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谷关那饱经风霜的巍峨城楼,在清晨的薄雾中渐渐模糊,最终化作天地尽头一道苍青的剪影。身后,是烽烟未熄的中原大地,是玄门三教劫后的疮痍,是碧游宫废墟上不散的呜咽。身前,是黄沙漫漫,是荒原无际,是通往遥远西方、佛光初绽之地的未知长路。
一头板角青牛,踏着沉稳的步伐,行走在荒芜的古道上。牛背上,老者倒骑,宽袍大袖,须发皆白,面容清癯古拙,正是太上老君化身。他双眸似闭非闭,仿佛与身下青牛、足下大地、头顶苍穹融为一体,气息缥缈,近乎于道。身后,一个身着粗陋麻衣、脚踩草履的身影默默跟随。他身形高大,步履却异常沉重,每一步落下,都在干燥的黄土上留下一个深陷的脚印,仿佛背负着截教万仙的业障与一座倾倒的碧游宫。正是多宝道人。往昔截教大师兄的意气风发、万仙来朝时的威严,早已被万仙阵的血火与师门覆灭的悲怆冲刷殆尽,只剩下洗尽铅华的沉默与深不见底的疲惫。一身磅礴的上清仙光,尽数收敛于麻衣草履之下,不见半分外露。
这一老一少,一牛一人,沉默地行走在天地之间,构成一幅奇诡而苍凉的画卷。唯有那太上老君周身自然逸散的氤氲紫气,浩浩荡荡,绵延铺展三万里,将古道、黄沙、荒原乃至远方的天际都染上一层尊贵而神秘的紫意,无声地昭示着圣人的西行。
日升月落,风霜雨雪。古道漫长,时光仿佛在这西行路上变得粘稠。起初,只有沉默。多宝沉浸在巨大的失落与迷茫中,截教的崩塌如同梦魇,日夜啃噬道心。太上亦不言,只是任凭青牛信步,看云卷云舒,观草木枯荣。
这一日,行至一处大泽畔。水汽氤氲,烟波浩渺,无数水鸟翔集,鸣叫声声。青牛驻足饮水。太上依旧倒坐,目光投向那自由自在的飞鸟,终于开口,声音平淡如古井无波,却直透多宝神魂深处:
“多宝,观此飞鸟,可有所悟?”
多宝茫然抬头,看着那些生灵,半晌,沙哑道:“…自由,无拘。”
太上微微摇头,手中不知何时多了一枚青翠的菩提叶,叶脉清晰,生机盎然。“非也。” 他指尖轻弹,菩提叶飘落水面,随波逐流,“此乃太清。上善若水,利万物而不争。无为,非不为,乃顺势而为,如叶浮水,不滞于形,不逆于势。” 多宝心神微震,看着那片随波起伏的叶子,往日截教“截取一线生机”的刚猛霸道,与这“无为不争”的圆融自然,在他心中产生第一次无声的碰撞。
又一日,行至一荒废古国遗址。断壁残垣间,唯余几根巨大的石柱耸立,雕刻着早已模糊的古老图腾与律法条文。烈日灼灼,将石柱的影子拉得老长。太上指着那残存的秩序痕迹,声音多了几分肃穆:
“此乃玉清。万物有序,天理昭彰。昔者此国,律法森严,纲纪肃然,方能立国久远。法度,乃维系天地、梳理阴阳之经纬。纵大厦倾颓,法理之痕,犹存天地。” 他指尖一点,一道清光拂过石柱,其上模糊的古老文字竟微微亮起,散发出一种庄严肃穆、不容亵渎的秩序气息。多宝凝视着那些亮起的符文,截教“有教无类”的包容万象,与这“纲纪法度”的严谨森然,如同冰与火,在他道心深处交织、冲突。
再一日,行至西方边缘,已能隐隐感知到远方灵山那宏大却略显驳杂的佛光普照。太上停下青牛,于一块顽石上盘膝而坐,目光似乎穿透了空间,落在那佛光源头。
“西方之法,亦有可取。” 太上的声音带着一丝奇异的韵律,仿佛蕴含着某种苦寂空幻的禅意,“其言‘空’,非顽空,乃洞悉万物缘起性空之智慧;其言‘寂灭’,非消亡,乃烦恼息止、真如显现之境界。此非彼之宏愿大乘,乃吾观其根本,参悟所得之‘小乘’精义——见苦、断集、证灭、修道。自渡,方能渡人。” 他掌心浮现一团朦胧的光晕,光晕中似有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阴炽盛之苦相流转,又归于一种澄澈明净的寂静。这是老子以无上智慧,剥离西方教宏大外壳,直指其修行解脱的根本内核!多宝眼中精光爆闪!太上的“小乘佛法”精义,如同钥匙,瞬间打开了他紧闭的心门!那源自截教、烙印于他元神最深处的“上清截天之道”——为苍生截取一线生机的勇猛精进、不拘一格的包容与变通,此刻竟与这“小乘”的自渡智慧、太清的无为顺势、玉清的纲纪秩序,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共鸣与交融!
