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郡王府内,晨曦初露。
江阔刚练完一套枪法,额上还挂着细密的汗珠。他接过侍从递来的汗巾,随意擦了擦脸,望着院中那株老梅出神。这次从西北军中回京探亲,本是难得的休憩,昨日已入宫面圣,按理说今日该是陪伴老母的日子。
\"郡王爷,王公公到了,正在花厅候着。\"管家匆匆来报,打断了江阔的思绪。
江阔眉头微蹙。王公公是皇上身边的总管太监,此时前来,必是奉了圣命。他心中疑惑更甚:昨日才见过皇上,今日又宣召,莫非西北军情有变?
\"备朝服。\"江阔沉声道,快步向内室走去。
花厅内,王公公正端着茶盏,见江阔进来连忙起身行礼。\"王爷,皇上急召您入宫。\"
\"可知是何事?\"江阔一边系着玉带一边问道。
王公公面露难色:\"老奴不敢揣测圣意。只是...\"他压低声音,\"今早皇上收到扬州来的八百里加急,龙颜大悦,紧接着就要召见您。\"
其实王庸自然知道皇上宣召东平郡王所为何事,但这话肯定不能从他口中说出,但是透露点旁的还是没问题的。
江阔心中一动。扬州?那里是盐政重地,莫非与盐税有关?但转念一想,盐税之事自有户部打理,与他这个戍边将领有何干系?
带着满腹疑问,江阔随王公公乘轿入宫。
——
紫宸宫内,檀香袅袅。
帝王负手立于窗前,听到脚步声,他转过身来,脸上带着难以掩饰的喜色。
\"臣江阔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万岁。\"江阔恭敬行礼。
\"爱卿平身。\"皇上抬手虚扶,\"可知朕为何急召于你?\"
江阔如实答道:\"臣愚钝,还请皇上明示。\"
皇上示意王公公将御案上的黄绸奏折递给江阔。江阔见状大惊:\"皇上,这...臣看恐怕不合规矩?\"
\"无妨。\"皇上笑道,\"这是扬州巡盐御史林如海的密折,你先看看。\"
江阔双手接过,只见奏折上墨迹犹新,他快速看完,也被震惊
四百多万两银子!!
\"皇上,林大人真乃国之栋梁!\"江阔虽仍未理解皇上宣召他入宫的用意,也不由得赞叹道。
皇上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心想这东平郡王果然心思单纯。不过正是这份赤诚,才让他放心将如此重任相托。
\"爱卿啊,\"皇上踱步到江阔身前,\"这笔银子关系重大。从扬州到京城,千里迢迢,朕担心途中生变。\"
江阔立刻会意:\"皇上是要臣前去押运?\"
\"正是。你常年带兵,熟悉行军调度。朕已命户部尚书陈明远先行出发接应,你再带一支御林军随后赶上。\"皇上拍了拍江阔的肩膀,\"此事机密,越少人知道越好。\"
江阔抱拳领命:\"臣定不负所托!”
皇上笑道,\"朕已命御林军副统领赵虎点齐一千精兵,听你调遣。你们今日就启程,务必在陈爱卿抵达扬州前与之会合。\"
江阔领旨退出后,皇上回到龙案前,手指轻敲着那份奏折,眼中闪着兴奋的光芒。四百万两!足以填补国库空虚,更可推行多项新政。
而此时,六部衙门的几位尚书大人也陆续收到了风声。
吏部值房夏尚书捋着胡须,对左右侍郎道:\"若能多拨些银子,明年春闱可多取三成进士。各县空缺的官职总算有人补了。\"
户部大堂陈尚书虽已奉旨出京,但留守的侍郎们正拨弄着算盘。\"盐税入库后,咱们在江南的丝绸买卖本钱就足了。\"左侍郎眯着眼笑道,\"听说西域来的商队愿意出高价...\"
兵部衙门满脸风霜的秦尚书也很高兴:\"太好了!拖欠了三年的阵亡将士抚恤银终于能发了!\"他转向参军司主事,\"立刻拟个清单,先把西北军区的补上,那边最苦。\"
工部衙门内,几位大人围着黄河水患图争论不休。\"有了这笔银子,郑州段的堤坝可以重修了。\"工部侍郎指着图纸上一处险工,\"再拖下去,明年汛期必出大患。\"
礼部这里则是一派祥和。须发皆白的尚书慢条斯理地品着茶:\"皇陵工程耽误不得明年的祭祀也该办得隆重些...\"他瞥了眼角落里欲言又止的年轻主事,\"当然,教化百姓的经筵讲学也要拨些银子。\"
皇上还不知道他的六部尚书已经将银钱用处盘算的差不多了,此刻正兴奋的算着日子,盘算着江阔什么时候能把这笔银子押送到京城。