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使团带着一份“满意”的情报,心满意足地离开了应天府。他们走得悄无声息,正如他们来时一般,仿佛只是拂过金陵城的一阵微风。
然而,他们留下的涟漪,却在东宫的书房内,汇成了一份更为详尽、也更为致命的报告。
“殿下,成了。”
内察司首领周观,将一份厚厚的卷宗呈上,眼中是难以抑制的兴奋。
“这是我们安插在使团中的眼线,传回的葛诚与李默的全部记录。他们对我们‘展示’的一切,深信不疑。李默甚至根据我们‘遗落’的成本账目,为燕王详细分析了仿制‘洪武十五式’的巨大耗费与极低成功率,结论是‘得不偿失’。”
朱雄英翻看着卷宗,上面详细记录了葛诚等人的一言一行,甚至连他们私下里对大明新军的嘲讽,都一字不漏。
“不仅如此,”周观继续道,“根据您之前的布局,我们的人已经成功地与葛诚的一名随从建立了联系。此人贪财好色,早已被我们用银钱和美色喂饱。他已答应,回到北平后,将成为我们在燕王府中最深的一根钉子。”
朱雄英满意地点了点头。他知道,这盘棋,他已经赢得了先手。
“四叔是个多疑的人,但他更是一个自信的人。他相信自己的判断,相信自己亲眼所见的东西。”朱雄英的嘴角,勾起一抹与年龄不符的深邃笑意,“他以为自己看穿了我的虚实,实际上,他看到的,只是我想让他看到的一场戏。而当一个人自以为看穿了对手的底牌时,便是他最放松,也最容易犯错的时候。”
宋应星在一旁感慨道:“殿下此计,环环相扣,瞒天过海,当真是神鬼莫测。如今燕王轻视我军备,我等便可安心发展,待我军工大举告成之日,便是他追悔莫及之时。”
“不。”朱雄英却摇了摇头,目光变得锐利起来,“宋先生,你错了。仅仅是让他轻视,还不够。”
他走到巨大的沙盘前,目光没有停留在应天府,而是越过千山万水,落在了那枚代表着北平的棋子上。
“四叔是一头猛虎。我们不能只是等着他打盹,更不能等他养精蓄锐之后,再来与我们决一死战。最好的办法,是让他自己跳进一个我们为他挖好的陷阱里,耗尽他的精力,磨掉他的爪牙,甚至……让他自己将他的野心,暴露在皇爷爷的眼皮底下。”
众人闻言,皆是心头一凛。他们意识到,殿下的布局,远比他们想象的要更深,也更狠。
朱雄英转身,眼中闪烁着一种近乎于“上帝视角”的自信光芒。
“本宫,要送四叔一份大礼。一份他无法拒绝,却又会让他痛不欲生的大礼。”
他开始阐述自己那个早已在心中推演了无数遍的、更为宏大的计划。
“第一步,技术诱饵。”
他看向宋应星:“宋先生,我要你准备一份‘改良版’的燧发枪图纸。这份图纸,要解决我们向葛诚展示的那些‘缺点’。比如,用一种更简单、更容易生产的弹簧片,替代原有的复杂结构;比如,用一种新的合金配方,宣称可以大大降低枪管的制造成本。这份图纸,要显得非常‘聪明’,非常‘实用’,仿佛是一个二流工匠在我们的基础上进行的‘天才改良’。”
“但是,”朱雄英的语气一转,“这份改良,必须有致命的缺陷。弹簧片用不了多久就会失效,那所谓的‘新合金’,在连续射击后,会因为过热而导致枪管变形,甚至炸膛。这些缺陷,必须隐藏得极深,不是经过大规模、长时间的实战检验,根本发现不了。”
“第二步,精准投送。”
他看向周观:“周指挥,这份图纸,就要通过我们新收买的那颗‘钉子’,‘无意间’地从军工总署一名被燕王府收买的、失意的老工匠手中,流到葛诚那里。整个过程,要显得天衣无缝,要让葛诚相信,这是他们自己策反成功的巨大成果。”
“第三步,坐观虎斗。”
朱雄英的目光扫过众人:“四叔得到了这份‘如获至宝’的图纸后,会做什么?他一定会欣喜若狂!他会认为自己看穿了我的无能,并找到了超越我的捷径。以他的雄心,必然会立刻投入巨资,建立他自己的兵工厂,大规模生产这种‘改良版’的火器。”
“而结果呢?”朱雄英冷笑道,“他将耗费掉他积攒多年的财富,打造出一堆看似先进,实则不堪一击的废铁。他会以为自己拥有了一支可以与神机营抗衡的军队,可一旦战事开启,这些武器将在关键时刻,给他致命一击!”
“更重要的是,”朱雄英的眼中闪过一丝寒芒,“他在北平私自建造兵工厂,大规模制造火器,这件事,本身就是谋逆的大罪!我们不必去揭发,只需让这个事实,在某个最恰当的时机,‘不经意’地传到皇爷爷的耳朵里。届时,人证物证俱在,四叔……百口莫辩!”
一番话,说得在场众人遍体生寒。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示弱,这是捧杀!是阳谋与阴谋的完美结合!是用敌人自己的野心,来作为埋葬他的陷阱!
宋应星看着眼前这位年少的殿下,心中只剩下无尽的敬畏。他终于明白,自己效忠的,究竟是怎样一位深不可测的未来君主。
周观则单膝跪地,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殿下此计,天衣无缝!臣,万死不辞,必将此事办得滴水不漏!”
朱雄英点了点头,走到窗边,望着窗外金色的秋阳。
“四叔,你执你的子,以为看穿了棋局。”
他喃喃自语,声音轻得只有自己能听见。
“殊不知,你手中的每一颗棋子,都是我亲手递给你的。这盘棋的输赢,从一开始,就不在你我,而在天命。”
“而我,就是天命。”
一场针对未来永乐大帝的惊天骗局,就此拉开了序幕。金陵城的风,似乎也带上了一丝北上的寒意,预示着那座雄踞北境的燕王府,即将迎来一场由他们自己亲手引燃的、足以焚尽一切的滔天大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