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秦王府议政厅
窗外寒风凛冽,厅内炭火熊熊,映照着悬挂于墙上的巨幅《坤舆万国全图》。秦王关火华负手而立,深邃的目光凝视着地图上那些陌生的疆域——欧罗巴诸国、阿非利加、亚墨利加……他的指尖缓缓划过,最终停在了大明疆土之上。
“天下之大,远非我大明一隅。”他低声自语,眉宇间闪过一丝凝重。
看点一:新学之争,国运所系
厅内,郑成功、陈玄烨、王文焕(新学代表)、高峰(新学代表)等人肃立两侧,气氛肃穆。秦王转身,沉声道:
“诸位,新学推行三年有余,成效如何?”
王文焕上前一步,拱手道:“殿下,新学所授算术、天文、格物之学,已在沿海商埠、工坊初见成效。江南造船厂因新式算法,效率提升三成;广州商行引入泰西簿记之法,贸易核算更为精准。”
高峰补充道:“然内地士绅仍多抵触,视新学为‘奇技淫巧’,甚至斥之为‘祸乱圣道’。前日大儒率众午门跪谏,请废新学,复归程朱。”
郑成功冷哼一声:“腐儒误国!泰西诸国船坚炮利,纵横四海,我大明若仍固步自封,他日必受其害!”
陈玄烨沉吟道:“殿下,新学推行需循序渐进。或可先于军中、工坊试行,待见实效,再推及科举,使士子无由反对。”
秦王微微颔首,目光扫过众人:“国势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传令:明年春闱,加试新学策论,凡通晓格物、算术者,优先擢用!”
看点二:士绅阻挠,暗流汹涌
就在此时,侍卫匆匆入内,低声道:“殿下,南京礼部侍郎张鹤龄率江南士子联名上书,请停新学,否则……否则将绝食明志!”
厅内一时寂静。高峰怒道:“此辈顽固不化,岂不知世界大势已变?!”
秦王闭目片刻,忽而冷笑:“他们不是要‘以死卫道’吗?好!传本王令:准其所请,凡绝食者,官府每日送粥一碗,务必让他们‘死得慢些’!”
众人愕然,随即会意而笑。郑成功抚掌道:“妙!让他们饿上三日,看还有几人硬气!”
秦王收敛笑意,肃然道:“然新学之争,非一朝一夕可定。王文焕,你即刻起草《新学辩》,以白话刊行天下,使贩夫走卒亦知新学之利;高峰,你去联络江南商会,凡资助新学者,减税三成!”
世界大势,不可逆也
议罢,秦王再度望向地图,缓缓道:“欧罗巴人已涉足四海,其国虽小,却野心勃勃。若我大明仍沉醉于天朝旧梦……”他未再说下去,但众人皆明其意。
窗外,暮雪纷飞,而厅内炭火愈旺。
天津·大沽口
清晨的海雾尚未散去,三艘悬挂着英格兰圣乔治旗的巨型帆船缓缓驶入港口。船身漆着深蓝与金色纹章,甲板上站着数十名衣着华贵的洋人——他们中有佩戴绶带的贵族,手持星盘的学者,还有怀抱厚重书籍的哲人。码头上,大明水师戒备森严,但为首的英国公爵却面带微笑,向迎接的官员行了一个标准的拱手礼。
“英格兰王国特使,威廉·卡文迪许公爵,奉国王查理二世之命,向大明皇帝陛下递交国书,愿两国永结盟好。”
紫禁城·奉天殿
殿内金碧辉煌,永历皇帝朱慈烺端坐龙椅,秦王关火华立于御阶之下,文武百官分列两侧。英国使团缓步入殿,卡文迪许公爵深深一揖,随后以流利的拉丁文宣读国书(由随行传教士翻译成汉语):
“致伟大而尊贵的大明皇帝陛下:
英格兰王国敬慕东方文明久矣,愿与大明缔结友好,互通商贸,共研学术,以促进东西方之繁荣……”
卡文迪许公爵微笑道:“我国国王听闻大明火器之精妙,尤其是‘连发迅雷铳’(大明版AK47)与‘镇海巨舰’,愿以重金采购,并派遣工匠学习铸造之术。”
此言一出,朝堂哗然。兵部尚书立刻出列反对:“陛下,火器乃国之重器,岂可轻授外邦?”
秦王关火华却抬手制止,淡淡道:“公爵阁下,火器贸易并非不可,但需有条件——英格兰须开放普利茅斯、伦敦港口,允许大明商船自由通行,并共享泰西航海图。”
英国使团低声商议片刻,卡文迪许点头:“此议可商。”
使团中的思想家托马斯·霍布斯上前一步,献上《利维坦》《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等书籍:“此乃欧陆最新思潮,愿与大明学者共论。”
新学代表王文焕接过书籍,翻阅几页,眼中闪过惊叹:“殿下,此书所述‘社会契约’之理,与荀子‘性恶论’暗合,可助我新学完善政论!”
秦王大笑:“好!既如此,本王准允在南京、广州设立‘泰西学院’,聘英吉利学者讲学,我大明士子亦可赴欧游历!”
永历皇帝朱慈烺一直沉默聆听,此刻终于开口:“秦王所议甚善。着内阁即日拟定条约,务使两国互利。”
退朝后,秦王与英国使团共赴宴席。席间,卡文迪许公爵低声道:“殿下,法兰西与西班牙已在美洲、印度扩张,若大明愿与英格兰携手,或可共分天下。”
秦王举杯轻笑:“天下很大,但胃口太大……容易噎着。大明无意称霸世界,但也不会坐视他国假借贸易之名劫掠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