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野狐沟收购站。
一盏昏黄的灯泡悬在梁下,光线将围坐桌旁的几道人影拉得老长。桌上摊开一张手绘的、线条粗糙的省域地图。
林墨的手指在地图上缓缓移动,最终停留在本省西北部一片层峦叠嶂的区域。
“青萝谷…”林建国皱着眉,手指敲着地图上那个空白点,“这名字听着耳生。
咱们省带‘青’字带‘萝’字的地名不少,青石峡、萝云山…可这青萝谷,没听说过啊。”
王铁柱凑近仔细看了看地图,也摇头:“墨哥,这地图太简略了。西北那片老林子多,人烟少,很多小沟小岔子地图上根本没标。光靠名字,大海捞针。”
林墨神色平静,将那张抄录了题跋的纸条推到桌中央:“名字是线索之一。更关键的是这个——‘客居青萝谷’,‘寒潭畔’,‘采得异草’。
这‘漱石散人’当年客居于此,谷中有寒潭,潭边生长着‘蕴灵赤阳草’。我们要找的,是一个有深潭、环境阴寒潮湿、人迹罕至的山谷。”
他看向林海涛和赵小虎:“海涛,小虎,你们收购队走的地方多,消息也灵通。明天开始,下乡收货时,重点打听西北方向的老林子,有没有叫‘青萝谷’或者类似名字的山谷?
有没有传说中终年冰冷刺骨的深水潭?有没有老人知道什么特别的、稀罕的草药的传说?尤其是关于‘赤阳草’或者‘三叶赤纹草’的!”
“明白!小默哥!”林海涛和赵小虎立刻应声,眼中带着寻宝般的兴奋。
“铁柱,”林墨转向王铁柱,“你带周勇,明天一早就出发,去县里和邻县的图书馆、地方志办公室,翻找所有能找到的地理志、县志、风物志,特别是关于西北山区的记载!
重点查带‘青’、‘萝’、‘寒潭’、‘冰泉’这些字眼的地方!还有,留意有没有一个叫‘漱石散人’的古人记载。” 他需要更官方的文字佐证。
“是!保证翻个底朝天!”王铁柱领命。
“建国叔,”林墨最后看向林建国,“省城冶金研究所那边,你催紧点。
庚金矿粉的样品和报告应该送过去了,尽快把供货合同敲定下来。价格可以再让一点,但保密条款和长期意向必须明确。这是咱们一条重要的‘科学’财路。” 搜寻青萝谷需要资金支持。
“放心,小默!那边回话了,对我们的样品非常感兴趣,尤其是那种硬度和‘伪弹性’,他们几个老工程师都啧啧称奇!合同细节基本谈妥,就差签字了!”林建国拍着胸脯保证。
一条明确的线索,将野狐沟的力量再次调动起来。收购队化身情报网,勘探队化身档案搜查员,商业渠道稳步推进。一张搜寻“青萝谷”的大网,悄然撒向西北的群山。
现代,栖凤谷灵科院,小型会议室。
气氛与九十年代的寻宝截然不同,带着一丝严肃与隐隐的张力。陈振华作陪,林墨作为首席顾问出席,对面坐着三位穿着便装、但坐姿笔挺、眼神锐利如鹰的中年人。
为首者姓秦,自称是“某国防科技研究所”的代表。
“林顾问,孙教授,陈总,感谢接待。”秦代表的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我们对灵科院公布的‘墨金相’材料数据非常关注。
尤其是其超高密度、伪弹性变形特性以及在特定电磁波段的异常响应,具有极高的潜在应用价值。”
他身后的助手打开保密手提箱,取出一份薄薄的、盖着红章的意向书,推到林墨面前。
“我们希望能与灵科院建立专项合作,共同探索‘墨金相’材料在极端防护、特种传感以及新型结构件领域的应用可能性。我们提供必要的测试环境、部分研发经费以及…相应的政策便利。”
意向书措辞严谨,但背后的分量沉甸甸。这不是普通的商业合作,而是来自国家力量的橄榄枝!
陈振华手心微微出汗,看向林墨。孙柏年教授则有些激动,这代表着国家层面对他们研究的认可!
