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毅微微一笑,“陛下圣明,一眼便看出了关键所在,四轮马车确实比两轮马车更难驾驭,但臣已经有了解决之法。”
说着,张毅又从怀中取出了一张图纸,呈给了李世民,“陛下请看,这四轮马车的关键在于前轮的转向装置。”
“臣设计了一种名为'转向轴'的机关,使前轮可以左右转动,而后轮保持稳定,如此一来,四轮马车不仅能承载更多货物,行驶时也能更加的平稳。”
李世民仔细的端详着手中的图纸,眼中精光闪烁,“太好了!张爱卿,四轮马车若真能实现,将会大大提高朝廷辎重的运输效率。”
张毅点了点头,“正是!四轮马车载重量可达千斤以上,若用于军需运输,一车可抵数辆两轮马车。”
“此外,臣还打算在车架下加装减震装置,使行驶时更加舒适,即便长途跋涉,也不会太过颠簸。”
“哈哈哈……”
李世民抚须大笑一声,“好好好!若四轮马车研制成功,朕重重有赏!”
张毅脸色一喜,连忙拱了拱手,“承蒙陛下信任,这都是臣应该做的,臣一定尽快研制出四轮马车。”
李世民微微颔首,忽然想到了什么,当即开口问道:“张爱卿,你方才还提到了长安时报和大唐纸币,这两样又是何物啊?”
张毅恭敬的答道:“回陛下,长安时报是一种定期刊印的纸张,上面可刊登朝廷政令、诗词歌赋、农事节气、医药常识、民间趣闻、甚至商贾行情,百姓只需花几文钱,便能知晓天下大事。”
李世民眉头一挑,立马来了兴趣,当即从龙椅上站了起来,“好主意!长安时报这么好的办法朕怎么就没想到呢!”
张毅一脸自信的点了点头,“陛下,惠民印刷坊有了活字印刷术,长安时报很快就会风靡整个长安城。”
李世民闻言龙颜大悦,抚掌称赞道:“好好好!张爱卿,长安时报不仅能迅速传达朝廷政令,更能广开民智,教化万民。”
“朕记得前朝杨广修大运河时,就因政令传达不畅,导致民怨四起,若早有此报,何至于此啊?”
李世民非常兴奋,缓缓踱步至窗前,望着远处的宫城,继续开口说道:“更难得的是,这报纸还能刊载农事节气、医药常识等实用知识。”
“老百姓若能日日得见,我大唐的识字之人必能大增。张爱卿,你可知这对我大唐意味着什么吗?”
张毅肃然答道:“回陛下,这意味着政令通达,百姓开智,假以时日,我大唐子民皆能知书达理,朝廷选才取士的范围也能大大扩展。”
李世民猛的转身看向张毅,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说的不错,朕已能想见,将来长安城的茶肆酒馆里,百姓们争相传阅报纸,议论国事的盛况,这才是真正的盛世气象啊!”
就在此时,李世民忽然想到了什么,当即压低了声音说道:“不过,这长安时报的内容须得谨慎把关,既要让百姓知晓朝廷德政,又不能泄露军国机密,张爱卿对此可有良策?”
张毅躬身答道:“陛下圣明!臣建议设立专门的审阅衙门,由三省六部选派干练官员负责内容核查,重要的政令须经政事堂审议后刊发。”
“至于诗词歌赋、农事节气、医药常识、民间趣闻、商贾行情,则可以适当的放宽核查。”
李世民一脸满意的点了点头,“如此甚好!待长安时报发行之后,朕要亲自过目,若效果显着,当在全国各州府推广。”
“哦对了张爱卿,这长安时报定价几何?普通百姓可负担得起?”
张毅连忙拱了拱手,“回陛下,臣估算每份报纸成本约八文钱,售价十文,这个价格贵对寻常百姓来说是贵了一点,不过三五户合买一份,轮流传阅当无负担。另外,茶楼酒肆也可购置数份,供客人阅读。”
李世民闻言开怀大笑,“哈哈哈!好好好!张爱卿考虑得如此周全,朕心甚慰!待长安时报发行之日,朕要亲自题写报头,以示朝廷对此事的重视!”
张毅立即拱了拱手,“陛下圣明!万民之幸!”
李世民微微颔首,“哦对了张毅,这大唐纸币又是什么东西?”
张毅连忙拱了拱手,“回陛下,大唐纸币是臣为了解决铜钱沉重、携带不便的问题而专门设计的一种纸质货币。”
“臣设想,朝廷可发行纸质钱币,以国库储备为担保,百姓可凭纸币兑换铜钱或实物。如此一来,商贾交易、赋税收缴都将更加的便捷。”
李世民沉吟了片刻,缓缓开口说道:“张爱卿,大唐纸币事关重大,需谨慎行事。不过,若真能推行,确实利国利民。”
张毅一脸郑重的拱了拱手道:“陛下放心,臣会先在长安城小规模试行,确保万无一失之后,再逐步推广。”
李世民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之色,“张爱卿思虑周全,长安纸币一事便交由你全权负责。不过,长安纸币若被奸人仿造,又当如何?”
“陛下放心,格物院会先研制出一种遇水不破的特殊纸张,然后再加盖三省六部的防伪印章,如此定能确保万无一失。”
李世民微微眯了眯眼睛,“遇水不破的纸?张爱卿有几成的把握?”
张毅一脸自信的说道:“陛下放心,臣已经有了研究的方向,一个月之内必能研制成功。”
李世民闻言,眼中精光一闪,好!既然张爱卿如此有信心,那发行大唐纸币的事,朕就全权交给你们格物院了。”
张毅连忙拱了拱手,“谢陛下信任,格物院保证完成任务!”
李世民微微颔首,随即又想起一事,当即开口说道:“哦对了张爱卿,你方才还提到要研制琉璃?朕记得西域进贡的琉璃价值连城,你真有把握造出?”
张毅微微一笑,“陛下,西域琉璃之所以昂贵,是因为其烧制之法秘不外传。”
“不过,臣已掌握了烧制琉璃的配方,只需合适的砂石、纯碱和高温窑炉,便可烧制出晶莹剔透的琉璃器皿,甚至可造出比西域琉璃更纯净的成品!”
李世民眼中精光大盛,“若真能如此,我大唐不仅能自给自足,更能将其贩售西域,换取巨额利润!”
张毅点了点头,“正是!此外,琉璃还可用于制造望远镜,助我军了望敌情;大块琉璃还能代替窗纸,使宫殿更加明亮。”
李世民越听越是振奋,“好!张爱卿,朕全力支持你研制琉璃,格物院所需人力、财力,朕一概应允!”
张毅深深一拜,“臣必不负陛下所托,定让我大唐格物之道,领先天下!”
甘露殿外夕阳渐沉,但君臣二人的眼中,却仿佛已经看到了一个崭新的大唐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