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十五的辰时,天光刚透过雕花窗棂,在青砖地上洇开一道淡白的光晕。林姝玥是被窗缝里钻进来的风冻醒的,那风带着一股子砭骨的凉意,像细针似的扎在她露在锦被外的手腕上。
她揉了揉酸涩的眼,意识尚在混沌中沉浮,昨夜谢砚舟从大理寺回来时的情形却先一步清晰起来——他进门时斗篷边缘凝着白霜,平日里总是挺直如松的背脊竟微微佝偻着,咳嗽声压抑在喉咙里,像破旧风箱的呜咽。
“阿舟?”她低唤一声,侧过身去看身边的位置。锦被叠得整整齐齐,却空无一人。林姝玥心里咯噔一下,连忙掀被下床,赤足踩在微凉的地板上,顾不上穿鞋便往外间走。
外间的炭盆早已熄了,寒气如同实质般弥漫。谢砚舟裹着厚厚的玄色斗篷,背对着她立在窗前,肩膀微微颤抖。
听见动静,他缓缓转过身来,脸色苍白得像窗纸上的月光,平日里深邃如寒潭的眼眸此刻蒙着一层异样的潮红,唇色却泛着青。
“你怎么不多盖些被子?”林姝玥快步上前,伸手想去探他的额头,指尖尚未触到,便被他身上散发出的灼人热气惊得缩回手。“怎么这么烫?”
谢砚舟扯了扯嘴角,似乎想笑,却只引出一阵剧烈的咳嗽。他用帕子掩住口,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无妨,许是昨夜风大,着了些凉。”他的声音沙哑得厉害,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砂纸磨过的喉咙里挤出来。
林姝玥皱眉,伸手强行覆上他的额头。那温度烫得惊人,绝非普通的着凉。“还说无妨?这热度都快烧糊了!”她急得不行,扶着他往床边走,“快躺下,我去叫人请太医。”
谢砚舟却挣了挣,眉头紧锁:“不必小题大做,不过是风寒……”他话未说完,身子忽然晃了晃,眼前一阵发黑。
林姝玥眼疾手快地扶住他,只觉得他整个人都软了下来,沉甸甸的重量压在她身上。
“谢砚舟!”她惊呼出声,看着他紧闭的双眼和毫无血色的脸,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攥紧了。这个在大理寺翻云覆雨、连酷刑都能硬扛的男人,此刻却像个易碎的瓷娃娃,在她怀里毫无生气。
就在林姝玥手忙脚乱地想把谢砚舟扶到床上时,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箫妄言提着食盒闯了进来,脸上还带着刚从街上回来的风尘,鬓角甚至沾着一片落叶。
他手里的食盒“哐当”一声掉在地上,酥酪洒了一地,乳白的汁液混着碎瓷片,像一滩凝固的泪。
“怎么回事?!”箫妄言的声音都在发抖,他先是瞥见林姝玥苍白的脸色,又看到她怀里昏迷的谢砚舟,眼珠子差点瞪出来,“冰块脸这是怎么了?!睡死过去了?”
林姝玥顾不上跟他置气,急道:“快帮忙把他扶到床上!他发高烧昏迷了!”
两人合力将谢砚舟安置到床上,林姝玥立刻扯开他的衣襟,露出结实的胸膛。她指尖触到他滚烫的皮肤,心沉得更厉害。
作为现代法医,她见过太多生离死别,也懂一些基础的急救和病理知识。一个常年习武、身体素质极佳的人,突然发高烧到昏迷,这绝不是简单的风寒。
“去!立刻去请王太医!就说大理寺卿急病昏迷!”林姝玥转头对呆立在一旁的小厮喝道,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小厮吓得一哆嗦,连忙应声跑了出去。
“发高烧?”箫妄言凑上前,伸手摸了摸谢砚舟的额头,烫得他猛地缩回手,“我的天!他这身子骨,怎么会突然发高烧?前几日还跟我在演武场切磋,跟个铁打的似的……”他焦躁地在屋里踱步,眉头拧成了疙瘩,“不行,我得去看看桃桃,别吓着她。”
话音未落,门又被轻轻推开。苏桃桃扶着丫鬟的手,挺着七个月大的肚子,气喘吁吁地站在门口。她脸色比平日更显苍白,鬓边的发丝被冷汗濡湿,贴在脸颊上。“姐姐,妄言……我听见这边动静大,出什么事了?”
