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战的风格向来是雷厉风行,信奉“大力出奇迹”。城管队初步成型,经过二狗等人几天简单粗暴却有效的“军训”后,他立刻摩拳擦掌,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整治行动。目标直指永乐坊最直观、最影响观感和民生的两大痛点——环境卫生与公共秩序。用他的话说:“先把脸洗干净,再谈别的!
第二天清晨,天刚蒙蒙亮,坊内多数人还在梦乡。三十名穿着统一深蓝色号褂(萧战让府里绣娘连夜赶制的,胸前还绣了个歪歪扭扭的“管”字)的城管队员,在二狗的带领下,如同出征的军队,扛着崭新的扫帚、铁锹,推着几辆专门找来的垃圾车,杀气腾腾(?)地开进了永乐坊的主街。
“都听好了!分段包干,从坊门往里扫!垃圾归堆,污水入沟,堵了的沟渠给老子挖开!动作要快,姿势要帅!”二狗叉着腰,用他在沙场上练就的大嗓门吼道。
行动一开始,就遇到了预料之中的阻力。
一个卖早点的摊主,把炉子和桌子摆到了路中央,死活不肯挪窝:“凭什么挪?老子在这儿摆了十几年了!这路是你家开的?”
一个睡眼惺忪的汉子,打着哈欠,随手就把一包夜里的排泄物从二楼窗口扔了下来,差点砸到清理的队员,还骂骂咧咧:“扫什么扫?大清早的吵死人!老子爱怎么扔怎么扔!”
更麻烦的是几个明显是地痞流氓模样的家伙,抱着胳膊,吊儿郎当地聚在街角,阴阳怪气地起哄:
“哟呵?换新狗腿子了?穿得人模狗样的!”
“使劲扫!扫干净点,爷们儿好走路!”
其中一个脸上带疤的,甚至故意走上前,一脚将队员刚刚归拢的一堆垃圾踢散,垃圾滚得到处都是,他得意地哈哈大笑。
一名年轻的城管队员气得脸通红,想上前理论。二狗一把拦住他,自己大步流星地走过去,什么废话都没有,直接一个干净利落的军中擒拿手,抓住那混混的手腕一拧一按,“咔嚓”一声轻响(可能脱臼了),伴随着杀猪般的惨叫,那混混就被死死地按在了刚刚清理出来的、还带着水渍的青石路面上。
“妨碍公务!破坏环境!公然挑衅!”二狗声如洪钟,对着周围惊呆的人群和那几个变了脸色的混混吼道,“按萧管事和李公子定的新规,抓起来!罚清扫街道三日!包吃包住(指关进临时设立的‘悔过室’)!”
他目光如电,扫过其他几个蠢蠢欲动的混混:“还有谁想试试?一起上!老子正好缺几个通下水道的劳力!”
那几个混混被二狗这毫不讲理、直接动手的彪悍作风镇住了,面面相觑,愣是没敢再动弹。其他城管队员见队长如此生猛,原本还有些忐忑的心情瞬间安定下来,一个个挺直了腰杆,手里的扫帚挥动得更加有力。围观的百姓也窃窃私语,看向这支“蓝号褂”队伍的眼神里,多了几分敬畏。
针对那令人头疼的随地便溺问题,萧战双管齐下。一方面,他命令城管队加强全天候巡逻,尤其是清晨、傍晚和深夜这几个“高峰时段”,发现一起,严厉呵斥并当场处罚。处罚方式也很“萧战”:有钱的交罚款(根据“污染”程度,罚款数额不等),没钱的,或者屡教不改的,直接抓去服劳役,不是清理垃圾就是去帮着修厕所,美其名曰“劳动改造,亲身体验环卫工人的辛苦”。
另一方面,他紧急在坊内几个“需求旺盛”且有空地的区域划了线,自掏腰包(暂时垫付)召集坊内所有的泥瓦匠、木匠,开始修建简易但结实、注重通风和排水的公共厕所。他还给公厕起了个响亮的名字——“永乐便民卫生所”。
修建和维护都需要钱,萧战那点俸禄和家底可不能无限投入。于是,他把主意打到了“开源”上。罚款收入成了第一笔资金。同时,他公布了新的《永乐坊市容环境卫生及公共秩序管理暂行条例》,用大白话写在红纸上,贴满了坊内大街小巷:
“一、严禁占道经营,堵塞交通,违者罚款(视摊位大小,每日十文至五十文不等)!”
