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二十六年的夏天,漠北草原上吹来的风还带着几分凉意。居庸关的城门在晨曦中缓缓开启,一支前所未见的军队如同钢铁洪流般涌出关隘。
这是大明建国以来最为特殊的一支远征军。墨绿色的军装取代了往日的鲜明铠甲,钢铁战车代替了传统的骡马,整个军队行进时发出的不是往日的马蹄声,而是低沉的引擎轰鸣。
中军大帐内,朱棣正在主持军议。帐中将领分别两旁,左侧是以张玉为首的燕山旧部,右侧则是以盛庸、铁铉为代表的朝廷将领。
诸位,朱棣的声音沉稳有力,此次北征,不仅要彻底解决瓦剌之患,更要向四方展示大明的军威。
大将张玉率先出列,这位跟随朱棣多年的老将声音洪亮:殿下,末将请命率骑兵为前锋。有新型火器相助,定能为大军扫清道路!
朱棣满意地点头:张将军勇武,正合我意。你率三千骑兵先行,记住,遇小股敌人则歼灭之,遇大股敌军不要贪功,速报中军,我们这次要的不是击溃,还是全歼瓦剌主力。
末将领命!
朱棣的目光转向右侧:盛将军。
盛庸立即出列行礼。这位在另一段时空中曾在东昌大败燕军的将领,此刻对朱棣却是心悦诚服。他永远不会知道,在另一个时空里,他曾经让眼前的太子吃过败仗,更不会知道他曾阵斩过此刻站在他对面的张玉。
盛将军善用火器,此次后军七千步兵就交由你统领。朱棣说道,要充分发挥新式枪炮的威力。
末将定不辱命!盛庸的声音中带着振奋。能够指挥这支装备精良的部队,对他来说既是信任,也是机遇。
朱棣最后看向文官打扮的铁铉:铁铉,后勤重任就交给你了。大军远征,粮草弹药至关重要。
铁铉沉稳应诺。这位在另一个时空曾死守济南,让燕军寸步难行的文官,此刻却要为朱棣保障全军补给。命运的轨迹早已改变,历史的际遇就是这么奇妙。
朱棣环视帐中诸将,声音铿锵:北疆不安,则天下不宁。望诸位同心协力,共破顽敌!
大军出关后,张玉率领的前锋骑兵很快就遇到了难题。
殿下,张玉在五日后返回中军禀报,末将已派出多路斥候,最远探出二百里,除了零星牧民,始终未见瓦剌主力。
朱棣凝望着地图,手指在哈拉和林的位置轻轻敲击:继续侦察,扩大范围。乌格齐哈什哈这个老狐狸,难不成放弃了和林?
此时的漠北,名义上仍尊奉着黄金家族的后裔恩克为北元大汗,但真正的权力早已掌握在瓦剌部的枭雄乌格齐哈什哈手中。
去年,朱棣以雷霆之势一举平定鞑靼与兀良哈两部,消息传至,乌格齐哈什哈在震惊之余,也看到了机遇。
他趁明军回师,迅速进占了蒙古故都哈拉和林,收拢了两部溃散的贵族和部众,声势一时无两,隐隐有一统草原之势。
与此同时,哈拉和林的大帐内,一场激烈的争论正在进行。
满脸虬髯的部落首领巴特尔拍案而起:太师!明军虽强,但我们瓦剌勇士也不是好欺负的!更何况据探子来报,明军只有1万多人,我们与其像丧家之犬般逃跑,不如就在和林与他们决一死战!
端坐在上首的乌格齐哈什哈缓缓摇头。
巴特尔,你的勇猛众人皆知。乌格齐哈什哈声音低沉,但你可知道,去年鞑靼部和兀良哈部也是这般想的?结果八万铁骑,在明军的新式火器面前,连一个时辰都没撑住!
帐中顿时一片寂静。鞑靼部和兀良哈部兵败的消息早已传遍草原,但每次提起,仍然让这些草原勇士感到心悸。
那些能喷吐火舌、发出雷鸣的恐怖武器,通过逃兵和商旅的描绘,已成为草原上的噩梦。
乌格齐哈什哈站起身,走到帐中:明军依赖新式火器,并且轻装远行,必定想要速战速决,我们偏不能如他们的愿。
然后他指着脚下的土地说道:在明军绝对的火力优势面前,集结部队进行决战无异于自取灭亡。草原的广袤,才是我们们最大的依仗。”
乌格齐哈什哈力排众议,“我们向西走,把他们引向更深的大漠,用无尽的空间拖垮他们!待其师老兵疲,补给断绝,便是我们狼群回头撕咬之时!”
可是太师,另一个首领怯怯地说,就这样放弃和林,各部族会怎么看?大汗那边...
乌格齐哈什哈冷笑一声:恩克大汗自然会随我们一同西迁。成吉思汗当年也不是死守一处才建立起蒙古帝国。暂时的退让,是为了更好的进攻。
明军大营中,连日的搜索无果让众将都有些焦躁。
盛庸进言道:殿下,瓦剌人显然是在躲避我军锋芒。如此广阔的草原,若他们执意避战,我们很难在补给耗尽前找到他们。
朱棣沉吟不语。他何尝不知道这个道理?草原广袤,若是瓦剌人执意避战,确实难以寻找。
朱棣抬头说道:“既然如此,那只好动用秘密武器了。”
接着他转身对亲卫吩咐:天眼
片刻后,朱棣在众将疑惑的目光中,取出三套造型奇特的设备。随着他熟练的操作,一架无人机腾空而起,很快消失在天际。
这是...张玉惊讶地望着远去的无人机。
天眼朱棣解释道,可在千尺高空侦察敌情,方圆百里,尽收眼底。
铁铉若有所思:殿下,此物莫非是忠义侯带来的...
正是。朱棣点头,正是忠义侯提供的利器。
众将虽然对这等神奇之物将信将疑,但想到王卓带来的种种神奇,也都充满了期待。
两个时辰后,无人机传回了清晰的影像。当画面呈现在众将面前时,帐中响起一片振奋的声音。
影像中清晰地显示,西方三百里外,一支庞大的队伍正在向西行进。队伍中可见大量牛羊,还有数万骑兵护卫,正是西迁的瓦剌部众。
果然西逃了!朱棣目光锐利,传令全军,加速前进!
而在西撤的瓦剌大军中,乌格齐哈什哈还在为自己的战略暗自得意。他回望着东方,对身旁的将领说:明军现在应该还在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寻找我们。等他们找到我们的踪迹时,早就人困马乏了。
他完全不知道,明军的已经锁定了他们的行踪。这场追逐战的主动权,正在悄然易主。
朱棣看着传回的影像,冷声道:乌格齐哈什哈想用草原的广阔来消耗我们,未免太小看大明将士了!传令全军,明日一路向西,全速前进!本宫倒要看看,是他们马快,还是我们的机械行军更快!
盛庸与铁铉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震撼与信心。这位太子殿下不仅善于用兵,更有这等神奇利器相助。看来这次北征,注定要改写北疆的格局了。
夕阳西下,明军的钢铁洪流继续向北推进。坦克的履带碾过草原,卡车的车轮扬起尘土,这支跨越时代的军队,正以无可阻挡之势,向着漠北深处挺进。
而在西方,对即将到来的危机一无所知的瓦剌人,还在按照既定的计划向西迁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