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岐,这座古老的城市,正沐浴在晨曦的微光中,显得宁静而祥和。
伯邑考站在西伯候府的庭院里,他的身影被阳光拉长,显得有些孤单。
经过一番努力,他终于解决了府内的问题,那些不听话的、有问题的人,都已经在他的手段下“物理消失”了。
然而,当他转过身来,面对申公豹时,心中的忧虑却并未消散。
“相父,如今西岐内的事情已经解决了,但是我那些兄弟该如何是好呢?”伯邑考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无奈和困惑。
申公豹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狡黠,他缓缓说道:“公子,我们造反吧。”
这句话如同惊雷一般在伯邑考的耳边炸响,他瞪大了眼睛,满脸惊愕。
“什……什么?”伯邑考的声音有些颤抖,他从未想过要造反,他的目标仅仅是继承侯位而已。
申公豹似乎并不在意伯邑考的反应,他继续说道:“大公子,他们都在朝歌,你说咱们造反,帝辛泄愤该如何做呢?”
伯邑考的脑海中飞速闪过各种可能的后果,他的脸色变得愈发凝重。
“会杀了姬发?”伯邑考犹豫地问道。
申公豹点了点头,肯定地说:“对的呀!”
伯邑考的心中一阵纠结,他知道申公豹的话并非没有道理,但造反这样的大事,他实在是难以决断。
“相父,你容我想想。”伯邑考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
申公豹见状,连忙趁热打铁:“公子,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啊。咱们虽然现在打大商有点勉强,但是咱们打周边八百诸侯,绝对轻松加愉快。”
伯邑考沉默了片刻,他的内心在激烈地挣扎着。
最终,他咬了咬牙,像是下定了决心一般,说道:“好,那就先按照相父你说的来。正好我也要报那帝辛夺妻之恨!”
现在的西岐,自从始神带着一堆散修入驻后,申公豹现在感觉自己强的可怕。
月余之后,消息终于传到了朝歌。
“报!大王,西岐造反了!”侍卫急匆匆地跑进宫殿,向帝辛禀报。
帝辛闻言,脸色微变,虽然他对西岐早有防备,但没想到他们会如此迅速地发动叛乱。
“造反?”帝辛喃喃自语道,心中有些出乎意料。
“传太师、姜军师以及殷郊、殷洪两位公子。”帝辛眉头微皱,立刻下令:“速传他们进宫!”
不一会儿,闻仲、姜子牙、殷郊和殷洪等人纷纷来到宫内。
“拜见大王!”闻仲和姜子牙齐声行礼道。
“拜见父王!”殷郊和殷洪也赶忙行礼。
帝辛挥手示意众人起身,然后直截了当地说道:“现在有个消息,西岐反了!你们说说,该如何应对?”
姜子牙一听,毫不犹豫地问道:“大王,如今西伯侯在朝歌,他如何能够造反呢?”
帝辛解释道:“是姬昌的大公子伯邑考造反!”
姜子牙略作思索,建议道:“大王,依我之见,不如将姬昌及其子嗣一并斩杀,以儆效尤,给他们一个狠狠的教训。”
自从姜子牙歼灭了东夷,并将身高在车轮上的敌人全部斩杀之后,他的杀意似乎越来越重了。
不过,帝辛对他的这个建议倒是颇为认同。
“父王,儿臣认为姜师叔所言极是,但在出兵一事上,儿臣希望能收缩军力,采取退守策略,最终守住朝歌即可。”殷郊一脸认真地建议道。
帝辛闻听此言,不禁心生疑惑。他深知自己这个儿子向来勇猛果敢,如今却提出如此保守的战略,其中必有深意。
于是,他饶有兴致地追问:“哦?我儿有何高见?”
殷郊深吸一口气,解释道:“父王圣明,儿臣之所以这样建议,是因为我们若主动退兵,展现出颓势,便能让那些原本摇摆不定、心怀二心之人暴露无遗。
如此一来,我们便可看清究竟谁会暗中投靠西岐,待时机成熟,便可将这些叛徒一网打尽!”
帝辛听后,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之色,他没想到殷郊竟能有如此深谋远虑。
这时,殷洪也在一旁附和道:“父王,大哥这一招可谓是扮猪吃老虎啊!”
“好,就按照这个计划行事,太师,明日早朝,我会安排你和黄飞虎将军共同对战,且战且退。那些摇摆不定的人就交给妲己。”
帝辛嘴角微扬,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冷笑,他的眼中闪过一丝厉色,仿佛已经看到了敌人的溃败。
第二日清晨,朝堂内的气氛却异常凝重,众人听闻西岐造反的消息,都惊愕不已。
“姬昌一向以仁义着称,温文尔雅,怎么会突然造反呢?”一位大臣满脸狐疑地说道。
“是啊,这其中肯定有什么误会。”另一位大臣附和道。
然而,帝辛却不为所动,他面沉似水,冷冷地说道:“证据确凿,周边小诸侯的求救信都已经送到了朝歌,难道还能有假不成?”
众人面面相觑,一时之间也无法反驳。
就在这时,帝辛高声喊道:“传姬昌!”
姬昌被两名侍卫押解着走进朝堂,他的手上和脚上都戴着沉重的镣铐,发出清脆的撞击声。
众人的目光纷纷落在姬昌身上,只见他原本年轻的面庞此刻变得苍白如纸,几日之间头发竟然花白,整个人显得憔悴不堪,毫无生气。
姬昌一进殿,便感觉到了异样的气氛。他环顾四周,发现同僚们的表情都十分冷漠,甚至有些疏远。
他心中不禁一沉,意识到事情可能比他想象的还要严重。
姬昌来不及多想,急忙跪地,叩头道:“罪臣姬昌拜见大王。”
帝辛看着姬昌,眼中闪过一丝鄙夷,他冷哼一声,说道:“姬昌,你看看最新的情报吧!”说罢,他随手将一捆书简扔到了姬昌面前。
当姬昌看到西岐造反的情报时,他的第一反应是难以置信,脱口而出:“不可能!”然而,紧接着他心中涌起一股后继有人的兴奋感。
尽管姬昌一直怀揣着造反的心思,但他自认为将这份野心隐藏得极深,无人能察。
没想到,他的大儿子伯邑考竟然也和他一样有着雄心壮志,这让他既惊讶又欣喜。
不过,姬昌很快回过神来,意识到眼前的局势对他极为不利。于
是,他连忙求饶道:“大王,臣冤枉啊!一定是臣不在的时候,有人蛊惑了伯邑考,他毕竟还是个孩子啊!等臣回去之后,必定会好好教导他,让他明白事理。”
然而,帝辛对姬昌的辩解毫不理会,他冷笑道:“不必了!我看伯邑考做得非常对。冀州侯苏护造反时,你就曾表示支持,如今更是亲自造反,显然你们早就有此想法了。既然如此,你也不必再活在世上了!”
说完,帝辛随意地挥了挥手。刹那间,一群侍卫如狼似虎地冲了进来,毫不留情地拖着姬昌向外走去。
姬昌的求饶声和呼喊声在宫殿中回荡,但没有人在意他的死活。
解决完姬昌这个大麻烦后,侍卫们并未停歇,他们紧接着开始在全城范围内搜捕姬昌的其他儿子,一场惊心动魄的大追捕就此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