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军突袭,战局逆转。
闫亦隽率领的五千铁骑如一把尖刀,狠狠刺入峒林军的侧翼!敌军猝不及防,阵型瞬间大乱。
“杀——!“闫亦隽怒吼一声,长枪横扫,数名敌将应声落马。
洛南王见状,立刻振臂高呼:“全军反击!援军已至,随我杀敌!“
原本濒临崩溃的守军士气大振,怒吼着冲出城门,与援军形成夹击之势。峒林军腹背受敌,阵脚大乱,很快溃不成军。
“撤!快撤!“峒林军的将领见大势已去,慌忙下令撤退。
闫亦隽策马追击,一枪挑落敌军帅旗,峒林军彻底崩溃,丢盔弃甲,仓皇逃窜。
胜利的欢呼,响彻云霄。
洛南城内,百姓们涌上街头,欢呼雀跃。士兵们疲惫却振奋,互相搀扶着,脸上满是劫后余生的喜悦。
娇娘站在城门口,看着那个熟悉的身影,再也忍不住,冲了上去。
一双铁臂将她牢牢箍住。
闫亦隽的胸甲硌得人生疼,却带着令人安心的温度。他下巴上的血痂蹭过娇娘额头,声音沙哑:“我回来了。“
韩宗启站在人群中,看着相拥的两人面露阴沉。
在这欢庆之时,迟迟未到的汴京消息,终于来到。
却是一份问罪的圣旨,两亲王私启战端,要求洛南王和峒林王即日启程,去汴京面见圣上请罪。
叶闻舟大惊失色:“王爷,千万不可去,这明明是让你去送死!”
洛南王突然大笑起来:“父皇啊父皇,除了太子难道我们都不是您的骨肉至亲么?为了替太子扫清障碍,居然对儿子们这般干净杀绝!”
欢腾的人群突然安静下来。
“好一个'私启战端'!“他一把扯下破碎的王袍,“峒林王对饥荒的百姓视而不见时,皇命何在?屠我洛南百姓时,圣旨何在?我洛南军民死守半月,援军何在?“
洛南王缓步走上城楼,望着满城浴血的将士和百姓。他突然拔出佩剑,剑尖直指汴京方向:“这样的昏君,不配为天下主!今日起,我自立为帝,愿随我讨伐无道者,留下!“
城下先是一静,继而爆发出惊天动地的呐喊。韩宗启第一个单膝跪地,接着是叶闻舟、吉昌世子、闫亦隽······最后连那些伤痕累累的百姓都纷纷跪倒。
娇娘愣愣地看着这一幕,她知道,自己刚刚见证了一个新的时代的开启。
待到回城休整之时,叶闻舟和闫亦隽只匆匆吃了点食物,换了一身衣服又直奔王府。
娇娘放不下家人,径直回了叶府。
家里一切安好,舅舅也派人来报了平安,只是韩宗启不见了踪影。
想到韩宗启有可能在战场上遇到危险,一家人也坐不住了,都要出城门去寻找。
结果刚出家门就迎头撞见了韩宗启。
他站在叶府门前,衣袍染血,面容却异常平静,目光灼灼地盯着娇娘,仿佛有千言万语要说。
“娇娘,“他突然开口,声音低沉而坚定,“我有话对你说。“
娇娘心头莫名一跳,却还是点了点头。
“娇娘,我心悦于你。”韩宗启上前一步,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你同我走,我把一家老小都接到北境……”
“无邪!”娇娘没等他说完就厉声打断了:“在我心里,你同辛安一样,是我的亲弟弟。”
“我不想做你弟弟!”韩宗启的眼中闪过一丝痛色,他猛地抓住娇娘的手腕,声音压抑而沙哑:“闫亦隽能给你的,我一样能给你!只要你愿意跟我走,我——““
娇娘挣了一下,却没能挣脱,只得抬眼直视他:“无邪,放手!“
“我不放!“他逼近一步,眼底翻涌着执拗。
“韩宗启!“娇娘终于冷下脸来,一字一句道:“我不喜欢你,也不会跟你走。你若是再这样纠缠,我们连姐弟都没得做!“
这句话像一把利刃,狠狠刺进韩宗启的心口。他手指一颤,缓缓松开,眼中的光一点点暗了下去。
“呵……“他低笑一声,笑容却比哭还难看,“原来,在你眼里,我连争一争的资格都没有?“
娇娘抿唇不语,眼中虽有歉意,却无半分动摇。
韩宗启后退两步,脸上的神情渐渐冷了下来。他深深看了娇娘一眼,忽然转身大步离去,背影孤绝而决然。
“无邪!“娇娘忍不住喊了一声,可他头也不回,很快消失在街角。
这一天娇娘遍寻韩宗启无果,洛南王、峒林王相继造反称帝,各方亲王、势利也纷纷相仿,一时间华国竟成动乱之势。
但如何动乱小老百姓的日子还是要过的,没过多久辛家酒楼、作坊、农庄又恢复了正常运营。
娇娘也日渐忙碌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