“二、严禁乱倒垃圾、随地大小便,违者罚款(每次二十文起)或罚清扫街道\/疏通沟渠(视情节轻重定天数)!”
“三、严禁打架斗殴、偷盗抢劫、敲诈勒索,违者扭送京兆尹衙门,依法严办,绝不容情!”
条例刚贴出来时,很多人不以为然,觉得又是雷声大雨点小。但当几个有名的刺头商户因为顽固占道被连续罚款罚到肉疼,当两个因为在街上抢生意当众斗殴的混混被闻讯赶来的、早就被萧战打过招呼的京兆尹衙役毫不客气地套上锁链直接拖走之后,坊内的风气为之一肃。人们开始意识到,这次来的“萧管事”和“李公子”,似乎跟以前那些只会和稀泥的官员不太一样,他们是动真格的!
李承弘全程参与了规则的制定和执行。他跟着萧战巡视街道,亲自调解商户纠纷,安抚被处罚者的情绪,倾听普通居民的诉求。他看到了底层百姓为了生计起早贪黑的不易,也见识了人性中为了利益而展现出的刁蛮与贪婪。
有一次,一个卖杂货的老商户王老汉,因为将货架伸出店面太多,被巡逻的城管队员依据新规开了罚单。王老汉当时就急了,跑到临时衙署,对着李承弘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哭诉:“李公子啊!小老儿不是故意的啊!家里就靠这个小铺子糊口,老伴病着,儿子还没找到活计,这罚款……实在是交不起啊!求您行行好,通融一次吧!”
李承弘看着老人布满皱纹的脸和哀求的眼神,心中不忍,恻隐之心大动,几乎就要开口答应免去这次罚款。
一直坐在旁边看似打瞌睡的萧战却突然睁开眼,伸手拦住了他,把他拉到一边,低声道:“承弘,心软了?”
李承弘犹豫道:“老师,他看起来确实可怜……”
萧战摇摇头,语气难得地严肃:“承弘,记住,规矩就是规矩,是底线!今日你因为他可怜破了例,明日就会有张老汉、李老汉抱着孩子、抬着病人来找你哭诉,也要求破例。规矩一旦开了口子,就如同堤坝有了蚁穴,很快便会崩溃。到时候,我们之前所有的努力都会白费,所有人都会觉得这规矩形同虚设,可以讨价还价。”
他看着李承弘若有所思的表情,继续道:“觉得他生计难,我们可以想办法帮他,但不能用破坏规则的方式。规矩要硬,但手段可以软。这叫恩威并施,而不是因噎废食。”
李承弘沉思良久,眼神逐渐变得坚定。他回到王老汉面前,温和却不容置疑地说:“老伯,坊规已定,人人需遵守。这次的罚款,不能免。”
看着王老汉瞬间黯淡下去的眼神,他话锋一转:“不过,我听说您这里的针头线脑、日用杂货质量不错。我们城管队日后需要一些统一的清扫工具和日常耗材,或许可以从您这里定点采购。另外,坊里正在筹划建立一个小的货栈,帮助像您这样的商户联系更便宜的货源,您若有兴趣,可以来找我们登记。”
王老汉先是一愣,随即明白了李承弘的用意,虽然罚了款心疼,但有了稳定的采购渠道和更便宜的货源,长远来看是好事。他千恩万谢地走了。这件事让李承弘深刻理解了“规则至上”与“人性化执法”如何平衡,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恩威并施”。
经过近半个月近乎狂风暴雨般的强力整治,永乐坊,尤其是几条主干道的面貌,发生了肉眼可见的巨大变化。街道变得干净整洁,再也看不到随意堆积的垃圾和横流的污水;堵塞多年的排水沟被疏通,下雨天终于不再“水漫金山”;几座崭新的“永乐便民卫生所”投入使用,虽然简陋,却极大地缓解了随地便溺的尴尬,空气中那股难以言喻的味道也淡了许多。
大多数安分守己的商户和普通居民,最初对这帮“蓝号褂”是惧怕和抵触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环境改善带来的好处——出行方便了,不用担心踩到“地雷”了,坊内看起来清爽明亮,连带着心情都好了许多。虽然对严格的规矩和偶尔的罚款还有些抱怨,但内心开始逐渐认同这位新来的、手段强硬却似乎真干实事的“萧管事”,以及那位待人温和、处事公道的“李公子”。
茶余饭后,坊民们也开始议论:
“嘿,你还别说,这新官上任三把火,烧得还挺是地方!这路上终于能下脚了!”
