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
嘉手纳空军基地,c-5银河运输机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重重地砸在跑道上。
一架接着一架,仿佛没有尽头。
机舱后门缓缓打开,基地早已待命的地勤人员一拥而上,开着牵引车将一个个巨大的白色发射箱从机腹中拖出。
箱体上,RIm-66 StANdARd mISSILE 2的字样在冲绳的阳光下格外醒目。
一座座移动发射架在基地周边早已规划好的水泥坪上被快速竖起。
地勤士兵们动作麻利地接驳着数据线和电源线。
一个刚刚从战斗机维修中队调过来的年轻地勤,用手抚摸着导弹发射箱冰冷的金属外壳,眼神里有种病态的狂热。
他清楚地记得,几天前,那五架兔子战斗机是如何在他的头顶上空盘旋,而自己除了愤怒地竖起中指,什么也做不了。
现在,他觉得手里有了复仇的武器。
哪怕代价巨大,也在所不惜。
……
更遥远的未知海域。
太平洋深处,绝对的黑暗与死寂之中。
庞大的俄亥俄号如同一座水下山脉,悄无声息地滑行。
指挥舱内,只有各种仪表盘散发的幽幽红光。
潜艇舰长马克·安德伍德刚刚接收并解码完来自六角大楼的最高优先级绝密指令。
他的副手站在他身后,看着战术海图上刚刚被标记出的目标区,一片靠近兔子国海岸线的广阔海域。
“舰长,这……”副手难以置信:“我们成了战斧导弹的发射平台?”
安德伍德舰长转过身,神情严肃,眼神深海般沉静。
“鹰酱已经三十年没这么憋屈过了。”
他抬起手,重重地按在了海图上那个代表兔子国的区域。
“而现在,我们这艘船,连同里面的一百一十二枚战斧,就是解决憋屈的方案。”
“从这一刻起,我们的猎物不再是毛熊的核潜艇,而变成了陆地上,那个制造出J-20的国家的所有机场。”
……
十天后。
351厂,巨浪核潜艇核心总装车间。
数十盏大功率钠灯从五十米高的穹顶上垂下,将一节正在合拢的庞大环形壳体照得雪亮,弧焊枪工作时喷射出的刺眼蓝白色光芒在厚重的钢板上不断跳跃,爆出一串串滚烫的火星。
余宏站在活动的金属脚手架上,高度与那节直径超过十二米的巨大耐压壳体中部齐平。
他手里拿着一沓蓝色的图纸,左手食指正摁在一个复杂的管线接合点上。
他侧过头,对着身边同样戴着安全帽的黄旭总师大声喊道:“这一段,是反应堆主冷却循环泵的进水管道,材料是907A特种钢。”
“它的焊接必须使用311号焊条,电流强度调到250安培,电压40伏。必须一次性焊成,焊缝探伤标准必须达到航天一级。”
黄旭的额头上布满了细密的汗珠,油腻的工作服紧紧贴在后背上,但他双眼中的光芒却从未如此明亮过。
他凑近了,仔细地看着余宏手指的那个位置,用力地点了点头。
“我亲自盯着!我让全厂最好的焊工组组长,高师傅来操刀!保证不差一分一毫!”
黄旭内心清楚,余宏手指的这个位置有多么关键。
这里是核反应堆的心脏血管,在深海几百米的水压下,任何一点细微的瑕疵都可能导致无法挽回的灾难。
这种以往需要无数次实验和摸索才能确定的工艺参数,在余宏这里,就像一个已经被标准答案填满了的练习册,直接翻开就能抄写。
正是这种无可辩驳的精准,才让这头核潜艇的建造速度达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
就在这时,一名穿着蓝色干部服的年轻通信员从下面的梯子飞快地爬了上来,他动作敏捷,显然已经习惯了这种复杂的工地环境。
他跑到余宏身后,喘着粗气立正,递上一个黄色的牛皮纸袋。
“余所长,东海舰队前线指挥中心转来的紧急信报!王威同志座机的航拍录像也一起送过来了!”
余宏接过文件袋,拆开封口火漆,拿出里面的电报,眼神飞快地扫过上面的铅印字。
黄旭紧张地在一旁看着,看到余宏的眉头微微蹙起,他的心也跟着猛地揪了一下。
“怎么了?”黄旭低声问。
余宏没有立刻回答,他将电报纸递给黄旭,转身对通信员说:
“把放映设备搬到第二临时指挥室。”
二十分钟后。
一个由集装箱改装而成的指挥室里,一台老旧的十六毫米胶片放映机正在发出嗡嗡的转动声。
余宏和黄旭并排站着,盯着前方白色墙壁上投出的晃动画面。
画面来自王威驾驶的歼-20的座舱平视显示器。
湛蓝的天空下,四架菱形战斗机正组成完美的攻击菱形编队,以匀速姿态,无声地掠过一片广阔蔚蓝的海面。
显示器的下方,代表高度的数字稳定在米,速度一栏则显示着0.9马赫。
一切都显得平静日常。
这是余宏先前定下的新常态战略,通过不间断覆盖整个嘉手纳空域的武装巡航,持续向对手施加无法忽视的军事压力。
突然,一阵急促尖锐的警报声猛然从放映机的音响中炸响!
嘀嘀嘀!
墙壁上的画面里,平视显示器左下角的威胁告警雷达显示面板瞬间被一片雪花般的红点点亮!
无数代表着被火控雷达锁定的信号,从下方地面和海面,密密麻麻地涌了上来。
“导弹来袭!极限爬升!全体散开!”王威冷静的命令声通过录音传了出来。
话音未落,他就猛地向后拉动操纵杆。
画面剧烈地一颤,机头猛地上扬,窗外的地平线瞬间消失不见,只剩下垂直向上的一片深蓝。
澎湃的引擎轰鸣声像是闷雷在耳边炸响,速度指示数字开始疯狂地跳动。
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几十道粗壮的白色烟柱从下方的海面上,从远处嘉手纳岛屿的地面阵地上腾空而起。
数十枚导弹!
它们拉着长长的尾迹,以肉眼可见的恐怖速度,朝着正在做着极限机动规避动作的五架歼-20扑了过来!
指挥室里,黄旭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他虽然不懂空战,但他能清楚地看到那些光点在画面中被飞速放大!
这意味着导弹和王威的座机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彼此接近!
画面中的王威冷静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