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王熙凤点头后,她转向宝钗说道:“宝丫头,你要努力争取生个男孩啊!一旦出生便是三等男爵,多尊贵啊,有些人奋斗一生也不一定能达到,而你的孩子还没出世就已得此殊荣。\"
贾环见宝钗有些紧张,便对贾母说道:“老祖宗,其实我还是更喜欢女孩呢。
要是宝姐姐生个女儿,我一定会把她捧在手心里疼爱。
至于那个三等男爵的头衔,以后再考虑也无妨,不必着急,它又不会跑掉。\"
贾母听后对薛姨妈笑道:“姨太太,看来这姑娘没选错婆家吧。\"
薛姨妈自然明白贾环的心思,知道他是担心宝钗着急才这样说,便笑着附和:“老太太说得对,这也是宝丫头的福气,能嫁给环哥儿这样体贴的人。\"
薛宝钗眼中似有雾气弥漫,仿佛能将贾环绕住。
能嫁这样的有情有义之人,这一生无憾。
王熙凤见状调侃道:“宝丫头,你这话可让我吃醋了!”
宝钗脸颊微红,嗔怪道:“凤丫头,你越发胡闹了!”
小惜春蹦到宝钗身旁,撒娇道:“宝姐姐,什么时候能见到小侄子呀?到时候我可得送见面礼呢。\"
宝钗轻轻摸着小惜春的发髻,笑道:“快了,腊月就能见到,到时你可别欺负他。\"
小惜春嘟囔着嘴说:“我才不会呢,我是姑姑嘛。\"
小吉祥冷哼一声:“装什么,还不是想逗小孩玩。\"
小惜春瞪眼道:“你竟敢挑事!”
贾环忙把小吉祥拉回身边,说:“别吵了,你们俩见面就掐架,再这样下去,我就停了你们的零嘴!”
小吉祥和小惜春齐声喊:“不要!”
随后彼此翻了个白眼。
接风宴结束后,众人散去,唯有王夫人闷闷不乐,贾环等人则返回宁国府。
偏房内,贾环搂着宝钗,右手轻抚她的腹部,心中满是平静。
这个孩子是他此生第一次为人父。
宝钗依偎在贾环怀里,听着他的心跳,温柔地问:“你说喜欢女儿,是在安慰我吗?”
贾环亲昵地蹭了蹭她的脸,笑着说:“宝姐姐,确实是为了安慰你,但我更喜欢女儿,你知道‘女儿是爹爹的小棉袄’这句话吗?”
宝钗幸福地靠在他肩上,轻责道:“爷又在编故事骗我。\"
贾环笑道:“有没有听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的孩子,不管是男是女,都一样珍贵。\"
宝钗感动地说:“爷……”
深夜,宁王府。
宁王刘玄语气阴沉地说:“贾环居然有了封地,我至今仍是虚职,实在令人愤恨。\"
中年太监安慰道:“王爷无需动怒,王爷若这么想,贾环虽有封地,手下又有军队,但他无法在朝中任职,锦衣卫指挥使的位置他也坐不久,这对王爷而言是件好事,贾环日后不过是个闲散王爷罢了。\"
宁王刘玄道:“话虽如此,但贾环在城外驻扎的一千铁骑,在紧要关头仍不可小觑!”
太 ** 罢笑了:“王爷,贾环的阳平卫,您在意,朝中许多人都在盯着呢,连陛下也会派人监视,区区一千人掀不起什么风浪。\"
宁王沉默片刻说:“但愿如此吧。\"他对贾环成为自己成事之路上的障碍深感不满,恨不得立刻除掉。
太监道:“王爷,朝中有不少支持您的大臣,他们多是当年太子爷留下的班底,只要弘武帝一驾崩,王爷便可登基,但在此之前,最好先除去康亲王,以免太后日后生变。\"
宁王冷笑:“康王叔可不是表面看起来那么愚蠢,能在当年夺嫡斗争中存活下来的人,岂会简单?想要对付康亲王不是易事,必须好好谋划。\"
太监献策:“我们可以利用陛下的力量,只要把康亲王和铁网山之事扯上关系,任何人都救不了他!”
转眼到了腊月,大雪纷飞,路上行人稀少,偶有行人也行色匆匆。
宁国府。
后宅偏院内,宝钗已开始分娩,黛玉陪着贾环在外等候,侍女们进进出出忙碌不已。
黛玉见贾环绕来绕去,笑着调侃道:“环儿,看你急成这样,里面既有太医,也有宫里请来的稳婆,宝丫头一定会顺利生产!”
贾环停下脚步,笑着回道:“我这不是急嘛,都等了半天了。\"
忽然,婴儿的啼哭声响起,一名稳婆走出来说:“恭喜王爷,侧妃娘娘为王爷诞下一女。\"之所以称作千金,因为只有黛玉的女儿能被称为郡主。
贾环听闻大喜,当即宣布:“赏,全府上下都赏半年月钱!”
贾环来到内室稍作休息,待身体回暖后走进产房。
看到满头大汗、虚弱不堪的宝钗,他心疼地说:“宝姐姐,你为我生了个女儿,我很开心。\"
宝钗喘息着说:“没能给爷添个儿子,是我无能。\"
贾环轻轻拍了拍宝钗的手:“再生不急,女儿长大也能帮着照看弟弟。\"
黛玉劝道:“宝丫头先休息吧,有话以后再说。\"宝钗确实疲惫,听后便闭眼入睡。
贾环和黛玉注视着襁褓中的婴儿,黛玉问:“环儿,你还没给她取名呢。\"贾环抱起孩子,小家伙似乎感受到父爱,安静地吐泡泡,继续熟睡。
贾环心中温暖,思索片刻道:“就叫‘珺’如何?”