她的目光越过众人,落在床上昏迷的谢砚舟身上,瞳孔骤然收缩,“谢大人他……”
林姝玥连忙走过去,扶住她摇摇欲坠的身子:“桃桃,你怎么来了?快回去躺着,别累着身子。”
“我哪能躺得住?”苏桃桃的声音带着哭腔,眼圈瞬间红了,“我听见妄言喊‘冰块脸’,又听见姐姐说发高烧……谢大人他那么好的人,怎么会……”她伸手想去摸谢砚舟的手,却被林姝玥拦住。
“太医马上就到,你先别担心。”林姝玥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稳,“你现在是双身子,可不能动了胎气,听话,先回房去,我这边有情况立刻告诉你。”
苏桃桃咬着唇,看着床上毫无生气的谢砚舟,又看看林姝玥强作镇定的脸,终是点了点头,被丫鬟扶着慢慢走了出去。箫妄言不放心,跟在后面叮嘱了几句,才又匆匆折返。
屋子里只剩下林姝玥和昏迷的谢砚舟,以及一脸焦虑的箫妄言。炭盆重新生了起来,火苗舔着盆底,却驱不散空气中的寒意和凝重。
林姝玥用温水浸湿了帕子,轻轻擦拭着谢砚舟的额头和脖颈,试图为他降温。他的眉头始终紧锁着,像是在承受极大的痛苦,偶尔发出一两声模糊的呓语,却听不清在说什么。
“他七岁那年,也发过一次高烧,跟现在差不多。”箫妄言突然开口,声音有些飘忽,“也是这么昏迷着,怎么叫都叫不醒。”
箫妄言的思绪飘回了十几年前的那个秋天。那时他们都还是乳臭未干的小毛孩,谢砚舟刚被接入京中,寄住在箫府。
他性子孤僻,不爱说话,整天板着一张小脸,像块捂不热的寒冰,唯独对箫妄言还算有几分耐心。
那年秋天,京城下了第一场雪,虽然不大,却足以让两个半大孩子兴奋不已。他们偷偷溜出府,跑到城外的湖边玩耍。湖面结了一层薄冰,箫妄言觉得新奇,便想拉着谢砚舟上去走走。
“砚舟,你看这冰多结实,咱们上去滑一圈吧!”小妄言兴奋地喊道。
小砚舟皱着眉,摇了摇头:“母亲说过,湖面结冰危险,不能上去。”
“你就是胆子小!”小妄言不服气,仗着自己比他高半个头,上去就想拽他。两人推搡间,小砚舟脚下一滑,“噗通”一声掉进了冰窟窿里。
“砚舟!”小妄言吓得魂飞魄散,看着那迅速合拢的冰水和谢砚舟在水中扑腾的手,脑子一片空白。等府里的侍卫闻讯赶来把小砚舟捞上来时,他已经冻得嘴唇发紫,浑身僵硬,没了知觉。
那之后的七天七夜,是小妄言这辈子最漫长的七天七夜。谢砚舟一直高烧不退,昏迷不醒,太医来了好几拨,开了无数方子,都不见好转。
小妄言整日守在床边,看着那个平日里虽然冷淡、却总会在他被先生责罚时默默递过手帕的小伙伴,如今像个破败的布偶般躺在床上,心里充满了愧疚和恐惧。
“都是我不好……是我把他推下去的……”他躲在被子里偷偷哭,一遍遍地念叨着。
直到第七天傍晚,谢砚舟才终于悠悠转醒。他睁开眼看到的第一个人就是红着眼圈、满脸泪痕的箫妄言。
“你……哭什么?”他的声音很轻,带着病后的虚弱。
箫妄言猛地扑过去,抱住他就嚎啕大哭:“砚舟!你终于醒了!我以为……我以为你要死了……”
谢砚舟被他抱得一愣,随即轻轻拍了拍他的背:“傻样,我哪有那么容易死。”
后来,箫妄言无数次提起这件事,每次都愧疚不已,说要一辈子对谢砚舟好,来补偿自己的过失。谢砚舟却总是淡淡一笑:“不过是个意外,何必一直记着。你若总把这事放在心上,反倒让我觉得生分了。”
也就是从那时起,箫妄言不再叫他“砚舟”,而是开始喊他“冰块脸”。他觉得,这个冷冰冰的外号,似乎能掩盖住他内心深处那份无法言说的感激和依赖。
“后来我才知道,他那次落水,其实是为了救我。”箫妄言的声音打断了回忆,带着一丝苦涩,“我当时站在冰面上,脚下的冰已经裂了,是他把我推开,自己掉了下去。”
林姝玥擦拭的动作一顿,抬头看向箫妄言。只见他望着床上的谢砚舟,眼神复杂,有愧疚,有担忧,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孺慕。“他这人,就是这样,什么都藏在心里,从不肯说出来。”
就在这时,屋外传来了脚步声和咳嗽声。王太医背着药箱,在小厮的引领下快步走了进来。他年近花甲,须发皆白,却精神矍铄,眼神锐利。
“林姑娘,小侯爷,老夫来迟了。”王太医拱手行礼,随即走到床边,放下药箱,“谢大人情况如何?”
