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透过VIp候机室巨大的落地窗,洒下一片暖金色的光辉。屈正阳办理完登机手续后,按照习惯来到了这里,寻求片刻的宁静以准备长途飞行。他找了个靠窗的僻静位置坐下,将运动包小心地放在身旁。
打开平板电脑,他再次调出教练组传来的关于德国名将波尔的战术分析资料。红色的曲线和蓝色的虚线在屏幕上交错,勾勒出对手近期的状态起伏。屈正阳的手指无意识地在大腿上模拟着挥拍动作,脑海中不断推演着如何将“玉女穿梭”的迅捷步法与应对波尔反手侧旋的战术相结合。
“系统,模拟推演:将‘八卦掌’游身步法融合入正手大角度扑救,力学结构是否合理?”他在心中默念。这不是什么视网膜投影,而是他高度集中精神时,与自身知识库及未来趋势分析能力(即系统核心功能)的内省式交互。
瞬间,脑海中浮现出清晰的数据流和三维人体模型模拟动画:【推演进行中……八卦掌步法核心在于腰如轴立,步似流水,与乒乓球大范围移动救球需求契合度87%。建议:降低传统步法中的‘沉肩’幅度约15%,以避免影响击球手臂的舒展性;强化踝关节瞬间爆发力输出,模拟数据提升救球成功率预估12%……推演结论:科学合理,具备实战价值,需针对性强化踝膝髋联动力量训练。】
屈正阳微微点头,将这个建议记在平板的备忘录上,并标注为“待强化训练项目”。他的性格早已不是初入八一队时的青涩,多年的赛场磨砺和肩负国术乒乓推广的责任,让他变得沉稳而果决。无论是球台还是其他领域,他都非常清楚如何最大化利用自身的优势。正如他投资证券,正是基于对未来趋势的精准判断(源自系统对宏观数据和行业信息的分析整合能力),才能抓住机遇,而非侥幸。
正当他沉浸在对战术的思考中时,候机室入口处传来一阵轻微的骚动。屈正阳下意识地抬头望去,只见几位衣着时尚、气质不凡的人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走了进来。为首的一位女士,戴着宽大的墨镜和口罩,遮住了大半张脸,但那份清丽脱俗的气质和修长挺拔的身姿,依然在人群中显得格外出众。她身边跟着几位像是助理和工作人员模样的人,低声交谈着,安排着座位。
屈正阳觉得那身影有些眼熟,但并未多想。世界级的明星出现在头等舱候机室并不稀奇。他重新低下头,继续研究波尔的比赛视频,重点关注其正手进攻时那细微的重心前倾习惯,思考着在何种时机使用“崩拳爆冲”能最大化地利用这个破绽。
过了一会儿,他感觉到有人在他侧前方的位置坐下。屈正阳再次抬眼,恰好那位戴着墨镜的女士也正取下墨镜,准备揉一揉鼻梁。就在那一瞬间,屈正阳看清了她的侧脸——肌肤胜雪,五官精致得如同古画中走出的仕女,一种混合着东方古典韵味和现代优雅的气质扑面而来。
是刘亦菲。
饶是屈正阳见惯了大场面,国内外球迷、粉丝围堵的经历也不少,此刻心中也不由得微微一怔。前世在荧幕上见过无数次的天仙容颜,此刻真实地出现在眼前,那种跨越时空的惊艳感,远比任何影像都要来得强烈。她的美,带着一种安静的穿透力,不张扬,却让人无法忽视。
刘亦菲似乎也感受到了侧方的目光,她转过头,两人的视线在空中有了一个极短暂的接触。她的眼神清澈而平静,带着一丝礼貌性的探寻。屈正阳并没有像普通粉丝那样立刻移开目光或显得慌乱,他同样礼貌地、幅度很小地点了一下头,算是打过招呼,然后便自然地重新将注意力放回自己的平板电脑上。既表达了认出对方的善意,也未失分寸,更没有任何打扰的意思。
他的这份从容,反而让刘亦菲多看了一眼。她自然也认出了这位最近在体育圈和网络上风头正劲的年轻运动员。那个将中国传统国术与乒乓球巧妙结合,打出“崩拳爆冲”、“云手截击”“太极刺客”等炫酷技法的屈正阳。她甚至记得自己的工作室同事还给他点过赞,她自己也点过赞,同事们前几天还在讨论他,说他的比赛视频又上了热搜。
这时,广播响起,提示乘坐飞往澳大利亚的xx次航班的头等舱旅客可以优先登机。
屈正阳利落地收拾好平板和随身物品,背起运动包,起身走向登机口。在经过刘亦菲一行人附近时,他听到她的助理低声确认着航班信息,正是同一班机。
走向廊桥的途中,屈正阳的嘴角勾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弧度。这次长途飞行,似乎不会那么枯燥了。他并非抱有其他想法,只是纯粹觉得,能与一位气质如此出众、且在各自领域都追求极致的同行者共乘一程,是件不错的事情。他将这份偶遇当作旅程的一个小小插曲,心态平和而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