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王府的议事厅内,铜制浑天仪在烛光下泛着冷光。朱棣来回踱步,玄色长袍下摆扫过青砖地面,绣着四爪蟒纹的衣摆随动作翻涌,宛如蛰伏的兽。案头摆着的云南密报已积了半尺高,最新一封还停留在使者抵达大理的消息。
“殿下,云南的信鸽已过五日未归。” 暗卫首领单膝跪地,额间沁出细汗,“按原定计划,使者早该传回宁远侯的答复。”
朱棣的手指骤然收紧,捏得指节发白。他想起顾成那老匹夫在信中模棱两可的措辞,又想起陈砚离开应天时朱标的反常态度,心头泛起不祥的预感。“备马,去庆寿寺。” 他突然开口,声音冷得像塞北的霜。
庆寿寺的禅房内,道衍和尚正对着星图推演,袈裟上的暗纹在烛火下若隐若现。听到脚步声,他头也不抬:“殿下这几日心火太旺,观星象,西南方位有变数。”
“变数?” 朱棣猛地推开木门,寒风卷着沙尘灌入,“顾成那老东西收了本王三年粮草银钱,如今却连个回信都没有!” 他抓起案上的星盘狠狠掷出,青铜器皿砸在墙上发出巨响,“三万副甲胄,十万斤精铁,难道都打了水漂?”
道衍和尚终于放下手中的龟甲,目光扫过满地狼藉:“殿下可还记得,陈砚并未按计划回应天?” 他捡起星盘碎片,上面北斗七星的纹路在月光下闪烁,“贫僧夜观天象,荧惑守心于翼轸,主西南有女子搅局。”
就在他的话音还未落下之际,门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而慌乱的脚步声。这阵脚步声如同一阵狂风骤雨般,迅速地逼近门口。
\"殿下!云南急报!\" 门外的人声音急切,仿佛带来了一个惊天动地的消息。
\"燕王使者……使者首级被顾成斩下,连同奏报送往应天了!\" 这句话如同晴天霹雳一般,让屋内的人都惊呆了。
\"顾成!\" 他的怒吼声震耳欲聋,仿佛要冲破屋顶。他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愤怒的情绪如同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在他的胸膛中肆虐。
随着他的怒吼,他猛地一脚踢翻了面前的矮几。矮几上的茶具顿时碎裂一地,发出清脆的声响。这声响在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刺耳,甚至惊飞了屋檐下的夜枭。
\"本王供养他三年,他竟敢临阵倒戈!\" 他的声音充满了难以置信和被背叛的痛苦。他无法接受这个事实,顾成竟然会在关键时刻背叛他,将燕王使者的首级和奏报送往应天。
道衍和尚拾起使者手中紧握的半片信笺,上面 “应天陈...” 的字迹尚未写完。“是陈砚。” 他推了推架在鼻梁上的铜框眼镜,镜片闪过冷光,“贫僧早说过,此女是颗不该留下的棋子。”
朱棣重重跌坐在蒲团上,想起陈砚在杭州凿沉的瑞龙画舫,想起她在舒城地牢冷静断案的模样。原以为将她留在江南便可高枕无忧,却不想这女子竟孤身闯入云南虎穴。“她哪来的胆子?” 他攥紧拳头,“一介女流,竟敢坏本王大计!”
“殿下,当务之急是应对。” 道衍和尚铺开舆图,朱砂笔在云南与北平之间划出弧线,“顾成斩使,朱标必然不再怀疑其忠心。如今西南铁壁难破,我们需另寻出路。”
“另寻出路?” 朱棣冷笑,“本王筹备三年,眼看着大军粮草将齐,偏生杀出个陈砚!” 他突然抓起案上的《皇明祖训》狠狠摔在地上,“什么‘藩王守土有责’,都是狗屁!朱标若容得下我,何至于克扣北平军备?”
道衍和尚却不慌不忙,从袖中取出张泛黄的纸页。上面画着南京城防图,标注着各个城门的换防时间:“殿下可还记得,应天守备都督是您的旧部?” 他的指尖点在聚宝门位置,“只要我们能...”
“不行!” 朱棣打断他的话,“贸然起兵师出无名,天下人只会说我谋反。” 他想起父亲朱元璋平叛时的雷霆手段,心中闪过一丝忌惮,“必须给朱标扣上‘昏聩’的罪名,让本王师出有名。”
道衍和尚抚掌而笑:“殿下果然高明。” 他展开另一幅图,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人名,“应天六部中,户部侍郎、工部主事皆是殿下门生。只要让他们在漕运、税银上做些手脚...”
“再散布谣言,说朱标纵容陈砚霍乱朝纲。” 朱棣接过话头,眼中重新燃起精光。他想起朱标看陈砚时的眼神,想起两人在朝堂上的默契,冷笑愈发冰冷,“就说陈砚一介女子,凭什么从杭州知府直升三品?定是与朱标有私情!”
“妙!” 道衍和尚双手合十,“如此一来,殿下便可打着‘清君侧,正朝纲’的旗号南下。不过...” 他的目光落在星图上,“贫僧夜观天象,此次行动宜缓不宜急。西南虽失,我们还有辽东、漠北的暗线。”
朱棣起身走到窗边,望着北平城的灯火。秋风卷着沙尘拍打窗棂,宛如他躁动不安的心。陈砚的突然介入打乱了所有计划,可这天下,本就是强者的棋局。“传旨下去,” 他握紧腰间玉佩,“让辽东指挥使按兵不动,漠北商队继续运送粮草。另外...” 他顿了顿,“密切监视应天动向,尤其是陈砚的家人。”
道衍和尚缓缓地低下头,他那深邃的眼眸中,似乎有一丝忧虑若隐若现。他深知朱棣的性格,一旦这位雄主下定决心,就如同离弦之箭,绝无回头之可能。
而这一切的起因,仅仅是因为那块神秘的瑞龙牌。这块看似普通的牌子,却在不经意间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它就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而且这涟漪还在不断扩散,最终恐怕会演变成一场席卷天下的惊涛骇浪。
此时此刻,窗外的夜空格外宁静,然而,道衍和尚却注意到了一个细微的变化——北斗七星正在悄然移位。这一现象,对于普通人来说或许并无特别之处,但对于精通天文地理的道衍和尚而言,却意味着更大的变局正在暗中酝酿。
他凝视着那逐渐偏离原有位置的北斗七星,心中不禁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这场由瑞龙牌引发的风波,究竟会将天下引向何方?道衍和尚的眉头紧紧皱起,仿佛能感受到那即将到来的风暴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