给黄崇,让他回家。
黄崇接到信后,立刻赶回了家。他在堂屋向父亲行礼,父亲便将妾室生子、以及自己的顾虑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随后让人把婴儿抱了出来。当时正值秋中,闽地家家户户都在酿酒,黄崇家的庭院里放着好几只巨大的木桶,里面装满了水,用来检验酒桶是否渗漏。黄崇走上前,伸手接过婴儿,不等众人反应过来,竟直接将婴儿扔进了装满水的木桶中,将其活活溺死!
黄崇的父亲见状,悲痛欲绝,却也无力阻止,只能默默抹泪。原来,黄崇看重家中的财产,担心这个年幼的弟弟长大后,会与他争夺家产,便狠心下此毒手,只为保住自己的利益。
善恶终有报,黄崇为了钱财,竟残忍杀害年幼的弟弟,如此丧尽天良之事,终究逃不过阴谴。他不仅自己英年早逝,还连累三个儿子夭折,妻子改嫁,落得个断子绝孙的下场,正是应了相士的预言。
而李弼和翁楶,始终坚守本心,为官清廉,仕途顺遂。李弼最终官至朝奉郎、宗子博士,翁楶也做到了承议郎、台州通判,两人都安享天年,子孙兴旺。
那位相国寺的相士,也因精准断出三人的命运,尤其是揭穿黄崇的恶行、预言其结局,愈发声名远扬。人们在谈论此事时,无不感叹相士的相术精妙,更感慨“天道好轮回,报应不爽”——一个人若为了私欲不择手段,终究会付出惨痛的代价,而坚守善念、行得正坐得端,才能收获安稳顺遂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