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贵立即跑了回去,李友顺叫都叫不住,他深知现在的条件晚上出海危险性大。
“陈书记是不是明天在出海,晚上太危险了”。
陈光明也知晚上出海危险,但他不想错过机会,七沙湾是纯粹的渔村,可耕种土地太少了,既然要拼,他就全力以赴,吃下李友顺全部的物资。
“李局长、都是海里泡大的,不会有事,我们谈谈价格”。
“行,陈书记你先坐会,我查查干货具体品种”。
李友顺走到一台车前,这台车是他自己亲自装的货,手一伸进去,货厢里物资少了一大半,全被收入了空间,然后一捆捆红薯粉填满了空隙。
他还是心软了,看着渔民们连夜出海捕鱼,他觉得应该做点什么。
假模假样转了一圈,李友顺掏出小本子改了改,递给陈书记。
陈书记看了看,眼睛盯着红薯粉三字挪不开了,最后递给了陈建设说道:“李局长,怎么个换法”。
“陈书记一斤红薯三斤鱼,一斤红薯粉十五斤鱼、一双鞋五斤鱼、一米布四斤鱼、一瓶罐头四斤鱼,干货一斤换一斤,至于肉……”。
李友顺还真不知道怎么算,想了想大概一斤八两鲜肉能熏一斤腊肉,一斤腊肉黑市上10到15元一斤。
“陈书记一斤腊肉三十斤鱼,你老也知道我们过来一趟也不容易,是有损耗的”。
李友顺给的价格全是黑市价格,没办法大老远跑一趟他不可能亏本,说句不好听的他给出的价格还算良心价了。
陈书记听着李友顺给的价格微微点头,这价格他还能接受,特别是肉、罐头、布他们现在根本弄不到。
“建设算一下,李局长的物资我们全要了,要多少斤鱼”。
见陈书记答应了,李友顺也叫来宋金一起算。
“叔、全要了估计二十二万斤鱼,我们一个生产队一夜三到五千斤,轮流出海一天大概六到一万斤,一天保守二到三万斤,保守要十天”。
陈书记点了点头,“李局长我们都要了”。
“行,石头组织人下货,留四千斤腊肉,其余全下了”。李友顺也爽快,老书记都答应了,他也没必要还卡着。“
“李局长谢谢你”,见李友顺现在就同意交货了,老书记说话都有点哽咽。
“叔,我拿了几条咸鱼过来”,鲁长喜小跑过来。
“鲁长喜,陈建设你们过来一下”,陈书记见李友顺同意了,对着两人招了招手,三人走到一旁。
“长喜晚上组织人手带上腊肉,去一趟省里黑市,民兵连全带过去,罐头带一半,其余的物资全部按户分了”。
“叔、要不要借下李局长的车,这样快一点”。
陈光明抬手就敲了两下鲁长喜,“你是头猪啊!我不知道开车快,但一到开车过去容易暴露,你们连夜过去多换点红薯,这玩意保命”。
“我知道”,鲁长喜摸了摸头,又回去叫人去了。
接下来几天,整个七沙湾忙碌了起来,妇女青壮轮流出海,老人们则在家忙着熏制干鱼。
经过五天努力,七沙湾全村老幼齐上阵的情况下,七沙湾交付了五万斤干鱼获,李友顺看着鱼获嘴都笑的合不拢了。
当即全部装车他要去柳市,要到柳市碰碰运气,除了吴小全带着几人留下,李友顺又踏上征途。
经过三天的长途跋涉,他们终于到了柳市第一机床厂,这一次他们没有吃闭门羹,柳市机床副厂长接待了他们。
于副厂长看了看李友顺的介绍信和批文笑了笑,他看着李友顺说道:“李局长我们也不废话了,接近年关,我们也需要物资。你们的熏鱼我们全要了,算你一块一斤,腊肉10块”。
“我们轻型机床每台六千,但是是旧的,新的一台一万”。说完、于副厂喝起了茶。
李友顺知道自己被宰了,六千能买新的,而对方却给自己旧的,他有点想发火,但又克制了下来,现在没办法,什么东西都是计划经济,你有钱也买不到这些设备。
“于厂长我要五台新的,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旧的卡车,我这次来车没带够”。
李友顺也是没办法了,车不够只能临时买。
“哈哈哈,李局长爽快,有二台旧卡车,我们在送你一些零件”。见李友顺答应了,于副厂长难的大方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