林墨神色不变,拿起意向书快速浏览。合作内容主要是基础研究和定向应用探索,并未涉及核心材料来源和技术秘密。
他心中了然,对方目前更看重的是“墨金相”展现出的优异性能,对来源虽有疑问,但采取了更务实的“先用起来”策略。
“秦代表,灵科院的宗旨是探索未知,服务国家。”林墨放下意向书,语气沉稳,“‘墨金相’的研究刚刚起步,其潜力我们也非常看好。能与贵所合作,推动其在重要领域的应用探索,是我们的荣幸。”
他话锋一转:“不过,有两点需要明确:
核心材料供应: ‘墨金相’的获取极其困难且充满风险(指向野狐沟的特殊环境),目前只有灵科院掌握安全提取和初步提纯的工艺。
合作所需的研究样本,由灵科院按需限量提供,并需严格签收管控。
知识产权归属: 基于‘墨金相’基础物性的研究成果共享。但由灵科院独立研发的核心提纯工艺、基于其特性衍生的特殊应用技术(如我们正在开发的防护和传感技术),知识产权归灵科院所有。贵所享有优先使用权。”
林墨的条件清晰明确:共享基础材料性能数据和应用前景,但牢牢掌控核心来源和关键技术。
这既满足了对方的需求,又守住了底线。
秦代表深深看了林墨一眼,似乎想从他平静的表情下看出些什么。片刻后,他缓缓点头:“可以理解。
特殊材料的获取往往伴随着高风险和独有技术。林顾问的条件很合理。知识产权按贡献分配,这也是国际惯例。合作细节,我们可以让技术团队对接细化。”
他顿了顿,意有所指地补充道:“另外,我们注意到灵科院在‘特殊地质灾害预警’方面也取得了快速进展。这类技术,在保障重要设施和人员安全方面,同样意义重大。希望后续也能纳入合作交流的范畴。”
军工的橄榄枝,不仅带来了研发资源和政策护盾,更无形中为灵科院,尤其是林墨本人,披上了一层更具威慑力的保护色。那些觊觎“清源”和“墨金相”的商业豺狼,在嗅到这层背景后,恐怕要好好掂量一下了。
林墨伸出手:“期待与贵所的合作,为科技进步贡献力量。”
两只手握在一起。一场可能改变未来格局的合作,在栖凤谷悄然达成。军工力量的入场,如同为灵科院这艘飞速行驶的巨轮,加装了一层厚重的装甲。
九十年代,邻县地方志办公室。
王铁柱和周勇埋首在散发着霉味的故纸堆里,鼻梁上架着从收购站带来的老花镜(伪装用),一页页仔细翻阅着泛黄脆弱的县志。
“柱哥,你看这个!”周勇忽然压低声音,指着手中一本清代光绪年间《西山县志》的“山川志”条目下的一行小字:
“…县西百二十里,有幽谷,曰‘青罗’,谷深林密,多生瘴疠,人迹罕至。谷中有寒潭,深不知几许,四时水冽刺骨,雾锁烟笼,乡人谓之‘鬼哭潭’,鲜有敢近者…”
青罗谷!寒潭!四时水冽刺骨!鬼哭潭!
关键信息全对上了!只是名字略有出入,“青萝”变成了“青罗”,但这在方言流传中实属常见!
王铁柱精神大振,凑过去仔细看:“位置…县西百二十里…对照现在的地图…”他连忙拿出带来的新版地图册,手指在邻县(西山县)西部区域仔细比划。“大概在这个区域!靠近两省交界的深山老林!”
“太好了!柱哥!咱们找到了!”周勇兴奋地差点喊出来。
王铁柱强压激动,小心地将县志这一页的内容抄录下来,并记下县志的版本和页码。“快!收拾东西!回去报告墨哥!”
几乎在同一时间。
林海涛和赵小虎风尘仆仆地冲进收购站院子,脸上带着同样的兴奋。
“小默哥!打听到了!”林海涛喘着粗气,“隔壁村有个八十多的老猎户!
他说他爷爷年轻时,为了追一头受伤的鹿,闯进过西山县那边一个叫‘青罗坳’的老林子!说里面有个水潭邪乎得很,大夏天都冒寒气,水边石头摸着都冰手!
潭边长着些稀罕的红杆子草,老辈人说有毒,碰不得!他爷爷就远远看见过,没敢过去!位置…大概就在西山靠北,离咱们这儿得有两三百里地!”
青罗坳!寒潭!红杆子草(赤阳草?)!
地名、环境、特征植物,与县志记载和王铁柱的发现完全吻合!
线索汇聚,目标锁定——西山县西北,两省交界处的深山,青罗谷(青罗坳)!
林墨站在院中,听着王铁柱的县志抄录和林海涛的老猎户证词,望着西北方向的莽莽群山,眼中精光闪烁。
青萝谷,蕴灵赤阳草…现代线产能困境的破局之匙,顶级圈层的敲门砖,就在那片被迷雾和“鬼哭”传说笼罩的深谷寒潭之畔!
一场深入原始山林、寻找珍稀灵植的探险,即将启程。而军工背景的加持,让现代线的步伐,也愈发沉稳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