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武帝大笑:“贾环,你果然没有辜负朕的期望,能如此迅速平定西海沿子,你功不可没。\"
贾环谦逊道:“臣只是尽职尽责,不敢当陛下的如此赞誉。\"
弘武帝点头满意道:“贾环,不必过于谦虚,听说你的侧妃已有身孕,朕赏你一个三等男的爵位。\"
在众人艳羡的目光中,贾环再次谢恩:“多谢陛下隆恩。\"
弘武帝挥挥手示意贾环退到一旁,对平山伯岳鹏说道:“岳鹏同样功不可没,晋升一级爵位。\"
岳鹏急忙跪地说道:“臣叩谢陛下恩典!”
弘武帝封赏完毕,脸色骤沉:“南安王,你可知罪?”
南安王暗自叹息,跪地道:“臣知罪,请陛下处置!”
弘武帝严肃道:“因你之过,我大乾损失惨重,国土沦陷。
念及祖上功劳,暂从轻发落,贬为辅国公,闭门思过。\"南安王失去西海大营后已不足为惧,弘武帝也不愿赶尽杀绝。
退朝后,贾环匆匆赶到皇城门口,与周扬等亲兵汇合,纵马直奔宁国府。
宁国府门前,贾政、贾赦、贾琏和贾宝玉都在迎接贾环,远远听见一阵马蹄声,随即一支整齐的骑兵队伍飞驰而至。
“吁!”
贾环勒住缰绳,骏马立刻站定,可见他的骑术精湛,身后亲兵同样动作娴熟。
贾环下马后,看到贾赦和贾政如此隆重迎接,不禁哭笑不得:“父亲们这是何意?”
贾政望着挺拔的儿子,满心骄傲,笑道:“还不是为了迎接咱们家的大功臣!”
内宅正屋,贾母坐于主位,左右是黛玉与薛宝钗,下方是薛姨妈和三春等人。
宝钗腹部已明显隆起。
“老太太,王妃,三爷回府了,在前院与大老爷二老爷交谈呢。\"晴雯喜形于色地禀报。
贾母笑道:“好啊,终于回来了,再过三个月宝丫头就要生产,这正是时候!”
黛玉与宝钗久未见到贾环,得知他归家,无不欢欣鼓舞。
宁安堂中,贾环虽急于见到诸女,但想到未出世的孩子,不愿冷落孩子的生父。
贾政笑道:“环哥儿,你有所不知,母亲得知咱们贾家获得封地时有多高兴,当天便在祠堂祭告先祖。
你可是我贾家的大功臣啊。\"
贾环听后笑着回应:“父亲过誉了,这不过是适逢其会,全凭陛下恩泽。\"他心里惦记着赶紧去拜见祖母,于是急忙说道:“父亲,我刚回来还没来得及换洗就去见老祖宗了。\"
贾政拍了下脑袋说:“瞧我这记性,环儿先回后院洗漱,晚上我为你设宴接风。\"
贾环向贾政和贾赦告别,走向后宅。
一进二门,看见小吉祥和小幺儿两个丫头正在等候,“三爷!”
小吉祥兴奋地扑到贾环怀里。
进入正屋,贾环先向贾母行礼:“孙儿给老祖宗问安。\"他目光热烈地看了黛玉一眼,又转向宝钗微微隆起的小腹。
贾母笑着说:“环哥儿,你先去清洗,稍后再聊。\"贾环点头,随晴雯和彩霞前往水房。
一个时辰后,他神采奕奕地出来,身后两位丫头的脸红得像要滴水。
回到正屋时,贾母已离开,只剩一家人。
贾环走近宝钗身旁,轻轻抚摸她的肚子,柔声说道:“宝姐姐,辛苦了吧?小家伙是不是很调皮?有没有累着你?”
宝钗听后心中甜蜜,浅笑回答:“还好,这孩子闹腾的时候不多,只是之前害口比较严重,可把林丫头忙坏了!”
黛玉听了调侃道:“宝姐姐,你这样说可不对,我可是孩子的嫡母,怎么可能不关心呢!”
宝钗笑着点头:“你说得对,林妹妹。\"
贾环笑着说:“宝姐姐,我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想不想知道?”
宝钗好奇地问:“什么好消息?”
黛玉瞪了贾环一眼警告道:“环儿,要是没有好消息,看我怎么收拾你。\"
在黛玉和宝钗看来,宁国府如今已接近权力巅峰,还有什么事情能让他们感到惊喜?
贾环大笑着宣布:“宝姐姐,因为西海之战大胜,陛下赐了个三等男的爵位。
也就是说,我们的小宝宝还没出生,就已经是位小贵族了,哈哈!”
宝钗听闻此事,心中颇为惊喜。
宁国府即便再繁荣,未来也只能由黛玉的孩子继承,与她腹中的孩子并无关联。
然而,还未出生便已获得三等男爵的头衔,这无疑是一件令人振奋的大事。
黛玉也为宝钗感到高兴,笑言她算是顺利过关了。
宝钗轻轻抚摸着自己的腹部,满心欢喜地说道:“宝宝,你将来可是要成为贾爵爷啦!”
平儿、晴雯等人虽然羡慕宝钗的好运,但眼神中并无嫉妒之意。
这一幕让贾环暗暗点头。
梨香院,“八一三”
那天,薛姨妈刚从宁国府回来,正与薛蟠商议黄家的婚事。
这时,同喜兴奋地闯了进来,高呼:“太太,大爷,有大喜事!”
