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浩说的这个数额,相对还是低了。
三百块钱的彩礼,在当下而言,已经很高了。
毕竟,三百块钱,那可是一个普通工人至少半年的工资。
至于什么三十六条腿,这倒是正常不过的。
什么立柜啊,平柜啊,高低床啊,梳妆台啊等等。
而什么摩托车,在当下的这个年代,可以说少见的很,平常人家,也只是要个三转一响,绝对不会要什么摩托车。
摩托车在当下,那可是个稀罕物,而且还很难弄得到。
再加上价钱也不低。
最次的,也是嘉陵,哪怕就是最次的嘉陵,一辆摩托车也得一两千块钱。
而电视冰箱洗衣机这一类的,三样加起来,差一点的,也得两三千块钱去了。
况且,这些东西,在农村而言,就算是你有钱,没点关系背景,也很难买得到。
当刘浩把话一说,刘栋直接呆愣在了原地。
就连刘浩的父母,在听完了自己儿子的话后,也是长长的叹了一口气,“爸,小浩说的对。就咱家这条件,放在山水村或许还不错,可要是往乡里一比,那就是垫底的存在。小浩年纪也不小了,想要娶个老婆,就得掏不少的钱,可咱家哪里掏得出这么多钱出来。”
“爸,要不...就让小浩自己选择吧。两百块钱一个月,这...只要小浩跟着安平安心的干上两年,说不定就能娶上老婆了。”
“是啊是啊,爷爷。哥要是跟着安平哥,一个月两百块钱,只要干个几年,不要说娶一个老婆了,就算是娶两个老婆,那也是没问题的。”
“爷爷,大哥有自己的选择,你就让他去吧。况且,大哥就算是去了县里哪个单位上班,工资也低的很。想要娶到老婆,那不得五六年了。”
刘浩父亲一说完,刘浩的母亲,还有弟弟妹妹们,就开始纷纷附和不已。
或许,他们的附和,是因为刘浩在前几天相亲之时所遭受到对方的讥讽,他们这才有了这样的肺腑之言吧。
刘栋看着自己儿子儿媳他们,停止了追打着刘浩的行为。
过了许久,刘栋长长的叹了一口气,很是落寞的走了出去,蹲在墙角。
就前两天刘浩相亲的那个场面。
刘栋也是遭受到了对方的羞辱。
身为山水村的村支书,多少年没有受到这样的羞辱了。
可如今,却是因为自己大孙子的婚姻之事,被对方羞辱得都好几天没抬起过头来。
其实,这也要怪他自己。
前几天。
刘栋想着自己大孙子即将要成为体制内的工作人员了。
就想着趁着这个机会,借着自己大孙子即将要成为体制内的工作人员的机会,给自己大孙子寻摸了一门亲事。
而他为自己大孙子所寻摸的这门亲事,说来是有些高攀了。
刘浩的事情都还没个准。
他刘栋就给刘浩寻了乡里一个教师家庭的女儿。
被人讥讽,被人羞辱,被人看不起,这本就是他自己自找的。
如果,他刘栋心里没有那点小心思,要是给刘浩找个农村的女孩,根本就不会有那档子事。
刘浩一家,看着刘栋蹲在墙角,低着脑袋,默默的吸着旱烟,纷纷闭了嘴,不敢再说任何的话。
......
两天时间过得很快。
转眼之间,就已经来到了大年三十。
吃过了一顿丰盛的年午饭(禾川一带,没有吃年夜饭的习俗,吃的都是年午饭),休息了一个来小时后,刘安平正准备出门去村里转转时。
黄建国突然找上门来了。
“黄老师,过年好啊,你这大过年的,怎么来山水村了?”
黄建国快步来到刘安平家的院门口,上下打量了刘安平好一会儿,哈哈一笑,伸手重重的拍了刘安平的肩膀,“好小子,这一年没见,你这还长高长壮了。看来,京城大学的伙食,很养人嘛。”
刘安平尴尬一笑。
“黄老师,这外头风大,天气又冷,赶紧到家烤烤,喝碗茶水暖暖身子。”
刘安平赶紧拉着黄建国往着家里去。
黄建国也不客气。
他这大过年的跑山水村来,本就是来找刘安平的。
唐凤英她们见黄建国来了,那是客气的不行。
又是倒茶水,又是拿点心的。
客套了一会儿后,唐凤英她们自觉的坐在一旁,不再多话。
其实,刘安平家与黄建国,论起来也算是亲戚。
只不过关系有些远罢了,而且还是刘安平外婆家那边的亲戚。
所以,唐凤英自然是认识黄建国的,只不过在她嫁到山水村之后,就再也没什么来往罢了。
刘安平拆了一包烟,递了一根给黄建国,“黄老师,大过年你过来,肯定是有事吧?你有什么事就请直说,只要我能帮到的,我一定竭尽全力。”
刘安平并不知道黄建国在大年三十跑来自己家,是为了什么。
便想来,在大年三十跑来找自己,肯定是有重要的事情。
黄建国接过刘安平递过来的烟,点燃后,嘿嘿一笑。
“安平啊,我今天特意过来,是想请你大年初六,到我家喝喜酒。前两天,我给你们大队打电话,愣是没人接,所以我也只能今天特意跑一趟,来通知你了。”
刘安平有些懵了。
还未等刘安平反应过来,黄建国继续道:“你看我,都忘说了。是这样子,我这不是添了个儿子嘛,所以...嘿嘿...”
黄建国的话一落地,刘安平这才恍然大悟。
“黄老师,恭喜啊,恭喜啊。我就说,这两天村头的老樟树上,总有喜鹊在叫唤呢,原来是黄老师你后继有人了。这喜酒我得喝,而且必须喝。”
刘安平高兴。
他是真的高兴。
当然,他也在替黄建国这个曾经的恩师高兴。
刘安平清楚,黄建国一直想有一个儿子继承香火。
可这么多年下来,黄建国妻子的肚子一直都没有动静。
为此,在学校也好,还是在他老家也罢。
黄建国总要受到一些人在他的背后嚼舌根。
毕竟,在当下这年代年也好,还是在农村也罢,亦或者在禾川这样的小地方,没有子嗣,必然会受到别人的指指点点,以及背后议论。
而如今,黄建国有了儿子,他终于是可以挺起腰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