四股截然不同、却又隐隐相通的洪流——太清无为、玉清秩序、上清截天、佛门小乘,在多宝那历经劫难、早已被磨砺得坚韧无比的道心深处,如同四颗旋转碰撞的星辰!剧烈的冲突带来撕裂般的痛苦,无数大道感悟碎片在识海翻腾!每一次碰撞,都迸发出照亮灵魂的智慧火花!每一次交融,都让他对天道的理解跨越一个鸿沟!麻衣下的身躯微微颤抖,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但他的眼神,却在痛苦中变得越来越亮,越来越深邃,如同蕴藏了整片星空的古井!
太上看着多宝的变化,古井无波的眼眸深处,掠过一丝微不可察的赞许。他不再言语,只是轻轻一拍青牛。青牛哞叫一声,迈开步伐,继续西行。身后的多宝,沉默依旧,但每一步踏出,脚下枯萎的荒草竟有丝丝绿意顽强冒出,头顶的天空,那浩荡的紫气似乎也变得更加凝练、更加圆融。四教精义,正在这沉默的西行路上,于一位截教弃徒的道心之中,孕育着足以颠覆西方格局、重塑佛门源流的惊天因果。
岁月流转,西行路上的风霜刻印尚未褪去,遥远的西方,天竺迦毗罗卫国,正值百花盛放的季节。
净饭王的王宫深处,檀香袅袅。王后摩耶夫人依循古礼,回娘家待产。行至蓝毗尼园,园中无忧树枝叶繁茂,花开正盛,香气馥郁。夫人行至一株巨大的娑罗树下,举手欲攀折花枝,忽觉胎动。就在这吉祥树下,异象陡生!
天空霞光万道,瑞气千条,龙吟凤哕之声响彻云霄!大地涌出温润清泉,洗涤尘埃。无数奇异香花自虚空洒落,缤纷如雨。摩耶夫人无痛无苦,于树下诞下一名男婴。
那婴孩甫一落地,竟不哭不闹,一双眸子清澈明亮,如同蕴含了宇宙星辰!更令人瞠目的是,他竟自行站立,足下大地自然涌现出七朵璀璨纯净的金色莲花,承托其足!他面向四方,各踏出七步,步步生莲,金光流转!最后,他站定中央,小小的右手指向浩瀚苍穹,左手指向厚重大地,口齿清晰,声音虽稚嫩却带着一种贯通天地的无上威严,响彻蓝毗尼园:
“天上地下——唯我独尊!”
梵音如雷,震动三界!九霄之上,仙神侧目;九幽之下,鬼神惊惶!净饭王与摩耶夫人及所有目睹此景的臣民,皆不由自主地匍匐在地,顶礼膜拜!此子,正是多宝道人真灵转世之身,乔达摩·悉达多太子!
太子在宫中锦衣玉食长大,聪慧过人,文武双全。然其心不在富贵权柄,常在花园静坐,思索生老病死之谜。一次出城游历,于四门分别目睹老者佝偻、病者呻吟、死者僵冷、以及一位安详出世的沙门行者。生老病死之苦与解脱者的宁静,如同惊雷,彻底震醒了太子心中沉寂的佛性。
二十九岁那年的一个月圆之夜,悉达多太子毅然舍弃太子之位、娇妻爱子,脱下华服,换上粗布僧衣,悄然出城,踏入茫茫苦行林,寻求解脱大道。他先后追随数位苦行大师,修习最严苛的苦行,日食一麻一麦,形销骨立,几近死亡边缘,却仍未悟得真谛。最终他明了,苦行非道。
他拖着虚弱至极的身躯,行至尼连禅河畔,洗净尘垢,接受牧女苏耶妲的乳糜供养,体力渐复。随后,他行至伽耶城外一处静谧之地,一株巨大繁茂的菩提树下,铺开吉祥草为座,面向东方,发下大誓愿:“若不能悟得无上正等正觉,宁可此身粉碎,终不起此座!”