“从辰时前就昏迷了,高热不退,脉象……”林姝玥欲言又止,她毕竟不是专业中医,不敢妄下判断。
王太医点点头,示意林姝玥让开。他先是仔细观察了谢砚舟的面色、舌苔,又伸出两根手指,搭在他的手腕上诊脉。屋内一片寂静,只有炭火偶尔爆出的噼啪声和王太医沉稳的呼吸声。
片刻后,王太医收回手,眉头却皱得更紧了。他又换了另一只手诊脉,良久,才缓缓叹了口气。
“王太医,怎么样?阿舟他到底怎么了?”林姝玥急切地问道,心提到了嗓子眼。
王太医看了她一眼,又看了看旁边的箫妄言,沉声道:“谢大人这并非普通风寒。他体内积劳已久,气血暗耗,又逢昨夜寒邪入体,内外交侵,导致邪毒内陷,引发高热神昏。”
“邪毒内陷?”箫妄言脸色一变,“这……这严重吗?可有法子医治?”
“凶险是凶险,但也并非不治之症。”王太医捋了捋胡须,“谢大人体质本就异于常人,常年习武又兼修内力,体内阳气极盛,寻常风寒根本近不了身。此次突然病倒,怕是……积郁已久,内里早已亏空,只是他自己强撑着罢了。”
林姝玥闻言,心中一痛。她想起谢砚舟总是深夜才归,身上时常带着新的旧的伤痕,想起他偶尔在睡梦中紧锁的眉头和压抑的呻吟,想起他总是说“无妨”、“没事”,原来他不是真的没事,只是习惯了独自承受。
“那现在该如何是好?”林姝玥定了定神,问道,“请太医开方吧,无论如何,一定要治好他。”
“老夫这就开方。”王太医点头,走到桌边铺开纸笔,“不过,这药只能治标,关键还是要让谢大人好好将养,不能再劳心劳力了。否则,就算这次好了,下次再犯,恐怕……”
他没有说下去,但意思已经很明显。林姝玥和箫妄言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凝重。
王太医开好方子,交给旁边的小厮,叮嘱道:“这药要立刻煎,用武火煮沸,文火慢熬半个时辰,然后趁热给谢大人灌下去。每隔一个时辰喂一次,直到他退热为止。”
“是,小的明白。”小厮接过方子,匆匆去了。
王太医又留下一些外敷的药膏,用于物理降温,这才告辞离去。
接下来的时间,仿佛被拉长了无数倍。林姝玥寸步不离地守在谢砚舟身边,不停地用温水擦拭他的身体,更换冷毛巾。
箫妄言则负责跑前跑后,既要照顾怀孕的苏桃桃,又要盯着药煎得如何,还要应付府里下人的询问,忙得脚不沾地。
苏桃桃虽然被劝回了房,却一直放心不下,每隔一会儿就让丫鬟过来问情况。林姝玥怕她担心,总是让丫鬟带话说“好多了”,但心里却清楚,谢砚舟的热度丝毫没有退下去的迹象。
夜幕降临,万籁俱寂。易华院里只亮着谢砚舟卧房的一盏孤灯,灯光昏黄,将林姝玥的影子拉得很长,映在墙上,微微晃动。谢砚舟依旧昏迷着,眉头时而舒展,时而紧蹙,似乎在做什么痛苦的梦。
林姝玥坐在床边,握着他的手。他的手依旧很烫,掌心却有些冰凉的汗。她看着他苍白的脸,心里五味杂陈。
穿越到这个时代两年了,从最初的惶恐不安,到后来的随遇而安,再到与谢砚舟相爱,她的人生轨迹彻底改变。
这个男人,外表冷硬如冰,内心却细腻温柔。他会在她验尸时,默默将早就买好的糕点放在验尸房外;会在她担惊受怕时,安慰她照顾她的情绪;会在她偶尔流露出对现代的思念时,笨拙地安慰她“有我在”。他用他独特的方式,给了她一个穿越者最渴望的归属感。
“阿舟,你可要快点醒过来……”她低声呢喃,指尖轻轻划过他的眉骨,“大家都在担心你,你还说要做承欢的干爹呢,可不能说话不算数.......”
