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在百闻离开中心书库的同时,尘歌壶核心区另一间更为隐秘的办公室内,气氛截然不同。
玉衡星刻晴站在巨大的沙盘前,沙盘上精细地标注着尘歌壶各个区域的现状:结界流光平稳,代表农业区的绿色模型郁郁葱葱,新建的居住区和工坊林立。然而,她的目光并未停留在表面的繁荣上,而是锐利地扫过那些代表登陆区、未知区的边缘地带,以及沙盘角落几个不起眼的小标记——那是根据“丰收祭事变”后情报重新标注的、可能存在隐患的节点。
情报泄露的阴影如同附骨之疽。那次精心策划的袭击,利用庆典的松懈和内部可能的漏洞,差点将尘歌壶推入万劫不复的深渊。这个教训,刻晴刻骨铭心。
“正式会议…目标太大,讨论内容难以完全保密,容易给暗处的眼睛提供串联和反应的时间。”她低声自语,指尖轻轻敲击着沙盘边缘。目光扫过墙上挂着的尘歌壶核心成员名单,一个计划在她脑中迅速成型。
逐一拜访。一对一,非正式。地点,就在对方日常工作的场所附近,自然而然。
她的指尖在名单上移动,最终停在了一个名字上——静怡。这位刚刚获得嘉奖的学者,性格内敛,心思纯净,对军事和情报领域几乎完全陌生,但她的观察力和对文明传承的执着,或许能提供一个独特的视角。更重要的是,作为非战斗核心人员,与她接触最不易引起额外关注。
刻晴雷厉风行。确认静怡此刻仍在中心书库后,她披上常服外套,身影悄然融入尘歌壶上午略显忙碌的人流中,目标明确地朝着那片知识的堡垒走去。
书库古籍修复区深处,靠窗有一排供学者小憩的桌椅,相对僻静。静怡刚将心神勉强从报纸专栏的巨大压力中抽离,重新专注于手头的修复工作,试图用熟悉的纸页纹理和精细操作来抚平内心的波澜,一个熟悉而带着一丝清冷质感的声音便在身旁响起。
“静怡小姐,打扰了。”
静怡手一抖,骨针差点戳穿脆弱的纸页。她抬头,看到刻晴不知何时已站在几步开外,紫玉般的眼眸正平静地看着她,脸上带着一丝公务之外难得的温和。
“刻…刻晴大人!”静怡连忙站起身,有些手足无措。这位七星之一的玉衡星,行事果决,气场强大,即使此刻收敛了锋芒,依旧让静怡感到一丝本能的紧张。她下意识地将那只扭伤过、此刻穿着舒适乐福鞋的脚往后缩了缩。
“不必拘礼,坐吧。”刻晴自然地在她对面的椅子坐下,目光扫过修复台上摊开的古籍和工具,“刚领完嘉奖,就立刻投入工作?身体恢复得如何了?那晚在电站核心通道,消耗很大。”她的开场白自然而然地落在了对静怡个人的关心上,语气真诚。
静怡的心稍微安定了一些,也坐了下来:“谢谢刻晴大人关心。我…我没事了,休息得很好。能回到书库,做自己熟悉的事情,感觉…很踏实。”她轻声回答,手指下意识地绞紧了修复袍的边缘。
刻晴点点头,目光落在静怡脸上,观察着她的气色和精神状态,确认她所言非虚后,才将话题不着痕迹地推进:“那就好。经历了那样的事件,无论是身体还是精神,都需要时间恢复和适应。感觉…壶内的生活,尤其是事件之后,还习惯吗?有没有遇到什么新的困扰?”她问得很宽泛,给足了静怡表达的空间。
困扰?静怡脑海中立刻闪过百闻刚刚的提议,以及那令人窒息的“抛头露面”的压力。但她很快意识到,刻晴所指,恐怕并非这种个人困扰。
她深吸一口气,努力组织语言,眼神坦诚地迎向刻晴:“生活…在大家的努力下,已经安定很多了。农业丰收,结界稳固,书库和学堂也都运转良好…这些都是看得见的希望。”她顿了顿,声音低了一些,带着清晰的自我认知,“只是…刻晴大人,我…我终究只是一个和古籍打交道的学者。您所说的‘困扰’…若是指外部的威胁,深渊的动向,或是…或是像‘丰收祭’那样复杂的阴谋…我…我对此知之甚少,也缺乏判断的经验。”
