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念笑了笑:“叔叔伯伯们,这次来除了桑桑救外人这事,最重要的还是,她从禁山中,带出的奇珍异草吧?”
“燕子叔,你是看着桑桑长大的,她的为人品性您清楚,这些东西,她只会拿来救人,至于事后是否归公,那要等她从里面出来再说。”
“那位公子的伤很严重,纵然桑桑有肉白骨的医术,救治起来也需要时间,你们不妨回去等,要是桑桑忙完了,我再传讯给老头儿,大家一次把话说个清楚。”
她一边说,一边挥手洒下结界,桃花源众人势弱,对于术法有所记载,却难以研习,只有医术自保,更别说破除念念布下的小东西了。
村子里的“若兰”,是他们这一辈中血脉特异的,确实会些拳脚,否则也不可能担任同外界对接,运输物资等事务。
现在结界下来,若纹河他们知道多说无益,在里面的人彻底好转之前,没有半分商谈的机会,一阵交头接耳后,就三三两两的离开了。
阿梓还叼着那草的,在后面崇拜拍手:“若兰姐,真帅啊!”
念念笑着拍了拍他的肩:“那是!”她顿了顿说:“去通知瑾瑜青青他们,但凡想离开桃花源的,就收拾包裹,今夜渡口见。”
阿梓惊了:“这么突然?”
念念点了点头:“话虽这么说,但那些灵芝灵草啊,可都是稀罕宝贝,谁不想要?别看着他们现在散开了,其实都蹲守在院子附近呢。”
“各家家长都不在,不正是飞出去的好机会?”
阿梓眼睛一亮:“是啊若兰姐,我怎么没想到……”
眼看着他又要说一堆废话,念念提前止住:“行了行了,机不可失,快去吧。”
阿梓“欸”了声,跑着去报信。
他才走,身后的门就开了。桑桑端着一盆血水出来,她看见念念,就把水放在一旁,朝她走来。
念念问:“他好了?”
桑桑摇了摇头:“致命伤有三处,刚才处理了其中两处,血流得太多,得要等到明天,再处理第三处。”
念念:“我想带着这群少年走,不管怎么说,他们都该去外面闯一闯。”
念念知道,桃花源的这个空间,撑到现在已经是极限,她悟出了“执”的心结,这里随时随刻都会消散,可是在消散之前,她还想抓紧时间,做一件事。
就是给这群少年,一个自由。
不知道在现实中,这群人是因为什么而死,又是在等待着什么,但念念清楚,一直以来他们所愿,都是出去看看。
这个空间虽然虚假,念念却不觉得徒劳,至少能了却他们一桩心愿,至少在醒来后,回首往事时,还有些慰藉。
本来在这个封闭的桃花源……把一群人弄走还是很困难的,可是谁让念念有靠山呢?
执渊和忆柯坐在屋顶上,仰头望月,同时,执渊不费吹灰之力,替念念控制住了,空间中的其它人。
桑桑朝着念念笑,她笑起来的时候,有酒窝,显得温婉又好看,她说:“你等一下。”
随后进屋,把瑾瑜做的那个药箱拿出来:“这东西太大了,后面走的时候不好拿,煜郎的情况不稳定,还不能随便移动,外面人心险峻,我不放心,你们在平城等我,他醒了,我就和你们汇合。”
念念接过药箱,也笑:“就知道你也想走。”
桑桑垂眸,感慨道:“是啊,未曾想,还能遇见你。”
她看着对面这个明朗的女孩子,声音放柔了些,从怀中掏出一枚珠子,那珠子其貌不扬,周身有淡淡的黄色,她把珠子放在念念手中:“今日多谢了,这是谢礼,不是什么名贵东西,你可以带着它,带出去。”
她顿了顿,又说:“你长大了,很多事情,不该被隐瞒,珠子里的,是答案,至于看是不看,你自己决定。”
念念被她这句话说得有些懵,桑桑看破,还是不忍,只能补充道:“无非就是些桃花源的往事,涉及到一些秘辛,无趣得很。”
念念这才放松下来,把珠子收入乾坤袋,她对桑桑说:“不早了,那我走了?”
桑桑点头:“嗯,注意安全。”
念念走了两步,又回过头看她,只见桑桑站在月光下,静静的目送她。
她说:“保重。”
保重。
***
阿梓蹲在树梢上,警惕的望着村里,就怕老族长发现什么端倪,青青和瑾瑜撩起衣袖奋力拉船,“文昌”作为他们的一员,自然也在。当然,最重要的是,江影放心不下念念。
小垚背着药箱挂满行李,缩成一团,躲在草丛中。
黑暗里传来三声鹧鸪叫,阿梓眼睛一亮,吐出草根,跳下树来,果然是“若兰”到了。
念念一身紫色束腰长裙,手中转着峨眉刺,朝他打了个手势,阿梓帮小垚提东西,几人三两下翻身上船。
今夜风大,拉开大帆,刚好可以顺风行,念念一边划桨,一边看着桃花源的方向,忽然有些感慨。
阿梓拍了拍她:“这浆费力,我来吧。”
念念也不客气,让开位置,站在阿梓后面,天上白云滚滚,那轮月亮也是若隐若现,少年谁也没睡,在甲板上闲聊。
念念问:“你说……等出去后,过了几年,你们会不会……想家啊?”
她有些拿不准,自己所做,到底是对还是错?
阿梓笑了笑,说:“想家就回来呗,桃花源一直都在呢。”
念念正要说什么,忽然甲板上的瑾瑜叫她:“若兰姐,出去后就是天大地大了,我们要去哪儿啊?”
念念迎风而立:“平城。”
天下第一城。
“我们在那租个屋子,住上两月,等桑桑姐。”
“平城……”青青拐了下文昌:“欸,你不是就在平城求学么?给我们讲讲?”
江影摇了摇头,桃花源比大梁早了几百年,平城早就淹没在历史潮流中,不复存在了。
不过好在它足够有名,江影早些年就是读书的,去到军中之后,这个习惯没有变,兄弟们知道他,给他搜罗了不少书卷。
不打仗的时候,他就可以在营帐里面,闲敲棋子翻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