于是,太子端坐菩提树下,进入最深沉的禅定。日升月落,斗转星移。风雨雷电不能动其心,天魔波旬率魔女妖娆诱惑、魔军恐吓袭扰,亦不能扰其志。他的心神沉入无垠的宇宙玄奥,追溯生命的本源,体察众生的轮回之苦。
七七四十九日,枯坐不动。识海之中,四教精义——太清的无为自然、玉清的秩序法理、上清的勇猛截取、佛门小乘的苦集灭道,不再是冲突的洪流,而是在那“天上地下,唯我独尊”的本源意志统御下,如同四条奔腾的大河,最终汇入同一片智慧的汪洋!前世今生,截教覆灭的悲怆,众生沉沦的苦相,天道轮回的轨迹…无数感悟如同星辰般明灭、串联。
第四十九日深夜,万籁俱寂。太子深邃的目光穿透无明黑暗,洞悉了前世身为多宝道人的一切因果,明了了自身降世的使命。就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天边,一颗璀璨的星辰——启明星(金星)骤然亮起,划破深沉的夜幕!
就在那启明星光芒刺入眼帘的刹那!
“嗡——!”
一道无法用言语形容的、纯净到极致也宏大至极致的金色佛光,自悉达多太子头顶轰然爆发!光柱直冲霄汉,贯通三界!菩提树沐浴在佛光之中,枝叶舒展,瞬间绽放出亿万朵金色婆罗花!整个伽耶山被照耀得如同琉璃净土!无数天女虚影显现,抛洒曼陀罗花,奏响天籁法音!大地六种震动,万兽俯首,百鸟齐鸣!
困扰无数世、无数众生的无明黑暗,在此刻被这觉悟之光彻底驱散!生死轮回的枷锁,被彻底斩断!一切烦恼,如汤沃雪,消融无踪!
太子缓缓睁开双眼。那双眸,清澈依旧,却已蕴含了洞悉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无上智慧,充满了对一切众生的无边慈悲。他已然彻悟宇宙人生的真谛,证得无上正等正觉!
此刻,他不再是乔达摩·悉达多。
他是——释迦牟尼佛!(释迦族的圣者,觉悟之人)
释迦牟尼佛悟道后,于鹿野苑初转法轮,为憍陈如等五比丘说法,小乘佛教自此弘传。随着声名远播,追随者日众,其蕴含四教精义的独特佛法,直指人心,迅速在西方广袤的土地上扎根、蔓延,其势如燎原之火。
这一日,释迦牟尼佛终于踏上了灵山圣境。大雷音寺前,八宝功德池水波光潋滟。阿弥陀佛(接引)与准提佛母端坐莲台,身后是燃灯上古佛、观音、文殊、普贤等诸佛菩萨,以及三千原西方教根基弟子。气氛庄严,却也暗流涌动。释迦牟尼佛的到来,带着一股沛然莫御的新生气运,隐隐撼动着原有的佛门格局。
释迦牟尼佛行至大雄宝殿中央,并未立刻礼拜阿弥陀佛与准提佛母,而是径自盘膝跌坐于虚空。他宝相庄严,口宣佛号:“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随着佛号响彻灵山,释迦牟尼佛头顶庆云翻滚,无量金光喷薄而出!庆云之中,一座巍峨庄严、镶嵌无数佛宝、梵文流转的七层宝塔轰然升起,正是其本命至宝——多宝塔!塔身绽放亿万道慈悲金光,柔和温暖,普照十方!金光之中,一道与释迦牟尼佛面目一般无二、却更加圆满慈悲的身影自塔中缓步走出,一步一莲台,最终端坐于释迦牟尼佛左侧虚空莲座之上,周身散发着渡尽一切苦难的大慈悲、大愿力!正是以多宝塔斩出的善尸化身——多宝如来佛!此佛身象征其承继过去(多宝道人)、开启现在(释迦牟尼)的慈悲本源,为小乘佛教之教主!