薛姨妈斥责道:“这般毛躁成何体统!”
同喜笑道:“太太,大爷,刚刚莺儿传信说,我们的姑娘怀的孩子被授予了三等男爵的头衔。\"
薛姨妈顿时站起,激动地说:“同喜,你这话是真的吗?”
尽管她为宝钗率先怀孕感到欣慰,却也一直担心外孙的前程。
如今得知外孙得了三等男爵的爵位,怎能不欣喜若狂?
同喜笑道:“太太,我怎敢在这事上欺瞒您。\"
薛蟠听后大笑:“哈哈,我薛大爷的外甥竟然是三等男爵,谁还敢小瞧我们薛家?”
南安郡王府内,南安王平安归来,令整个王府充满喜悦。
虽然爵位降为了辅国公,但能平安归来已经是一大幸事。
有南安王这位“老马”
坐镇,南安王府仍有东山再起的希望。
“母亲,孩儿不孝,让您操心了。\"南安王跪倒在地说道。
南安太妃哽咽道:“能平安归来已是莫大的喜事,不必为一时的得失烦恼。
降爵未必全是坏事,这样一来,我们南安王府或许会从陛下的视线中淡出,低调蛰伏,说不定日后还有转机。\"
南安王回应道:“母亲所言极是,若非如此,这次可能也不会这么轻易脱身。\"
南安太妃点头道:“你能明白就好。
我听说陛下把西海沿子当作封地赐给了贾环?若是这样,咱们在西海沿子的力量应当与贾环理清楚,结个善缘。
这次你能平安归来,贾环可是出了不少力啊。\"
南安王点头说道:“孩儿已将事情告知贾环,母亲无需忧虑,我们南安王府绝非忘恩负义之辈。\"
南安太妃听后点头道:“做得很好,与贾环结交对我们南安王府亦是有利。\"
南安王说道:“贾环如今得了封地,朝中人认为他今后不过是个闲散郡王,母亲为何如此重视贾环?”
南安太妃笑答:“你虽在西海经营已久,却仍未看清局势。
据西海传来消息,贾环的火炮射程远超茜香国,威力非凡,远远胜过现有火器。
不论这些火器从何而来,若他手下的阳平卫皆如此,这该是一种多么可怕的军队!”
南安王闻言倒吸一口气,回过神来说道:“朝中之人依旧认为贾环不足为惧,有了封地,皇上定不会再重用他,以防贾环势力坐大,便于将来除去他!”
南安太妃冷笑:“贾环背后有这样的力量,岂是他们能轻易对付的,哪怕是对圣上也有所顾忌。\"
南安王笑道:“母后有所不知,圣上并不通晓兵事,况且我听闻军中传言,贾环仅凭几炮击沉茜香国炮舰,又以火炮攻破敌营,麾下阳平卫并未展现太多实力,多数敌军还是由平山伯手下所败,所以圣上或许还未意识到贾环手下军队的真正实力。\"
南安太妃笑道:“老身猜测,贾环是否已将几门火炮献给了圣上?”
南安王笑道:“母后果然慧眼独具,正是如此。\"
南安太妃笑道:“这才是贾环的聪明之处,如此一来,立功的利器献给了圣上,他也免去了诸多非议。
不过她并不知道,贾环替换掉了火炮的炮弹为实心弹,且数量有限。\"
西山校场。
弘武帝看着排列的五门大炮,笑着问:“这就是此次立功的火炮?据说威力远超茜香国,射程也更远?”
旁边的宁国亲兵回答:“回禀圣上,这五门火炮是王爷与一位佛朗基商人购买的,那位商人卖完所有火器后便返回故乡了,此炮确实优于茜香国的火炮。\"
弘武帝饶有兴趣地说:“让朕看看效果如何!”
他对贾环将如此重要的武器毫无保留地献给朝廷感到非常满意,因此特意来到西山校场亲自见证火炮的威力。
宁国亲兵单膝跪地道:“遵命!”
轰隆一声巨响后,弘武帝震惊地看着五里外的山坡,只见炮弹经过之处,树木折断,一个巨大的坑出现在眼前。
“太好了!”
有了这样的利器,我大乾还有什么可畏惧的?转头又问:“那位商人还能回来吗?”
亲兵早已得到贾环的指示,直接回答道:“陛下,佛朗基离大乾数千里之遥,短时间内不可能返回,恐怕需要几年时间。
不过我家王爷说,若他再次来大乾,所有火器都归我们所有。\"
弘武帝满意地大笑:“嗯,贾环确实是个可靠的人,我没有看错他。\"
荣国府。
荣庆堂,花厅内。
贾家全体成员齐聚,贾母坐于主位,笑道:“今天召集大家,是为了庆祝环哥儿的功绩。
因为他为贾家立下了大功,从今以后,我们贾家也将成为拥有封地的家族。\"
贾政附和道:“母亲说得对,这样的好事值得好好庆祝一番!”
贾赦也感叹道:“没错,有了封地,只要我们不自毁前程,至少可以世代富裕下去。\"
众人纷纷投以羡慕的目光向贾环和黛玉一家,尽管宁国府的富贵与他们关系不大,但仍然可以借用这声望。
王熙凤笑着说道:“老祖宗还不知道呢,三弟尚未出生的孩子就已经被封为三等男爵了!”
贾母惊喜地问:“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