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如墨,将乾清宫的飞檐浸染成暗沉的轮廓。朱标斜倚在龙榻上,案头堆满弹劾陈砚的奏章,烛火在他眼下投出浓重的阴影。自陈砚入冷宫,他已三夜未眠,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榻边的獬豸纹镇纸 —— 那是陈砚在文渊阁时所用之物。
“父皇!” 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朱允炆推门而入,月白色的锦袍沾满暮色。他发间束着的玉冠歪斜,显然是匆忙赶来,“儿臣听闻陈贵妃被打入冷宫,究竟是为何?”
朱标看着儿子焦急的模样,心中涌起一阵酸涩。朱允炆自幼聪慧,常与陈砚探讨律法,对这位贵妃极为敬重。“允炆,此事复杂,并非你想得那般简单。” 他声音沙哑,示意儿子坐下。
“可琼仪姐姐为人正直,怎会做出谋害母后之事?” 朱允炆急切道,“孙儿记得,去年水灾,琼仪姐姐亲自带人在城外施粥,连续三日未曾合眼。这样的人,怎会...”
朱标长叹一声,拾起案头的证物清单,“你看,御膳房小太监临终遗言、更夫证词,还有从护城河捞出的香囊... 所有线索都指向她。御史台日日弹劾,朕身为天子,若不有所作为,如何服众?”
朱允炆接过清单,逐字逐句阅读,眉头越皱越紧。“儿臣不信!” 他猛地抬头,“这些证据看似确凿,却太过巧合。就说这桂花糕与翊坤宫有关,可琼仪姐姐素来不喜甜食,翊坤宫也从未备过桂花糕的食材,这其中必有蹊跷!”
朱标看着朱允炆眼中闪烁的坚定光芒,恍惚间想起陈砚在朝堂上据理力争的模样。“朕何尝不知?” 他揉了揉眉心,“但如今满朝文武施压,朕若强行维护,恐生变数。”
“那儿臣去查!” 朱允炆突然起身,“儿臣虽无官职,但可暗中调查。只要能找到真相,还琼仪姐姐清白,孙儿愿竭尽全力!”
朱标一怔,随即摇头:“不可。此事背后牵扯甚广,你涉世未深,若有闪失...”
“符号!” 朱允炆跪在地上,“儿臣已非孩童。琼仪姐姐曾教导孙儿,律法之道,贵在明察秋毫。如今她蒙冤,儿臣若袖手旁观,日后有何颜面面对她?”
朱标凝视着朱允炆,从他身上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 —— 那个渴望匡扶正义、不惧权贵的少年。沉默良久,他终于开口:“罢了,你可带几名心腹暗中查访,但务必小心。若有危险,立刻收手。”
“谢父皇!” 朱允炆大喜,“儿臣定会谨慎行事。儿臣打算先从桂花糕查起,御膳房的记录、食材采购,还有接触过糕点的人,都要一一盘问。”
朱允炆握着那张皱巴巴的桂花糕线索清单,指节因用力而泛白。清单上 “翊坤宫” 三个字像刺一样扎进他的眼睛,他实在无法相信平日里清正廉明的琼仪姐姐会与此事有关。
次日破晓,朱允炆便换上一袭普通青布长衫,头戴竹编斗笠,将自己扮成寻常人家的公子模样,带着两名身手矫健的贴身侍卫,悄然出了东宫。晨雾未散,街市上已渐渐热闹起来,朱允炆混在人群中,朝着御膳房的方向走去。
御膳房外,热气裹挟着各种食材的香气扑面而来。朱允炆刚踏入门槛,正在忙碌的厨师们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计,惊讶地看着这位不速之客。朱允炆抬手示意众人不必行礼,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平和自然:“各位师傅,在下今日前来,是想打听些事情。听说前些日子皇后娘娘用过的桂花糕,是出自这里?”