善尸刚现,释迦牟尼佛身侧异变再起!一张非帛非革、边缘残破却煞气冲霄、仿佛由无尽杀伐与毁灭法则交织而成的暗红色阵图虚影骤然展开!正是那曾威震洪荒、令圣人都忌惮的——诛仙阵图!阵图旋转,无量凶戾煞气爆发,化作五道顶天立地、面目狰狞、手持各种降魔利器的巨大忿怒法相!
中央,乃不动尊明王,通体青黑,三目八臂,手持智慧剑、金刚杵,骑乘白狮,镇守中央,降伏一切痴愚!
东方,降三世明王,三面八臂,脚踏大自在天夫妻,降伏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贪嗔痴!
南方,军荼利明王,通身青色,现忿怒相,周身缠绕毒蛇,手持金刚杵,降伏一切魔军!
西方,大威德明王,六面六臂六足,骑乘水牛,持诸般武器,降伏一切毒龙、恶兽!
北方,金刚夜叉明王,三面六臂,面呈怒相,口喷烈焰,手持金刚铃、金刚杵,吞噬一切恶障!
五大明王,正是以诛仙阵图之无上凶煞戾气斩出的恶尸化身!他们并非独立存在,而是释迦牟尼佛(多宝如来佛)忿怒意志的显化,是其护法降魔的“金刚手段”,拱卫十方,威慑一切外道邪魔!慈悲如来与忿怒明王,一体两面,刚柔并济,象征着释迦牟尼佛道法的圆融无碍与无上威能!
“吾于娑婆世界,立小乘佛教!传四谛八正道,度有缘众生,证阿罗汉果!得解脱自在!” 释迦牟尼佛(多宝如来佛)宏大的声音宣告响彻灵山,与身后五大明王的怒吼交织在一起,形成一股撼动佛门根基的磅礴大势!一股精纯而坚韧、直指解脱核心的气运洪流自其身上冲天而起,虽不如大乘佛教那般宏大无边,却如金刚钻般锋锐凝练,硬生生从西方教固有的庞大气运中切割、分走了至关重要的一大块!灵山原本浑然一体的佛光,瞬间出现了明显的分野与波动!
阿弥陀佛与准提佛母脸上的疾苦之色瞬间浓烈了十倍!尤其是准提,握着七宝妙树的手指关节隐隐发白。然而,这两位历经无数劫难、智慧通天的圣人,眼中虽有痛惜,却无愤怒,反而在疾苦深处,掠过一丝“果然如此”的了然与一种壮士断腕的决绝。
“善哉!善哉!” 阿弥陀佛的声音带着无边的慈悲与一种宏大的包容,瞬间抚平了灵山动荡的气运,“释迦牟尼佛,智慧如海,觉悟真如,开小乘解脱之道,实乃众生之幸,佛门大兴之兆!”
准提佛母亦展露笑容,七宝妙树光华流转,声音清越:“佛法广大,门径万千。小乘自渡,乃大乘普渡之基石!今释迦牟尼佛证道,当为我佛门现在之佛祖!执掌娑婆,教化众生!” 话音落,他手中七宝妙树朝着释迦牟尼佛(多宝如来佛)轻轻一刷,一道象征着佛门正统传承、蕴含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法理的金色佛印,没入其眉心!
紧接着,阿弥陀佛宏大的声音再次响起,如同为佛门定下万世不易的格局:
“燃灯古佛,过去劫中,光照万古,为过去佛祖,燃灯上古佛!”
“释迦牟尼佛,当世觉悟,教化娑婆,为现在佛祖!”
“弥勒菩萨,当来下生,龙华三会,为未来佛祖,当来下生弥勒尊佛!”
横三世佛:东方药师佛(琉璃净土),中央释迦牟尼佛(娑婆世界),西方阿弥陀佛(极乐世界)!
竖三世佛:过去燃灯上古佛,现在释迦牟尼佛,未来弥勒尊佛!
三世佛位确立的刹那,整个灵山爆发出前所未有的恢弘佛光!过去、现在、未来的时光长河仿佛在此刻交汇;东方、中央、西方的无量佛土气运彼此勾连!原本因小乘佛教自立而动荡分割的气运,在三世佛体系确立的瞬间,不仅重新稳固,更如同百川归海,在更高层次、更宏大的框架下完成了前所未有的整合与升华!佛门气运之昌隆鼎盛,直冲洪荒九天,震荡诸天寰宇!观音、文殊、普贤等菩萨,燃灯、惧留孙等古佛,乃至三千原西方根基弟子,皆在这宏大圆满的佛光与气运中,感受到自身道行隐隐提升,不由得齐声礼赞:“南无三世诸佛!”