黛玉点头:“珺,美玉之意,贾珺是个好名字。\"
贾环对婴儿说:“我们有名字啦,贾珺,爹爹起的名字好不好听?”
珺姐儿动了动身子,毫不理会,继续睡着。
片刻后,贾环将女儿交给宝钗,自己与黛玉离开产房。
平儿等人围上来询问,小吉祥问:“三爷,姐儿长得好看吗?”
黛玉笑道:“这是贾珺,以后叫君姐儿。\"
香菱笑称:“好名字,珺,美玉也!”
晴雯不屑地哼了一声。
薛姨妈闻讯赶来,得知宝钗生了个女儿略感失望,但想到她是唯一生育过的,也就释然了。
此时坤宁宫传来消息,皇后下令册封贾环的女儿为县主,令薛姨妈惊喜万分。
贾环谢恩后感慨:“我们的珺姐儿真有福气,成了小县主。\"
薛姨妈笑道:“这全靠你在皇族中的面子,否则这么小的孩子怎能得此封号。\"
荣国府。
荣庆堂因天气寒冷,贾母未前往宁国府,而是在荣庆堂等待消息。
鸳鸯匆匆赶来,兴高采烈地说:“老太太诞下千金,母女平安!”
贾母听后点点头,笑道:“平安就好,可惜要是男孩就更好了。\"
鸳鸯笑着说:“老太太,更令人欣喜的是,皇后娘娘传下懿旨,册封珺姐儿为当朝县主!”
贾母笑言:“珺姐儿,贾珺,好名字。
去把当年我戴过的那只白玉镯子送给宝丫头,算是我这个曾祖母的心意。\"
鸳鸯来到宁国府,见满院子丫头们个个喜气洋洋,也为贾环感到高兴。
“三爷,老太太让我给您家珺姐儿送来一只白玉镯子,说是曾祖母的一份心意。\"
贾环接过笑道:“鸳鸯姐姐代我家珺姐儿谢过老祖宗的厚礼,她年纪尚小,未能亲自前来拜谢。\"
随后,迎春三姐妹也送来贺礼,虽不昂贵,却是亲手缝制而成。
三天后,洗三仪式,贾环家中宾客云集,热闹非凡,直到第二天才渐渐散去。
黛玉送走众诰命夫人,回到房中倒在床上,苦笑道:“累死了!”
紫鹃笑道:“这才刚开始呢,等珺姐儿满月那天,肯定更热闹!”
黛玉听了脸色微变,苦笑道:“何时才能消停?”
贾环刚好听见这话,笑着问:“什么?什么时候才能消停?”
紫鹃向贾环解释情况,说道:“三爷,我们姑娘不喜欢这些繁琐事务,已经尽力应付了,回来就累得躺下了。\"
贾环听后笑道:“这有何难?待宝姐姐出了月子,就把这些事交给她打理,何必为此烦恼?”
黛玉惊喜地问:“真的可以这样?”
贾环笑道:“可以是可以,但你仍需陪伴那些诰命夫人,否则若你不露面,会被说轻浮的。\"
黛玉撇嘴道:“那也好,至少不用像现在这般费神,平儿她们什么事都要请示,真是烦人!”
一个月后,满月宴结束,正月初刚过完年,薛家的婚事因耽搁下来,决定在正月二十举行。
梨香院。
薛姨妈问薛蟠:\"迎亲的人选定了吗?\"
薛蟠抓抓头,笑着说:\"妈,能不能让王爷帮我迎亲?\"
薛姨妈一听就瞪眼骂道:\"胡说八道!你算什么东西,竟想让一个郡王为你迎亲?好好照照镜子!\"
薛蟠瓮声瓮气地说:\"我只是随口一说,妈干嘛发这么大火。
既然这样,只能从我朋友里挑一个,不过妈可别觉得丢脸。\"
薛姨妈叹了口气:\"也只能这样了,下聘的事就拜托环哥儿帮忙吧,再开口真是难为情。\"
宁国府,偏院。
贾环看着摇篮里的珺姐儿,一个月大的珺姐儿已经长得很可爱, ** 的小脸散发出婴儿特有的香气,连小惜春也常来跟她说说话,说些长大后带她玩之类的话。
贾环手里拿着拨浪鼓逗弄珺姐儿,小丫头笑嘻嘻地挥舞着小手。
宝钗在一旁为小丫头缝制衣物,看着这一幕露出幸福的笑容。
过了一会儿,小丫头困了,闭上眼睛睡着了。
贾环感叹:\"这孩子怎么睡得这么快?\"边说还捏了捏小丫头的脸。
宝钗轻斥:\"小孩子都这样,白天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要是现在不让睡,晚上就会闹腾。\"
贾环笑了笑,转移话题:\"薛大哥的婚事定在正月二十,日子快到了,姨妈那边需要帮忙吗?\"
宝钗笑着说:\"一切都准备妥当,成亲在薛家老宅举行,之后还是会住到梨香院。\"
贾环笑道:\"那太好了,到时候我陪薛大哥一起去迎亲,沾沾喜气。\"
薛宝钗听后眼睛一亮,她知道薛姨妈正为此事苦恼,又不好直接找贾环帮忙。
现在贾环主动提出帮忙,薛姨妈一定会很高兴。
她柔声对贾环说:\"谢谢您,真的很感激。\"说着,眼眶微微湿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