“是啊,以前晚上出门都得捏着鼻子,现在好歹能喘口气了!那个公厕,虽然要钱(维护费),但确实干净多了!”
“就是管得太严了点,摆个摊都提心吊胆的……”
“严点好!以前那些混混多嚣张?现在你看,都缩起尾巴做人了!咱们做点小生意,也安心不少!”
宁王府,书房内。
听着心腹探子详细汇报永乐坊这半个月来的变化,宁王李承玦端着茶杯的手微微一顿,脸上闪过一丝意外,随即化为一声冷笑:
“哦?街道干净了?治安好转了?看来咱们这位六弟,和他那个好老师,倒是真下了几分力气去扫大街、通茅厕啊!”
他放下茶杯,语气带着毫不掩饰的讥讽:“不过,这些都不过是些表面功夫,沽名钓誉罢了!扫扫地,抓几个不入流的小混混,修几个茅坑,就能解决永乐坊的根本问题?天真!”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外面庭院深深的景象,笃定地说道:“那地方的根子里的乱,是几十年积累下来的沉疴痼疾!帮派盘踞,利益交织,那些地头蛇岂是那么容易对付的?断了人家的财路(比如保护费),坏了人家的‘规矩’,他们能善罢甘休?等着吧,好戏还在后头呢。现在越是平静,底下的暗流就越是汹涌。本王倒要看看,等那些真正的麻烦找上门时,他们这对师徒,还能不能像扫垃圾一样轻松!”
镇国公府,晚膳时间。
萧战一边大口扒饭,一边得意地向家人炫耀他的“政绩”:“怎么样?夫人,你夫君我这半个月没白忙活吧?那永乐坊,现在不敢说脱胎换骨,至少是旧貌换新颜!走在街上,神清气爽!”
苏婉清给他夹了块他爱吃的红烧肉,笑着揶揄道:“是是是,萧太傅厉害!连扫大街都能扫出打仗的气势来。听说你还搞了个‘罚款创收’?可别让人在背后骂你‘萧扒皮’!”
“他们懂什么?”萧战浑不在意,“我这叫取之于坊,用之于坊!罚款的钱,不都拿来修厕所、发队员饷银了嘛!”
这时,四丫文瑜细声细气地开口:“叔父,我这几日去坊里书铺,听几位老书生议论,说坊内文昌阁年久失修,乃是文脉不彰之象,若能修缮,或可凝聚士子之心。”
五宝更是迫不及待地表功:“叔父叔父!我打听到重要消息!那个被二狗哥抓过的刀疤脸,是‘黑虎帮’一个小头目的表弟!‘黑虎帮’好像对咱们城管队很不满,尤其是断了他们收‘清洁费’(保护费)的财路!他们帮主‘座山虎’放话说,要找机会给咱们点颜色看看!”
三娃远航也补充道:“坊内几家医馆的郎中跟我说,最近因为打架来看外伤的人少了,但腹泻、风寒的依旧多,可能与饮用水的清洁有关。”
萧战听着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的汇报,乐得合不拢嘴,用力一拍桌子(吓得苏婉清瞪了他一眼):“好好好!太好了!文瑜提供了文化建设方向,五宝摸清了敌情,远航指出了下一个卫生攻坚点!咱们家这情报网、智囊团,比老子的城管队还厉害!吃饭吃饭!明天接着干!老子倒要看看,是那‘座山虎’的牙口硬,还是老子的拳头硬!”
表面的污秽被雷霆手段初步清理,永乐坊展现出久违的整洁与秩序。然而,正如宁王所料,深藏在水下的暗流绝不会甘心被压制。以“黑虎帮”为首的几个地下帮派头目,对于萧战这套坏了他们多年“规矩”比如收保护费、控制某些灰色行当的强硬做法,已然心生不满,暗中积聚着力量。一场旨在挑战新管理秩序、试探萧战和李承弘底线的小规模冲突,如同暴风雨前的低气压,正在永乐坊的某个角落悄然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