就在灵山佛光普照、三世归一的恢弘时刻,洪荒最为阴暗污秽之地——幽冥血海边缘,阴山脚下。
此地终年不见天日,阴风怒号,血浪翻涌,无数罪孽深重的怨魂在血海中沉浮哀嚎,声音凄厉,直透灵魂。这里,是轮回的边缘,是光明遗忘的角落。
一道身影,踏着血海污浊的浪花,步步生莲,缓缓行来。他身披寻常袈裟,面容年轻而坚毅,眼神却如同历经万古沧桑,充满了对无边苦海的悲悯。正是发下大愿追随释迦牟尼佛修行的年轻比丘——地藏。
他行至阴山脚下,那隔绝血海与轮回之地的巨大屏障前,停下了脚步。身后,是无数被其身上纯净佛光吸引而来的、充满痛苦与迷茫的游魂野鬼,它们本能地簇拥着这黑暗中唯一的光源。
地藏菩萨(此时尚未得果位)缓缓抬头,目光穿透阴山厚重的怨气,仿佛看到了那血海深处沉沦挣扎的亿万亡魂,看到了十八层地狱中承受无尽酷刑的罪灵,看到了六道轮回中沉浮不息的众生。一股源自灵魂最深处的、无法言喻的大悲悯,如同火山般在他胸中爆发!
他猛地转身,面向那无垠的幽冥血海与阴山背后隐约的轮回通道,双手合十,清朗而坚定、蕴含着无上愿力的声音,如同最洪亮的晨钟,骤然响彻整个幽冥世界,甚至穿透阴阳界限,回荡在灵山诸佛耳畔,烙印在天道法则深处:
“众生度尽,方证菩提!
地狱未空,誓不成佛!”
宏愿发下的刹那!
轰——!!!
整个幽冥世界剧烈震动!阴山轰鸣,血海倒卷!十八层地狱的酷刑为之一滞!无数沉沦的怨魂仿佛感受到一股温暖而坚定的力量,发出解脱般的哀鸣!一道纯粹到极致、坚韧到极致的金色愿力光柱,自地藏菩萨身上冲天而起,其光芒之盛,竟暂时驱散了幽冥亿万年不散的阴霾,将阴山之巅映照得一片通明!这光柱穿透九幽,直抵三十三天,与灵山那普照三界的恢弘佛光交相辉映!
幽冥血海深处,冥河老祖血神宫中,传来一声惊怒交加的冷哼,无边血浪翻涌,却无法淹没那扎根于阴山、照耀血海的坚定佛光!
灵山大雷音寺,刚刚确立三世佛位的诸佛菩萨,皆心生感应。释迦牟尼佛(多宝如来佛)面露大欣慰,颔首赞道:“善哉!地藏大愿,功德无量!” 阿弥陀佛与准提佛母眼中疾苦之色稍减,亦显赞叹。有此大愿菩萨坐镇幽冥,度化最恶浊之地的众生,佛门气运根基,将深入轮回,牢不可破!
地藏菩萨发愿之地,一座简陋却无比坚固的草庵于阴山脚下拔地而起。他怀抱通灵神兽谛听,端坐庵中,佛光虽不耀眼,却如定海神针,牢牢钉在幽冥与轮回的交界处。那坚定的愿力化作无形的结界,血海的污秽与怨气竟无法再轻易侵蚀轮回通道。无数迷茫的游魂受到佛光接引,得以脱离血海,有序步入轮回。一句句微弱却虔诚的佛号,开始在阴森的地狱边缘响起,汇聚成一股微弱却不可阻挡的暖流。
灵山佛光普照,三世佛位确立,统御现在、过去、未来,横贯东方、中央、西方,佛门气运如日中天,鼎盛无匹!幽冥深处,地藏菩萨以大宏愿立身阴山,佛光深入轮回,普度最苦之魂!自此,上至三十三天,下至十八层地狱,佛门之光照耀洪荒每一个角落,梵音禅唱响彻诸天万界!一个属于佛门的恢弘纪元,伴随着三世佛的诞生与地藏的大愿,正式拉开了序幕。其声威之隆,气运之盛,一时之间,竟盖过了劫后萧索的玄门与有名无实的天庭,成为洪荒天地间最耀眼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