她微微垂下眼睑,手指无意识地抚过桌面上古籍粗糙的纤维,仿佛从中汲取着力量:“纳西妲大人的神谕,还有大家叫我‘古籍娘’…这些都提醒着我,我能做的,我该做的,就是守护好这些承载着过去的文字,将它们修复、整理、录入虚空,让知识不至于断绝;就是在学堂里,把提瓦特的故事和智慧,一点一滴地教给孩子们。这是我能理解的‘守护文明火种’。”她抬起头,眼神清澈而坚定,也带着一丝清晰的界限感,“至于如何对抗暗处的敌人,如何运筹帷幄…我完全信任委员会,信任您和琴团长、甘雨小姐她们。我会尽我所能,在我的位置上,支持委员会的每一个决定。”
没有推诿,没有抱怨,只有清晰的自我定位和对职责的坚守。刻晴静静地听着,紫眸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她看到了静怡的局限,更看到了这份局限之下那份纯粹而坚韧的光芒。在经历了核心电站的生死时刻和随之而来的巨大声望冲击后,这个看似柔弱的女孩,依然牢牢地握住了自己的“锚”——那些泛黄的书页和孩子们求知的眼睛。
“我明白了。”刻晴的声音比刚才更加柔和,带着一种理解的温度,“知识本身,就是最强大的武器之一,尤其是在这样一个存亡续绝的时代。修复古籍,让历史不再蒙尘;教导孩童,让智慧得以延续。静怡小姐,你所做的,正是最根本、也最重要的守护工作。”
她站起身,语气郑重:“你的专注和坚持,就是对委员会最大的支持。请继续安心做你擅长且热爱的事情。书库和学堂,是尘歌壶不可或缺的基石。”她没有再追问任何关于局势的看法,这份理解和支持,就是她此行最重要的收获。
刻晴离开后,修复区重归宁静。窗外的结界流光平稳地流淌,将柔和的微光洒在静怡身前的古籍上。那奖状依旧放在桌角,那开设专栏的提议带来的沉重压力似乎也悄然淡去了一些。她轻轻抚平刚才因紧张而捏皱的修复袍边缘,指尖重新拿起那枚细小的骨针,小心地探向书页的裂痕。
针尖精准地落位,挑起一丝几乎看不见的纤维。这一刻,喧嚣远离,她仿佛又回到了属于自己的、安稳的方寸之间。知识的河流在纸页间无声流淌,而她,是这条河流忠实的守护者与引渡人。至于那盏名为“专栏”的、可能将她照得更亮的聚光灯…至少此刻,她只想沉浸在这片书页构筑的宁静港湾里。
尘歌壶结界穹顶的光晕稳定流淌,将核心工业区笼罩在一片恒定而清冷的“白昼”之中。空气里弥漫着臭氧、熔融金属与雷元素晶尘混合的独特气息。理萌正半跪在一台足有两人高的雷元素-机械能转换器旁,布满油污的手指灵活地拆卸着外层护板。万用表的探针精准点在几个关键接口上,表盘指针随着他细微的调整而稳定下来,设备内部恼人的高频嗡鸣声随之减弱、平息。
“第一百零七个。”他低声自语,将一枚内部焦黑、边缘有细微熔融痕迹的雷元素晶片镊出,丢进旁边的回收盒。盒子里类似的报废晶片已堆起一小摞,这些都是连日高强度运转的代价。他熟练地嵌入一枚备用的、闪烁着稳定紫芒的新晶片,重新紧固护板螺栓。汗水沿着他沾着机油的额角滑下,留下一道清晰的痕迹。
就在这时,实验室厚重的防爆气密门无声滑开。一道利落的身影逆着门外通道的灯光走了进来,紫玉般的眼眸瞬间扫过略显狼藉的工作台和理萌沾满油污的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