一位年长的厨师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眼神中带着几分警惕,小心翼翼地问道:“公子打听这个做什么?那桂花糕的事儿如今可是宫里的忌讳。”
“实不相瞒,在下对糕点制作颇感兴趣,听闻皇后娘娘享用的桂花糕格外美味,便想了解一二,日后也好自己尝试制作。” 朱允炆笑着说道,从袖中掏出一锭银子,悄悄塞到厨师手中。
厨师看着手中的银子,神色稍微放松了些,低声说道:“那桂花糕是张厨子做的。不过... 张厨子在皇后娘娘发病后,便失踪了,再也没人见过他。”
“失踪了?” 朱允炆眉头紧锁,追问道,“是什么时候失踪的?可有什么线索?”
“就在皇后娘娘发病当晚。” 厨师凑近了些,压低声音,“有人看见他慌慌张张地出了宫,手里还提着个包袱,之后就再也没回来过。宫里派人去他住的地方找,发现屋子已经人去楼空,像是早就准备好了要逃走。”
朱允炆沉思片刻,又接着问:“这桂花糕的食材,都是从何处采购的?”
“桂花说是御花园采的,面粉、糖这些,则是从京城有名的‘福记’商铺购入。” 厨师如实回答,“不过说来也怪,这月的桂花,比往年开得早太多了,我在御膳房做了这么多年,还是头一回见。”
朱允炆心中一动,记下了这个关键细节。谢过厨师后,他带着侍卫马不停蹄地赶往 “福记” 商铺。
“福记” 商铺门庭若市,掌柜的正热情地招呼着客人。朱允炆踏入店中,掌柜的上下打量了他一番,脸上立刻堆起笑容:“公子是要买些什么?小店的食材可都是顶好的。”
“掌柜的,近日可曾给皇宫供应过食材?” 朱允炆开门见山地问道。
掌柜的笑容僵了一下,随即又赔笑道:“回公子,小的一直给皇宫供应食材,不知公子所问...”
“皇后娘娘发病前的桂花糕,所用食材可是从你这采购的?” 朱允炆目光如炬,紧紧盯着掌柜的眼睛。
掌柜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眼神开始躲闪,迟疑了好一会儿才说道:“确是小的供应。不过... 小人只是本分做生意,绝无任何差错。”
朱允炆冷哼一声,往前逼近一步:“这月的桂花,为何开得比往年早?据我所知,桂花需经霜打才会开放。如今秋意未浓,桂花怎会盛开?掌柜的,你最好如实招来,否则...” 他故意没有把话说完,但语气中的威慑力不言而喻。
掌柜的双腿开始微微发抖,“扑通” 一声跪在地上,连连磕头:“公子饶命!小人也是被逼无奈。几日前,有个神秘人找到小人,给了我一大笔银子,让我谎称桂花是御花园所采,还让我准备了些特殊的香料...”
“什么香料?” 朱允炆追问。
“小人真的不知道那香料叫什么,那人只说,混入糕点中,吃了会腹痛不止。小人本不愿做这伤天害理之事,可那人威胁小人,若不从命,便要我全家性命...” 掌柜的说着,眼泪鼻涕一起流了下来。
朱允炆命侍卫将掌柜的带回,准备进一步审问。离开 “福记” 后,他转身前往御花园。
御花园里,曾经繁花似锦的景象已不复存在,秋风萧瑟,落叶纷飞。朱允炆来到桂花林,仔细查看每一棵桂树。此时的桂树,枝头空空如也,连个花苞都没有,哪有半点开花的迹象。
“果然如此。” 朱允炆喃喃自语,眼中闪过一丝寒光,“有人故意用假桂花制作糕点,还将罪名栽赃给琼仪姐姐。这幕后黑手究竟是谁?又为何要这么做?”
带着这些疑问,朱允炆在桂花林里来回踱步,试图寻找更多线索。他蹲下身,在树下的泥土中仔细翻找,突然发现了几片颜色异常鲜艳的花瓣。他捡起花瓣,放在鼻前闻了闻,发现这花瓣虽然形似桂花,却散发着一股陌生的香气,与真正的桂花香截然不同。
朱允炆将花瓣小心收好,他知道,这或许就是揭开真相的关键证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