夜深了,寒气更重。林姝玥打了个哈欠,揉了揉酸涩的眼睛,起身想去添些炭。刚站起来,就听见身后传来一声微弱的呻吟。
她猛地回头,只见谢砚舟的眼皮动了动,似乎想要睁开。
“阿舟?”林姝玥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连忙回到床边,“你醒了吗?”
谢砚舟的眼皮又动了动,终于缓缓睁开一条缝。他的眼神依旧有些涣散,带着高烧未退的迷离,茫然地看着林姝玥。
“水……”他喉咙里发出沙哑的单音节,声音轻得像羽毛。
“哎!有水!”林姝玥连忙倒了一杯温水,小心翼翼地扶起他的头,用小银勺舀了水,一点点喂进他嘴里。
谢砚舟喝了几勺水,似乎舒服了一些,眼神也清明了几分。他看着林姝玥眼下的乌青和憔悴的脸色,眉头微蹙:“你……没睡?”
“你都这样了,我哪睡得着?”林姝玥鼻子一酸,差点掉下泪来,“感觉怎么样?还难受吗?”
谢砚舟摇摇头,目光扫过房间,看到桌上还在冒着热气的药碗,又看了看林姝玥身上有些凌乱的衣衫,大概明白了过来。“让你担心了。”他的声音依旧沙哑,却带着一丝歉意。
“跟我还说什么客气话。”林姝玥吸了吸鼻子,嗔怪道,“以后不许再硬撑了,不舒服就说,听见没有?”
谢砚舟看着她认真的样子,嘴角勾起一抹极淡的笑意,点了点头。
谢砚舟醒了过来,虽然依旧虚弱,但高热总算退了下去。林姝玥悬了一天一夜的心,终于落回了肚子里。她让闻讯赶来的箫妄言去通知苏桃桃,自己则守着谢砚舟,喂他喝了些清粥。
谢砚舟喝了粥,精神好了许多,靠在床头,看着忙前忙后的林姝玥,眼神温柔。“辛苦你了。”
“跟你说了别客气。”林姝玥白了他一眼,却忍不住嘴角上扬,“王太医说你积劳过度,这次好了之后,必须好好休养,不许再熬夜查案了。”
谢砚舟无奈地笑了笑:“大理寺还有一堆案子……”
“案子重要还是身子重要?”林姝玥打断他,语气严肃,“你要是再不爱惜自己,我……我就不理你了!”
看着她气鼓鼓的样子,谢砚舟心里一暖,伸出手,轻轻握住她的手:“好,都听你的。”
窗外的天色渐渐亮了,第一缕晨光透过窗棂,照在谢砚舟苍白却带着笑意的脸上,也照在林姝玥眼中闪烁的泪光里。
这时,门被轻轻推开,箫妄言探进头来,看到谢砚舟醒着,顿时眉开眼笑:“哟,冰块脸你可算醒了!吓死小爷我了!”
他一边说,一边大步流星地走了进来,“桃桃让我来看看,说等你好点了,她再来看你,怕挺着肚子过来不方便。”
“替我谢过她。”谢砚舟点点头。
箫妄言走到床边,上下打量了谢砚舟一番,啧啧称奇:“行啊你,睡了一觉气色好多了,看来我家桃桃的担心是多余了。”
他顿了顿,又想起了什么,凑到谢砚舟耳边,低声道:“喂,冰块脸,你昏迷的时候,可是一直抓着姝玥的手不放,还呓语说什么‘别走’,是不是做什么春梦了?”
“箫妄言!”林姝玥脸一红,嗔怒道,“你胡说什么呢!”
谢砚舟老脸一红,瞪了箫妄言一眼:“皮又痒了?”
箫妄言哈哈一笑,跳开两步:“好了好了,不逗你了。你好好歇着,我去给桃桃报喜去。”说完,便像一阵风似的跑了出去。
屋子里只剩下林姝玥和谢砚舟。两人相视一笑,空气中弥漫着劫后余生的暖意和淡淡的甜蜜。
林姝玥帮谢砚舟掖了掖被角,轻声道:“你再睡会儿吧,我去看看药熬好了没有。”
“嗯。”谢砚舟点点头,看着她转身离去的背影,眼神温柔得能滴出水来。
阳光越来越亮,驱散了易华院一夜的寒意。林姝玥走在回廊上,看着庭院里被晨露打湿的花草,深深吸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