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句随着星心跳动的诺言,此刻在裂隙两侧同时响起,比任何时候都响亮:“只要敢走向未知,家就永远有新的模样。”
裂隙中央突然泛起金色的涟漪,人类的铜顶针、外星的能量针、未知生物的晶亮顶针,在涟漪中轻轻相碰,碰撞声化作道横跨两岸的光桥。小砚的来孙牵着孩童踏上光桥,脚下的光纹竟在随脚步生长,仔细看是无数细小的针脚,有的带着地球的棉线质感,有的闪着外星的能量光泽,有的泛着未知生物的晶体折射,“是所有牵挂在共同铺这条路”。
光桥尽头的未知星域,正发生着奇妙的变化。人类带去的野菊种子落在陌生土壤里,长出的花瓣一半是地球的金黄,一半是星芒状的银蓝;未知生物的“晶顶针”触碰到地球植物,叶片上立刻浮现出类似电路的针脚,“是家在互相学习新模样”。孩童兴奋地指着朵变异的野菊,花蕊里嵌着枚迷你顶针,同时刻着人类的“家”字和未知生物的星芒符号,“看,它同时认识我们两个!”
星际联合工坊里,人类和未知生物正合作研发“跨星顶针”。它既有铜环的温润,又有晶体的坚硬,能同时适配人类的手指、外星的触须和未知生物的能量肢体,“是让牵挂有通用的容器”。第一枚成品出炉时,自动飞向裂隙中央,在那里不断旋转,吸引两岸的顶针向它汇聚,最终形成颗悬浮的“牵挂核心”,“是宇宙给新家庭的信物”。
深秋的“融合节”上,人们不再区分“我们”与“它们”,只专注于手中的针脚。人类的刺绣里混进星芒纹,未知生物的编织中藏着野菊瓣,连风都带着两种花香,“是让陌生彻底变成家的养分”。小砚的来孙看着幅巨型绣品在星空中展开:左边是灵峰寺的老樟树,右边是未知星域的水晶山,中间用金线连接,线上串着无数顶针,像串流动的星河,“太奶奶说的‘大千万象’,原来就是这样”。
“融合研究所”的最新发现揭示:裂隙两侧的物理法则,正在顶针的碰撞声中逐渐兼容。周明的来孙在联合发布会上展示数据:原本无法共存的物质,在牵挂能量场中能稳定存在;原本互相排斥的力,在针脚交织处会变成吸引力,“是太奶奶们的智慧在改写宇宙规则——家的力量,能让不可能变成可能”。
第一不可名状枚顶针生成时,裂隙突然开始收缩,不是闭合,而是化作道流动的光带,将两岸的星空连为一体。小砚的来孙望着那道光带,突然发现它的形状像母亲绣谱上的“连珠针”——针脚看似分离,实则暗藏丝线相连,“是让已知与未知永远保持联系,又保留各自的模样”。
孩童举着跨星顶针,对着融合后的星空绣下新的一针。这次的针脚不再是单一的线,而是像树枝般不断分叉,有的钻进地球的野菊田,有的伸向未知的水晶山,有的缠绕住外星的能量网,“是让家的新模样,在所有地方同时生长”。
夜风穿过融合后的星空,那朵横跨两岸的野菊正开得灿烂,新的花瓣不断从光带中钻出来,带着所有存在的体温与期待。而那句随着星心跳动的诺言,此刻在更广阔的宇宙间回荡,比任何恒星都明亮:
“只要敢走向未知,家就永远有新的模样。”
小砚的来孙望着孩童奔跑的背影,突然明白:所谓永恒,不是守住旧的模样,而是永远有勇气绣出下一针新的牵挂。而那朵永远生长的野菊,就是宇宙给勇敢者的答案——家,从来都在未知的前方,等着被新的针脚唤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