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道元年,腊月。洛阳宫的冬日,本该是万物萧瑟、气息沉凝的,此刻却被一股突如其来的、令人不安的“生机”所打破。
长生殿内,浓重得化不开的药味仿佛被一道无形的力量驱散了几分。龙榻之上,缠绵病榻数年、多数时间意识昏沉如浆糊的唐高宗李治,竟奇迹般地睁大了双眼。那双眼眸,虽依旧浑浊,深处却燃起了一点许久未曾见过的、微弱却真实的光亮。他原本灰败如纸的面色,泛起一层极不自然的潮红,如同夕阳坠落前最后一抹凄艳的余晖。
“水……朕要喝水。” 他的声音嘶哑、气若游丝,却字句清晰,甚至能勉强抬起枯瘦如柴的手,指向床头的玉杯。
侍奉在侧的内侍监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连滚带爬地捧上温水,小心翼翼地喂陛下饮下少许,激动得老泪纵横:“大家……大家您总算……”
消息如一块投入死水的巨石,瞬间在沉寂的宫闱中激起千层浪。御医们被火速召来,轮番诊脉后,彼此交换着惊疑不定的眼神。脉象浮亢,如沸水外涌,看似有力,实则无根。这是医书上记载的“回光返照”,是灯油枯竭前最后的、也是最明亮的燃烧。然而,面对闻讯匆匆赶来的天后,无人敢将这残酷的真相宣之于口,只能伏地颤声恭贺:“陛下……陛下圣体似有转机,此乃天佑大唐!”
武媚凤目微眯,疾步来到榻前,一把握住李治那只无力垂落的手。她的脸上瞬间堆满了恰到好处的惊喜与柔情,声音哽咽:“陛下……您终于醒了!臣妾……臣妾忧心如焚啊!”
然而,在她低垂的眼睑之下,目光却锐利如鹰,飞速地扫过李治那不正常的脸色和涣散中带着一丝亢奋的眼神。她久历风浪,深知这绝非吉兆,而是风暴将至前最危险的平静。
李治仿佛没有察觉到御医的惶恐与武媚深藏的审慎,他沉浸在这久违的“轻松”感中,呼吸似乎也顺畅了些许。他反手(用尽最大力气也只是微微一动)抓住武媚的手腕,眼中流露出一种近乎天真的热切:“媚娘……朕……朕觉得好些了。朕欲……大赦天下,改元……以彰盛世,告慰……祖宗……”
武媚心中念头电转。这是一个机会!一个利用皇帝“康复”的假象,进一步收拢人心、稳固权力的绝佳机会。她立刻压下所有疑虑,脸上绽放出无比赞同与崇敬的光芒:“陛下圣明!此乃抚慰万民、彰显天恩之壮举!臣妾这就去安排,定让天下皆知陛下隆恩!”
她旋即转身,对侍立一旁、面色惶惑的太子李显,以及闻讯赶来的宰相裴炎沉声道:“陛下圣意已决,欲大赦天下,改元弘道。显儿,你即刻协同中书门下,草拟诏书,务求迅捷!裴卿,宫禁防卫需得万全,以备庆典!”
一道道指令从长生殿发出,整个洛阳宫如同上紧了发条的机械,开始围绕着这位濒死帝王最后的愿望,疯狂地运转起来。然而,在这看似“祥瑞”的氛围之下,是更深沉的暗流与一触即发的危机。所有人都心照不宣:陛下这突如其来的“好转”,恐怕是……最后的时光了。而接下来这短暂而又漫长的二十余日,将决定无数人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