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湘湘愣住。
等她?
“不紧张。”
她嘴上这么说,声音却微微发紧。
孙强听了,满意地点头。
她没再说什么,只是重新整理了下桌上的文件。
“李老早就想动医院的体制了,可这事拖了太久。这十几年来,流程僵化、资源错配、基层医生负荷过重……问题像层层叠叠的蛛网,缠得人动弹不得。”
“改革的念头不是没人提过,可每一次都被‘时机未到’‘牵扯太广’压了下去。最近他下定主意,是因为前两天听了你说的那番话,觉得你讲得透,讲得准。”
那天下午,冯湘湘只是随口和带教老师讨论了一下急诊分诊的优化方案,却被路过的李老听见了。
李老当时没出声,只默默记在了心里。
“他打算拉上一帮老大,专门听听你的看法。”
不是走形式,而是真正想从她口中,听到能落地、能破局的建议。
这个决定,连孙强都是前一晚才知道的。
妈呀,冯湘湘脑子里轰地一声。
她下意识地摸了摸额头,发现自己竟出了一层薄汗。
冯湘湘心里其实不慌。
她来自未来,亲眼见证过这场改革的全过程。
可这事儿真不是小打小闹,说不准就要改了全国医院的路子。
一旦这些设想被采纳,影响的将是千万患者的就医效率,是几十万医护的工作模式。
“这么大的事,突然开会,是不是太赶了?我该早点准备准备的。”
她不是怕说不好,而是怕说得不够好,错过了这次机会。
孙强摆摆手。
“又不是今天就定方案,就是让大家畅所欲言,碰碰想法。你别有压力,不用背稿子。”
她笑着拍了拍冯湘湘的肩膀。
“李老说了,要听真话,听新思路。你就把你心里想的,原原本本说出来就行。”
冯湘湘表面上她镇定自若,实则五脏六腑都拧成了一团。
她可是带着全套金手指回来的人啊!
每一条建议背后都站着成千上万的数据和案例支撑。
她本想捋一捋,挑最精华的说,好让改革少踩坑,少浪费时间。
可现在会议突然提前,她连提纲都没列完。
瞅了眼手机,还剩二十多分钟。
“科长,给我点时间,我想把思路理一理。”
她轻声说。
孙强正准备起身去茶水间冲杯咖啡,听到这话,脚步猛地顿住。
她转过身,眼睛睁大了些。
孙强原本以为冯湘湘顶多紧张一下,临场发挥就完事了。
可她没想到,这姑娘竟想在二十分钟内重新梳理整套思路,只为确保会议质量。
她站在原地,望着冯湘湘低头疾书的侧脸,忽然觉得,这医院,或许真的要变天了。
李老眼光真毒。
他这辈子,从没真信过谁。
可这丫头,她敢赌一把,绝对不会让他失望。
“行,那你抓紧,咱不聊了。”
说完便转身准备离开。
冯湘湘埋下头,笔尖刷刷飞动。
二十分钟,脑袋里东西再多,也拼不齐完整一套。
她只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抓住最核心的内容。
脑子迅速梳理出框架,把零散的信息归类整合。
她只抓了几个大方向,下面列了几个小标题。
每一个标题都经过反复推敲。
只要看到它们,她就能迅速唤醒记忆,把整套逻辑串联起来。
这就是她的节奏,她的风格。
不靠死记硬背,而是依靠清晰的逻辑链条和强大的临场反应。
她合上笔记本,深深呼了一口气。
孙强正站在她桌边,手里拿着会议资料,正想伸手拍她肩膀。
“这么快?”
她刚想喊她。
其实在五分钟前就想叫了。
孙强站在几步外,几次想开口,最终都咽了回去。
她知道,她不是在应付,而是在拼尽全力。
墙上的挂钟指针已经逼近八点五十九分。
会议室那边隐约传来人声,显然大家都已就位。
她不能再等了,必须叫她。
结果刚伸出手,她自己却抬起了头。
“对不起啊科长,吓到你了。”
她合上本子,站起身。
“没事儿,走吧,再不动真要迟到了。”
孙强摆摆手,心里却暗自惊叹。
这家伙,太准时了。
她拿起自己的资料,转身往门口走。
两人抱着本子冲上四楼。
脚跟刚踏进会议室门,墙上的钟正好敲响九点。
屋里人坐得满满当当,十几双眼睛齐刷刷扫了过来。
刚才在走廊里没看见的脸色,这会儿全露出来了。
“孙科,您什么时候也学会拖堂了?以前不都是最早到的吗?”
一个中年男人从后排抬起头。
他是办公室的老油条,素来喜欢冷言冷语。
冯湘湘最烦这种话。
表面客客气气,背地里刀子捅得又准又狠。
一句话,把责任全推到别人头上,自己却站得干干净净。
有本事,冲我直说啊。
她心里冷哼一声。
只要对方敢正面放话,她就敢当场怼回去。
“抱歉啊,会议通知来得太急,我都没来得及准备。刚临时整理了点材料,耽搁了点时间。孙科是特意等我的。”
这话既维护了孙强,又守住自己的立场。
这话一出口,整个会议室瞬间安静了。
十几道目光齐刷刷聚焦在她身上。
他们没想到,这个新来的女干事居然把话说得如此漂亮。
冯湘湘懂。
她清楚自己在这些人眼中是什么角色。
一个被推上来凑数的棋子,一个凭关系入场的外行。
他们让她来参会,不过是看在李老的面子上。
让她坐在角落里,听一听,看一看,走个过场,也就罢了。
反正又不吃亏。
既不得罪人,又显得开明包容,何乐而不为?
可现在,他们觉得她是在拿李老的名头,公然踩他们的脸。
她不仅开口了,还一副指点江山的姿态。
李大山把这一切全看在眼里。
他淡淡开口。
“既然你准备了东西,那就说说吧。让我们看看,到底有没有干货。”
李老这一句话,让底下人全都皱了眉。
从知道李老亲自写推荐信那天起,他们就不抱希望。
一个二十出头的小丫头,连主治医师都不是,凭什么能入李老的法眼?
现在倒好,还亲自护着她?
还非得等她,让她发言?
会议都快开始了,大家等着听议题汇报,结果为了她一个人,推迟了十分钟。
这算什么规矩?
她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