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砒毒业报】——
清朝年间,歙县有个叫蒋紫垣的郎中,因家乡灾荒,一路漂泊至献县程家庄,在村口一座青瓦白墙的老宅里落脚,以行医为生。蒋紫垣有个独门绝技——解砒霜之毒,无论中毒者症状多凶险,只要服下他的药,便能起死回生。
这本是济世救人的良方,可蒋紫垣却将其当作敛财的手段。每当有人中毒来求药,他先不急着施救,而是慢条斯理地端起茶盏,慢悠悠地品茶,待中毒者家人心急如焚、再三恳求,才不紧不慢地开出天价诊金。若对方拿不出足够钱财,他便冷眼旁观,任由生命在眼前消逝。
一日,蒋紫垣正在堂中闲坐,突然感到心口一阵剧痛,眼前一黑,竟暴毙而亡。当夜,借住房屋的主人程员外辗转难眠,恍惚间,只见蒋紫垣披头散发、面色惨白地出现在床前,跪在地上痛哭流涕:“程兄,我悔不当初啊!因贪图钱财,见死不救,这几年竟误了九条人命!如今,这些冤魂将我告到冥司,冥司判我九世都要服砒霜而死。我实在不甘心受此重刑,便用积攒的钱财贿赂鬼卒,才得以来见你一面。”
蒋紫垣哽咽着,从怀中掏出一张泛黄的纸,上面写着解砒毒的药方:“这是解砒毒的方子,只需防风一两,研成细末,用水调服即可。再无其他秘药。程兄,你若能用此方救活一人,我就能少受一世业报。我如今才明白,贪财害命的恶果,竟是如此可怕,只可惜悔之晚矣!”说完,蒋紫垣的身影渐渐消散,程员外猛然惊醒,才发现竟是一场噩梦。
程员外看着枕边那张写着药方的纸,想起梦中蒋紫垣悔恨的模样,心中唏嘘不已。此后,他将这药方公之于众,许多中毒之人因此获救。
无独有偶,当地德高望重的沈丰功先生也分享过一个解砒毒的良方:“冷水调石青,解砒毒如神。”沈先生一生正直,从不妄言,大家对他的话深信不疑,这个方子也在民间流传开来。
蒋紫垣的故事,就像一记警钟,在程家庄乃至周边村落久久回荡,告诫着世人:医者当有仁心,莫让贪欲蒙蔽双眼,否则终将自食恶果。而那两个解砒毒的药方,也成了救人的良药,在岁月的长河中,延续着生命的希望 。
【巧解墓争】——墓冢智斗 深秋的东城郊外,夜雾如纱,笼罩着寂寥的村落。老儒生刘挺生围坐在暖炉旁,望着跳动的火苗,向众人讲述起一段奇异往事。 猎人陈三是这一带出了名的好手,家中挂满兽皮,墙上还挂着一柄锋利的猎刀。这天深夜,他被一阵细微的声响惊醒。窗纸在风中发出淅淅沥沥的响动,仿佛有人在轻轻摩挲。陈三屏息凝神,竖起耳朵,紧接着,窗下传来窸窸窣窣的脚步声,像是有人在小心翼翼地靠近。 陈三猛地坐起,迅速披上粗布外衣,抄起枕边猎刀,厉声喝道:“什么人?”黑暗中,一个低沉沙哑的声音传来:“我鬼也,有事求君,君勿怖。”这声音阴森冰冷,却带着几分恳切。陈三握紧刀柄,强压下心头的恐惧,追问何事。 那声音幽幽说道:“狐与鬼自古不并居。狐所窟穴之墓,皆无鬼之墓也。”原来,说话的是个亡魂,他的墓穴在村北三里外的荒草丛中。一次,亡魂因眷恋生前故地,飘往别处徘徊。趁着这个机会,一群狐狸竟鸠占鹊巢,举家搬进了他的墓穴,还施展妖术,将亡魂拒之门外。 亡魂无奈道:“欲与斗,则我本文士,必不胜;欲讼诸土神,即幸而得申,彼终亦报复,然又必不胜。”他生前本是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如何能与狡黠的狐狸争斗?想去土地神那里告状,可即便胜诉,狐狸们也定会怀恨在心,伺机报复。 说到此处,声音里满是无奈与哀求:“惟得君等行猎时,或绕道半里,数过其地,则彼必恐怖而他徙矣。然倘有所遇,勿遽殪获,恐事机或泄,彼又修怨于我也。”原来,他深知狐狸生性胆小,对猎人充满畏惧。只要猎人频繁从墓地附近经过,狐狸们必定会因恐惧而另寻他处。但为防狐狸察觉真相,猎人切不可伤害它们。 陈三是个古道热肠的汉子,虽对鬼的话半信半疑,却还是点头应下。此后每次出猎,他都会特意绕道,在那座墓附近徘徊。寒风中,枯黄的野草沙沙作响,偶尔还能听见狐狸警惕的叫声。 没过多久,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陈三在睡梦中见到一位身着长衫的书生,面容清瘦,作揖行礼:“多谢恩公相助!”正是那位亡魂,他的脸上满是感激,“如今狐狸已远走,我终于能重回故地安息。”说罢,深深一拜,身影渐渐消散在朦胧月色中。 刘挺生讲完故事,目光炯炯:“夫鹊巢鸠据,事理本直,然力不足以胜之,则避而不争;力足以胜之,又长虑深思,而不尽其力。不求幸胜,不求过胜,此其所以终胜欤?”这一番话,恰似一记警钟,回荡在众人心中。在面对强大对手时,懂得审时度势,不盲目逞强,才是真正的生存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