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测者”的注视如同退潮般缓缓撤去,留下的是近乎破碎的“归墟灯塔”和身心俱疲的众人。沈流石在洛兰与守墓人的扶持下,勉强维持着意识清明,奇点核心传来的阵阵虚脱与刺痛,提醒着他方才那强行融合三方力量、催发“规则异变”所带来的巨大负荷与反噬。
欧几里得的光影黯淡了许多,正全力协调着灯塔各系统的修复工作,同时严密监控着外界规则层面的任何细微变化。那层原本就不甚稳固的“信息面纱”已彻底溃散,需要从头构建。
而最让沈流石感到不安的,是深植于他规则认知底层的那枚“悖论之种”。它并非实体能量,更像是一段不断自我否定的诡异逻辑程序,如同一个无法驱散的背景噪音,持续干扰着他自身道韵的运转。尝试推演“万象归墟”的下一步方向时,思维总会不自觉地陷入“存在与虚无”的循环悖论,难以集中。这枚“种子”是“逆熵契约派”在危急关头投下的赌注,其代价显然远不止于此刻的不适。
“它(悖论之种)在持续侵蚀你的规则稳定性,”洛兰忧心忡忡,她的连接天赋让她能清晰地感受到沈流石意识底层那不和谐的杂音,“长期下去,恐怕会动摇你的道基。”
沈流石默默点头。这是为了存活下来必须支付的代价之一。
就在这时,那道连接“逆熵契约派”的因果锁链,传来了新的波动。这一次,波动显得异常“平静”,甚至带着一种公式化的冰冷。
信息流被解析,内容并非关心或询问,而是一份……“账单”与“补充协议”。
信息首先确认了“应急协议‘悖论之种’”已成功激活并达成预期效果(暂时规避“观测者”格式化判定)。随后,罗列了此次“应急支援”所需支付的“代价”:
一、 沈流石需定期(周期待定)提供自身在“悖论之种”影响下,规则认知与道韵变化的详细数据。
二、“归墟灯塔”需在能力范围内,协助“逆熵契约派”完成三项“风险勘探”任务(具体任务内容将后续分阶段发布)。
三、未经“逆熵契约派”许可,不得向任何第三方透露“悖论之种”及相关应急协议的存在。
最后,信息流附带了一份关于“悖论之种”的“使用须知”与“风险提示”,其内容冷酷得令人心寒:该种子具有不可逆性及自我演化特性,可能引动使用者规则体系崩溃、逻辑闭环、乃至存在性湮灭等二十七种已知高风险后果,使用者需自行承担所有风险。
“果然……”守墓人声音沙哑,“与他们的每一次交易,代价都远超表象。这‘悖论之种’,既是救命稻草,也是套在我们脖颈上的枷锁,更是他们收集珍贵实验数据的工具。”
沈流石看着那份冰冷的“账单”,脸上并无太多意外。从“逆熵契约派”第一次出现,他就明白与虎谋皮的道理。对方提供的一切,无论看似多么无私,最终都明码标价。只是这次的价格,尤为沉重。
他没有愤怒,也没有后悔。在当时的绝境下,这是唯一的选择。现在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在这沉重的代价下,继续走下去。
“回复他们,代价条款……我们接受。”沈流石的声音有些虚弱,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但需明确,‘风险勘探’任务不得直接危害‘归墟灯塔’、‘生命织网’及我方其他盟友的核心利益,且需给予我方必要的准备时间与资源支持。”
他要在被迫接受的条款中,尽可能争取一些保障和主动权。
因果锁链传来一阵代表“认可”的平稳波动,算是达成了新的不平等契约。
处理完与“逆熵契约派”的纠葛,沈流石将意识转向那虽然虚弱却依旧存在的“织网共鸣”。活性星云传来的意念不再宏大磅礴,而是带着一种劫后余生的疲惫,以及一丝……复杂的感激?
“汝之‘墟’……容纳吾之‘生’……于‘观测’下……争得一线之机……此情……织网铭记……”
生命织网的表达依旧古朴,但其中蕴含的意味却十分明确。经过这次共同对抗“观测者”、甚至规则层面短暂融合的经历,双方的关系已经超越了简单的盟友,更近似于某种经历了生死考验的“共生体”。那份感激是真实的,但沈流石也能感觉到,活性星云对他体内那枚“悖论之种”同样抱有深深的警惕。
“互利互助,本该如此。”沈流石传递回安抚与坚定的意念,“当前首要之事,乃是恢复与巩固。”
他需要时间消化“悖论之种”的影响,需要时间修复灯塔的损伤,也需要时间帮助生命织网从“观测”聚焦的惊惧中恢复过来。
危机暂告一段落,留下的却是一地鸡毛与更加错综复杂的未来。体内萦绕不去的悖论残响,身上背负的沉重契约,以及与盟友之间更加紧密却也更加微妙的关系……
沈流石闭上双眼,引导着体内那微弱流转的银灰与翠绿光辉,开始尝试与那如影随形的“悖论之种”共存,并从中寻找那一丝于绝境中窥见的、扭曲规则的可能性。
这条路,比他预想的更加艰难,也更加……“不合格”。但既然选择了前行,便只能在这布满荆棘与陷阱的歧路上,蹒跚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