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测者”的风暴虽暂时平息,但其留下的余波,却如同无形的刻刀,重新塑造着“归墟灯塔”的内外形态。
内部,修复与适应是主旋律。欧几里得主导着对灯塔各系统的全面检修与升级,尤其侧重于信息防御体系的重构。经历过“观测”压力的洗礼,又融合了部分“生命织网”的生机特性和“逆熵契约派”的知识碎片,新的信息防御不再追求绝对的屏蔽,而是更加注重“动态隐匿”与“规则伪装”,其核心算法甚至带上了一丝“悖论之种”赋予的、难以捉摸的混沌特性。
沈流石则大部分时间处于半闭关状态。他需要全力应对体内那枚“悖论之种”。它如同一个寄生在规则认知中的幽灵,时而让他的思维陷入“先有寂灭还是先有新生”的无解循环,时而又会让他在推演道法时,灵光一现地窥见某种打破常规的、近乎“谬误”却有效的路径。这是一种痛苦的折磨,亦是一种危险的淬炼。他的“万象归墟”道韵在这种持续的自我对抗与颠覆中,变得愈发凝练,那银灰与翠绿交织的辉光,也渐渐多出了一丝难以言喻的、仿佛能扭曲常识的晦暗色调。
洛兰成为了他与外界,尤其是与“生命织网”连接的主要桥梁。她自身的“连接”天赋在两次深度共鸣中得到极大拓展,如今已能更清晰地解读活性星云那古老意识的复杂情绪,甚至能模糊感知到星云网络内部一些重要“节点”的状态。她向沈流石传递着生命织网正在缓慢恢复元气的消息,同时也转达了其对“悖论之种”持续且深切的担忧。
就在灯塔忙于内部整合之际,外部星海的暗流,并未因“观测者”的插曲而停止涌动。
欧几里得的广域监控网络,捕捉到了一些不寻常的迹象:在距离灯塔数个星域之外的、一片隶属于“肃正议会”边缘的“秩序前哨”区域,其规则辐射出现了异常的、小幅度的增强。并非大规模的战备动员,更像是……增加了巡逻与侦查的密度与精度。
同时,一些经由“逆熵契约派”暗线传递来的、经过筛选的零散信息也表明,“肃正议会”近期的活动模式发生了微妙变化。他们似乎对近期星海中出现的、所有“规则异常扰动”事件(包括但不限于“数据蝗虫”的活跃、某些区域规则乱流的短暂加剧,以及……不久前“观测者”对活性星云及周边区域的异常关注)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兴趣。
“他们在搜集数据,”欧几里得分析道,“针对所有不符合其‘绝对秩序’定义的‘变量’,进行更深入的标记与评估。我们的存在,尤其是经历了‘悖论初啼’事件后,很可能已经被其纳入重点观察名单。”
守墓人沉吟道:“肃正议会,秉承的是将一切纳入既定轨道的理念。任何他们无法理解、无法掌控的‘变数’,都是需要被‘修正’的目标。我们之前的行动,规模虽不大,但涉及的力量层次过高(生命织网、逆熵契约派知识、悖论之种),恐怕已经引起了他们的警觉。”
仿佛是为了印证他们的猜测,数日后,一支由三艘“秩序信标”舰组成的肃正议会巡逻小队,偏离了其常规巡航路线,出现在了距离“归墟灯塔”所在星域仅隔一道相对稳定 asteroid 带的外围区域。
这些“秩序信标”舰通体纯白,线条僵硬,散发着令人不适的规则固化力场。它们并未表现出攻击意图,而是如同精确的测绘仪器般,开始对周边星域进行极其细致、甚至可以说是不厌其烦的规则扫描。它们释放出的探测波,带着强烈的“秩序同化”倾向,所过之处,连游离的能量微粒都似乎变得“规整”了几分。
它们的目标明确——正是这片星域不久前残留的、那场“规则异变”的微弱余波,以及……“生命织网”生机之力与“归墟”寂灭道韵融合后,所产生的那种独特且不稳定的复合规则印记!
“他们在试图解析我们。”沈流石结束短暂的闭关,凝视着全息星图上那三颗如同白色病菌般缓慢移动的光点,目光沉静。体内的“悖论之种”因感受到外部那充满“秩序”压迫的扫描而微微躁动,带来一阵眩晕与恶心。
“要驱逐它们吗?”林箐请命,新改造完成的“破茧号”及其姊妹舰已经做好了出击准备。
“不。”沈流石摇头,“直接冲突正中其下怀,它们巴不得我们暴露更多实力与特征。而且,与肃正议会正面为敌,为时尚早。”
他思索片刻,下达指令:“启动‘镜花水月’协议。”
这是欧几里得基于新防御理论开发的、专门用于应对侦查的战术。并非硬性对抗,而是利用信息实体化技术,结合“织网共鸣”对生命规则的模拟,在特定区域制造大量虚假的、蕴含各种规则碎片的“信息镜像”与“规则回响”。
刹那间,在那三艘“秩序信标”舰的扫描范围内,出现了数十个散发着微弱“归墟”气息或“生命织网”波动的虚假信号源,这些信号源如同水中的倒影,随生随灭,位置飘忽不定,其规则特征也被刻意扭曲、混杂,难以锁定真身。
肃正议会的小队明显被这突如其来的“信息污染”干扰了。它们的扫描变得频繁而杂乱,试图从这团乱麻中找出真实的线索,却如同陷入泥沼,徒劳无功。
僵持了数个小时后,那三艘白色舰船似乎判定此次侦查已无法获取有效数据,终于停止了徒劳的扫描,带着一丝近乎“程序化”的挫败感,循着既定指令,缓缓撤出了该区域。
危机暂时化解,但每个人都明白,这只是一个开始。
“肃正议会,这条信奉绝对秩序的‘触须’,已经探了过来。”沈流石的声音在灯塔核心回荡,“它们比‘观测者’更直接,比‘数据蝗虫’更有目的性。我们已经被标记了。”
内部的整合尚未完成,外部的压力已接踵而至。
归墟灯塔的航程,注定无法在平静中前行。它必须在这各方势力的窥探与挤压下,一边修复自身的创伤,一边磨砺新生的爪牙,于夹缝中,闯出属于自己的道路。
而那枚深植于体内的“悖论之种”,在这日益严峻的形势下,究竟是毁灭的导火索,还是……破局的钥匙?答案,唯有在未来的波涛中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